一种仿生钻井液电子舌间歇采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9913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68673.X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14

    Abstract: 一种仿生钻井液电子舌间歇采样装置属机械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中过滤网固接于采样筒左端,底板固接于动力筒右端,传动箱固接于底板右部;连接管两端分别固接采样筒和动力筒內端,排液管固接于动力筒的排液孔,二电磁阀分别固接于连接管和排液管中部;活塞杆左端与活塞中心固接,活塞杆中部与底板中心孔滑动连接,活塞的圆柱面与动力筒内壁滑动连接;四个采样柱顶部分别固接于采样筒中心圆周上均布的四个圆孔,采样柱上所设的两排采样棒,均朝向过滤网。本发明能对钻井液中硫化物进行间歇采样,提高检测的及时性,并使钻井液在采样棒附近形成短暂滞留,可增加电子舌与钻井液的接触时间,能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一种气源搜索定位装置
    1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067766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54032.3

    申请日:2015-07-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气源搜索定位装置属机械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中设有两条相同形式的气体采集处理通道,每条均由气泵Ⅰ、单向阀、气体混合室、气泵Ⅱ、电磁阀Ⅱ和气体检测室串联连接,气体混合室的进气口还依次串接电磁阀Ⅰ和惰性气体罐Ⅰ;四个气泵、四个电磁阀、进气管束的六个电磁阀均由控制系统控制;二气体检测室中的传感器信号输入模式识别定位系统;二气体采集处理通道中气泵Ⅰ和气泵Ⅲ分别与二进气管束底座出气口连接,二进气管束在竖直面内呈90度夹角;本发明能模仿蛇舌气体采集行为,可提高待测气味信号可靠性,并为后续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保证;气体检测室结构采用仿人鼻腔结构,能提高传感器测量精度;本发明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利于推广。

    一种用于气体传感器表面的仿生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931654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20368.0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气体传感器表面的仿生微结构,是由传感器敏感层基底、凸起的微面和三棱柱状脊组成,其中三棱柱状脊均匀分布在传感器敏感层基底上,凸起的微面均匀分布在相邻两个三棱柱状脊之间形成的沟槽上,三棱柱状脊的两个侧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微孔;本发明通过模仿蛇舌表面的微观结构设计一种气体传感器表面仿生微结构,使得气体在流经仿生微结构表面时形成湍流,提高了进入传感器敏感层的气体分子数量,从而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一种汽车吸能盒
    1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50673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319452.1

    申请日:2013-07-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汽车吸能盒属汽车被动安全技术领域,本发明中仿生非牛顿流体吸能块呈前端开口、后端封闭的圆筒状,结构吸能块呈两端开口的圆筒状,两者经连接件固接,由非牛顿流体和发泡聚丙烯混合而成的填充物填充于仿生非牛顿流体吸能块圆筒中,挡板固接于仿生非牛顿流体吸能块前端;仿生吸能槽设于结构吸能块壳体外表面,且沿结构吸能块轴线方向呈螺旋状分布,螺旋线升角为25°-35°,吸能槽深0.5-1.5㎜,吸能槽宽为3-10㎜,吸能槽截面曲线方程为:y=-52.8x4+15.83x3+182x2-95.83x+70,式中:59.5≤|y|≤78.5,59.5≤|x|≤78.5;当汽车发生碰撞时,由于本发明中非牛顿流体吸能块和结构吸能块共同作用,可逐级吸能,故能很好地降低汽车的受损程度。

    一种电刺激式蚯蚓体液快速提取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54995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410001613.7

    申请日:2014-01-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刺激式蚯蚓体液快速提取装置及方法。其目的是在保持蚯蚓体液成分性质不变,尽量降低对蚯蚓活体损伤的前提下,解决蚯蚓体液自然分泌量少,难于收集的技术难题,满足试验研究中蚯蚓体液快速提取的需求。其装置包括:提取盒、分离板、收集盒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分离板孔型采用锥形沉孔;金属电极板在一端安装绝缘把手,导电端与绝缘把手相邻放置构成距离可调的极板组;可调直流电源输出电压范围可调。其方法包括:将洗净的蚯蚓活体置于极板组之间,调整极板间距紧密夹持蚯蚓;电源通电后蚯蚓身体连通极板形成回路电流,刺激蚯蚓大量分泌体液;体液在重力作用下透过分离板落入收集盒中,获得蚯蚓体液粗提取物。

