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6461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22826.5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六自由度摇摆装置的驱动机构及控制方法,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电机组件、第一丝杆轴承座和第二丝杆轴承座、至少两个丝杆以及丝杆动轴承组件,每一电机组件具有一个输出轴;相对设置的第一丝杆轴承座和第二丝杆轴承座,第一丝杆轴承座靠近电机组件侧设置;丝杆的一端与第一丝杆轴承座相连接并与输出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丝杆轴承座相连接;丝杆动轴承组件与丝杆滑动连接,待驱动件安装于丝杆动轴承组件上,电机组件驱动状态下,丝杆转动以带动丝杆动轴承组件沿丝杆轴向移动;丝杆动轴承组件内设有调节组件,用于平衡至少两个电机组件对应的输出轴的转速。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直线驱动装置高污染、低效率以及控制精度差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79361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95863.5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卢洪早 , 刘润发 , 邵长磊 , 毛飞 , 肖婷 , 沈睿 , 周响 , 林绍萱 , 朱宇平 , 沈小要 , 唐伟华 , 周全 , 许辉焱 , 李成武 , 巢孟科 , 陈红生 , 高永建
IPC: G21C13/02 , G21C15/12 , G21C1/09 , G21C17/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反应堆压力容器,包括:筒体和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容置于筒体的内腔,换热组件包括换热管,换热管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筒体内的高温介质流经换热管周侧并与换热管内的换热介质进行换热;至少一组反应堆压力容器连接管组,每组反应堆压力容器连接管组包括第一管组和第二管组,第一管组和第二管组分别与换热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相连通;第一管组和第二管组均包括集水管、至少一个检修管,检修管开设于筒体外壁上,集水管与检修管相连通,检修管通过焊接与换热管的进口端或者出口端相连通;其中,检修管背离筒体的端部设有可拆卸盖体。本发明通可以提升一体化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和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8844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21457.0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倾斜摇摆试验装置的动平台结构,涉及摇摆测试技术领域。动平台结构,包括钢框架、安装于钢框架的传动座和隔板。钢框架由顶板、底板、筋板焊接而成,筋板在顶板、底板之间,顶板和底板开设阵列排列的方形通孔。顶板的阵列排列的方形通孔之间安装有阵列排列的连接柱,连接柱上开有螺纹孔。钢框架中央开设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开孔轮廓设有若干朝向通孔中心的定位凸起。隔板为方形,通过螺栓连接于隔板安装座上方的顶板的方形通孔中。底板下表面安装传动座的位置焊接有传动座垫板,用于定位安装传动座。具有结构尺寸大、惯性小、刚度强、试验件安装便利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28496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19773.4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nventor: 卢洪早 , 邵长磊 , 高峰 , 李成武 , 林绍萱 , 艾卫江 , 邹建荣 , 白勇军 , 张艳婷 , 刘建文 , 陈祖盼 , 李传毅 , 胡靖东 , 秦炎锋 , 陈武 , 周松林 , 孙竞 , 陈龙海 , 贺小明 , 陈广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驱动的六自由度摇摆装置及工作方法,涉及运动模拟仿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摇摆装置负载能力差、速度慢的问题,提高了负载能力以及运动速度,具体方案如下:包括运动平台以及竖向设置在运动平台下方的三个支撑平台,三个支撑平台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每个支撑平台均通过两条支链与运动平台连接,每个支撑平台上的两条支链沿着竖直方向呈轴对称布置,每条支链对应设有一个滑块,所述滑块与支撑平台上竖向设置的导轨滑动连接,每个滑块的底部连接一个剪叉机构,每个剪叉机构均通过至少一组电机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电机驱动单元固定设置在支撑平台的底座上,所述支撑平台上还固定设有用于控制电机驱动单元的控制器。
-
