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20290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1910200357.7
申请日:2019-03-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仿海鸥羽轴结构的吸能管,其由内到外依次是由泡沫铝结构管、隔板、支柱、内层圆管、加强筋和外层圆管组成。泡沫铝结构管位于内层圆管的中心,内部通过隔板分成三个区域,支柱与内层圆管、隔板为一体,中间填充泡沫铝结构管,在一起共同构成仿生芯体,仿生芯体是通过模仿海鸥羽轴髓质内部封闭的细胞泡沫结构设计而成的,泡沫铝结构管的外周与内层圆管之间通过支柱的平滑过渡紧密结合在一起,支柱是模仿了羽轴皮层和泡沫之间的脊状突起。内、外层圆管之间通过多个加强筋连接在一起构成仿生外壳,仿生外壳是通过模仿海鸥羽轴皮质角化密集分层显微结构设计而成。本发明提高了仿生管在碰撞发生时的抗冲击特性以及吸能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0151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14615.6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 , 吉林大学
IPC: B64G1/62 , B62D57/032 , F16F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缓冲吸能腿及着陆器,吸能腿包括主腿、副腿和设在主腿和副腿之间的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自副腿的上端面向上不限次序依次顺序设置的第一缓冲结构、第二缓冲结构和第三缓冲结构,第一缓冲结构为仿生薄壁结构,第二缓冲结构为自圆柱形泡沫芯体结构的外侧周面向内设置切槽形成的仿生泡沫芯体结构,切槽从下向上深度逐渐增大,第三缓冲结构为仿生蜂窝结构,仿生蜂窝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蜂窝组件,每个蜂窝组件包括多个顺序设置的蜂窝单元,每个蜂窝单元均包括圆形晶胞和对称设置在圆形晶胞的相对两侧的正五边形晶胞,正五边形晶胞的一个顶点与圆形晶胞直接或间接连接。本发明的仿生缓冲吸能腿缓冲吸能效果好,且质量轻。
-
公开(公告)号:CN106515630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95746.X
申请日:2016-11-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18 , B60R19/023 , B60R19/03 , B60R19/24 , B60R2019/026 , B60R2019/1806 , B60R2019/186 , B60R2019/242 , B60R2019/2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竹子结构的保险杠系,是由保险杠横梁和吸能盒组成。保险杠横梁是由前圆弧形面板、后圆弧形面板、盖板组成,保险杠横梁轮廓上焊接有仿生加强筋,若干个仿生加强筋分布在保险杠横梁轮廓,仿生吸能盒由仿生外壳、仿生内管与约束筋板组成,仿生外壳和仿生内管均是具有相同内径和不同壁厚的变壁厚六边形管,壁厚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六个约束筋板均匀的圆周分布,将仿生外壳和仿生内管连接在一起。保险杠横梁的仿生加强筋能够增强汽车的碰撞性,仿生吸能盒吸收能量的能力增强,在提高其比吸能的同时降低保险杠系统碰撞的峰值。保险杠横梁和仿生吸能盒两者结合起来可以使得保险杠系统轻质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173570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010720876.9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贝氏仪,包括:测试系统、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和机架;测试系统包括直线电缸、法向力传感器、伺服电机、减速器、扭矩传感器、转轴、压板、履带板,用于测量土壤承压特性以及剪切特性;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控制器、数据采集器,用于控制测试系统进行测试以及测试后参数的采集;机架包括:支撑腿、底层平板、二层机架、顶层平板、导向轴、导向轴套、门型框架、机架端盖:底层平板与支撑腿焊接;底层平板、顶层平板上搭载直线电缸;二层平板上搭载部分测试系统。同时,该试验台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性能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1735703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720876.9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贝氏仪,包括:测试系统、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和机架;测试系统包括直线电缸、法向力传感器、伺服电机、减速器、扭矩传感器、转轴、压板、履带板,用于测量土壤承压特性以及剪切特性;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控制器、数据采集器,用于控制测试系统进行测试以及测试后参数的采集;机架包括:支撑腿、底层平板、二层机架、顶层平板、导向轴、导向轴套、门型框架、机架端盖:底层平板与支撑腿焊接;底层平板、顶层平板上搭载直线电缸;二层平板上搭载部分测试系统。