    一种仿鱼鼻腔的水合物随钻气测电子鼻

    公开(公告)号:CN104698131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77937.3

    申请日:2015-02-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鱼鼻腔的水合物随钻气测电子鼻,是由上盖、电子鼻壳体、传感器阵列板、传感器、离心泵、第一密封垫圈、连接螺栓、真空泵、第二密封垫圈构成,传感器阵列板位于上盖和电子鼻壳体之间形成的电子鼻腔内,传感器阵列板分布有数个棱状突起和传感器。该电子鼻在工作时,液流从液体入口进入,从液体出口由离心泵抽出,传感器检测烃类气体。本发明的电子鼻腔是仿鱼鼻腔结构,使得液流与覆盖有半透膜的传感器充分接触,即有更多的烃类气体分子透过半透膜与传感器接触,提高了电子鼻的灵敏度和精度;本发明可以高效、准确地对钻井时的井下烃类气体分子进行实时检测。

    一种仿鼢鼠鼻腔电子鼻
    1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60023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51912.5

    申请日:2014-11-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鼢鼠鼻腔电子鼻,是由滤清器、气泵和气体室构成,滤清器、气泵和气体室从前到后依次布置,彼此之间用导管联通;本发明具有仿鼢鼠鼻腔机构,通过调节气体室出气口的大小,传感器的位置,气体腔的结构,能够使传感器处于适于信号采集的最佳气流状态;各传感器在气体腔中均匀分布,保证了各传感器处气味状态的一致性,这些特点提高了电子鼻的检测精度和灵敏度。通过除尘和干燥设备等的设计应用,很好地解决了地下气体检测的问题。

    一种利用电子鼻检测根茎类植物根部病虫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37318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80024.1

    申请日:2014-09-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电子鼻检测根茎类植物根部病虫害的方法属植物病虫害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下列步骤:配备电子鼻气体室的气体流量为800~1200ml/min,气体室内布置8种气体传感器;用集气装置集气;将电子鼻的进样针头插入集气装置,并将装有活性炭的空气滤清器插入集气装置,开启电子鼻并将待测样品的气体吸入电子鼻气室;采集并处理气体传感器阵列的响应数据;将洁净的空气泵入电子鼻的气体室;处理采集的多组数据;根据根茎类植物根部病虫害严重度系数,评定根茎类植物病虫害严重度。本发明能无损、快速地检测根茎类植物根部的病虫害,还能为提前预防和减少根茎类植物病虫害提供可靠的依据,本发明简单实用,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仿生薄固体膜的加工方法
    1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41999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110294723.3

    申请日:2011-10-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薄固体膜的加工方法,该方法的工艺步骤是:(1)选取标定厚度的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薄膜作为基膜备用;(2)将碳纤维按照优化仿生结构固定在单层基膜上,碳纤维与基膜的面积比为15~25∶100;(3)对固定好结构的碳纤维的基膜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200℃~300℃,然后再在其上附上一层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薄膜,使用热压机对材料进行热压成型;(4)加工成型的仿生薄固体膜随空气冷却,缠绕成卷;本发明能方便、高质量地制作出仿生薄固体膜。

    一种仿生耐磨深松铲刃
    1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26468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072617.0

    申请日:2011-03-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耐磨深松铲刃,其仿生耐磨结构形式包括棱纹形和包形两种。本发明是基于水生软体动物的壳体表面所具有的耐磨料磨损的几何结构特征,仿生耐磨棱纹形结构形状为:y=asin(bx+c)。其中,a振幅,b频率,c初相位,0<a≤10mm,0≤bx-c≤π,0≤x≤20mm,棱纹间距:0<L≤50mm;包形仿生耐磨结构的特征在于其轮廓为一球冠形状:x2+y2+z2=r2,其中:0≤x≤10mm,0≤y≤10mm,0≤z≤10mm,0≤r≤12mm,每两个包的间距为L,0<L≤50mm。本发明适用于多种不同形式的深松铲刃,仿生耐磨深松铲刃的耐磨损性比传统光滑表面铲刃的耐磨性提高5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