公开(公告)号:CN11702850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226253.6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16H2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杆驱动机构、方法及六自由度摇摆装置,连杆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基体、基准板、滑块以及连杆,基准板,一端与安装基体相连接,基准板具有安装面,且基准板在安装面一侧设有滑道;滑块与滑道滑动配合;连杆一端与滑块二自由度转动配合;其中,基准板与安装基体可拆卸连接,且安装面为平面,滑块与滑道之间沿安装基体的竖向滑动。上述连杆驱动机构多个安装基体围成容置驱动机构的空间,基准板在与安装基体相连接后,需要保证安装面为平面且安装面与水平基准面之间垂直设置,如此确保滑块与滑道之间的滑动沿竖向,进而避免了滑块的滑动受安装基体的影响,减少连杆运动所受的安装误差,提高连杆运动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7246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08228.0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应堆导向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定位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定位单元,至少两个定位单元设于水池内壁的相对两侧,至少两个定位单元之间形成导向空间,导向空间配合安装在反应堆筒体上的精定位导向柱对吊具提供导向;每一定位单元一端转动安装于池壁,另一端设有导向杆,相对应的导向杆之间形成导向空间;定位单元具有折叠状态和导向状态,在折叠状态下,导向杆收回至靠近池壁侧;在导向状态下,导向杆转至堆芯侧并与精定位导向柱相对应,以对堆内构件的吊装进行导向。上述定位装置,反应堆运行期间,定位单元可以收回至靠近池壁侧,而在装换料期间可以旋转至导向杆与精定位导向柱相对应的位置进行导向,提高了吊装作业效率及作业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133760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1810046140.0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9/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站用非能动开启式排汽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块、密封板、不锈钢铰链、不锈钢包壳、金属箔和窄空气间层。本发明提供的核电站用非能动开启式排汽门,可应用于表面温度超过250℃反应堆压力容器外围,正常运行工况下自动闭合后保温,严重事故工况下非能动开启后排出汽水混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723280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02444.1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多自由度混联摇摆试验装置,包括安装架、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安装架包括安装平台、转动轴以及安装柱,转动轴和安装柱分设于安装平台的相对两侧并分别与安装平台相连接,安装柱背离安装平台的一端用于安装摇摆试验平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套设于安装平台外侧的第一运动架以及套设于第一运动架外侧的第二运动架,第一运动架用于驱动安装平台沿第一方向转动,第二运动架用于驱动安装平台和第一运动架沿第二方向转动,转动轴用于驱动安装平台沿第三方向转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夹角设置;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运动架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二运动架沿三正方向调整安装平台的空间位置。本发明提高了运动平台响应速度及响应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23280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00266.9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辅助支撑装置、摇摆试验平台及试验平台支撑方法,辅助支撑装置包括支座、驱动机构以及支撑座,支座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第一安装端用于与立柱相连接;驱动机构设于第二安装端,驱动机构具有输出轴;支撑座与支座滑动配合,并与输出轴相连接;其中,支撑座在输出轴的驱动下相对支座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支撑座背离支座的一端与试验平台相抵接;在第二位置,支撑座与试验平台间隔设置。本发明试验平台在进行非工作状态和工作状态切换时,支撑座可以实现辅助支撑需求,如此避免了试验平台在状态切换时受到突变的载荷而损坏自身的转动机构,延长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05935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41698.4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轩唐特种电机(辽宁)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辐射耐高温保持线圈组件及其制法,磁轭内设有绕线骨架,骨架外侧间隔设置若干圈骨架挡板,磁轭两端焊接法兰,引线管焊接在一侧法兰上,线圈绕在骨架上,线圈骨架外侧、挡板两侧及磁轭内侧有绝缘层,每层线圈之间填充绝缘层。所述线圈的采用镀银抗氧化铜导体,线圈外径≤2mm。所述绝缘层为云母包覆材料绕缠而成。采用线径小的镀银抗氧化铜导体,降低绝缘层厚度,解决控制棒驱动机构保持线圈因骨架空间限制,而无法按照设计要求的线圈匝数绕制的问题,同时能降低线圈发热量,性能明显提升,本发明使线圈之间充分被绝缘层填充固定,解决控制棒驱动机构保持线圈使用时,因交替产生的电磁力,导致的线圈松动现象,提高装置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