同时,该试验台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性能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7757744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210911.7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5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7/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多种地面的旋开式四足机器人足垫,是由机架、硬地面着陆足垫、开关、复位弹簧、旋转盘、拓展叶片和弹簧挂钩组成;本发明利用弹簧和圆柱凸轮等机械机构的特性,能够根据足式机器人行走的地面和机器人足垫-地间接触力的大小,自动改变足垫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当机器人行走在松软地面时增大足垫-地接触面积,而行走在硬地面时减小接触面积,能够缓解足式机器人在沙性、泥泞等松软地面中行走时的下陷和滑移,并且使足式机器人在硬地面行走时能够具有相当程度的灵活性,所述硬地面着陆足垫能够保护自适应多种地面条件机器人足的开关,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自适应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205736624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20668317.7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B9/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弹性车轮,是由数个轮片和轮毂组成,数个轮片分别通过连接件铆接在轮毂上;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利用圆与椭圆的转化过程,在轻载时两支撑互不影响,当有突然大的载荷作用时,第一连接弧片和第二连接弧片共同作用,提供更多的支撑力,提高车轮的承载能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利用圆与椭圆之间的相互变化来设计车轮的弹性轮辐结构,很好的利用了轮辐的变形来达到缓冲减振的目的;采用两连接弧相对布置的结构,很好的保证了车轮在受到大载荷时有更好的承载能力,避免车轮过载损坏;车轮采用分片式结构,保证了车轮拥有足够的变形来达到缓冲减振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5326678U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20101208.7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生金属柔性车轮,是由轮毂和若干轮片构成,轮毂为管状结构,若干轮片间隔排列固定在轮毂上,轮片是由顶弧面、过渡弧面和连接板构成,顶弧面两侧通过过渡弧面与连接板连接,轮片通过连接板固定在轮毂上,过渡弧面起到支撑的作用,过渡弧面与顶弧面的连接处呈圆角过渡,消除应力集中,所述的轮毂和轮片的材质为金属。多个轮片构成了具有缓冲减震能力的轮面结构,即可以很好的完成缓冲减震,又保证了承载能力的要求。轮片的顶弧面两侧通过过渡弧面与连接板连接,使轮片本身也具有缓冲结构,使轮子具有了多级缓冲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7510550U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21611028.4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5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多种地面的旋开式四足机器人足垫,是由机架、硬地面着陆足垫、开关、复位弹簧、旋转盘、拓展叶片和弹簧挂钩组成;本实用新型利用弹簧和圆柱凸轮等机械机构的特性,能够根据足式机器人行走的地面和机器人足垫-地间接触力的大小,自动改变足垫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当机器人行走在松软地面时增大足垫-地接触面积,而行走在硬地面时减小接触面积,能够缓解足式机器人在沙性、泥泞等松软地面中行走时的下陷和滑移,并且使足式机器人在硬地面行走时能够具有相当程度的灵活性,所述硬地面着陆足垫能够保护自适应多种地面条件机器人足的开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自适应性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391340U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21480007.5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贝氏仪,包括:测试系统、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和机架;测试系统包括直线电缸、法向力传感器、伺服电机、减速器、扭矩传感器、转轴、压板、履带板,用于测量土壤承压特性以及剪切特性;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控制器、数据采集器,用于控制测试系统进行测试以及测试后参数的采集;机架包括:支撑腿、底层平板、二层机架、顶层平板、导向轴、导向轴套、门型框架、机架端盖:底层平板与支撑腿焊接;底层平板、顶层平板上搭载直线电缸;二层平板上搭载部分测试系统。同时,该试验台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性能安全可靠。(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