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吸能结构热成形冲压装置及冲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98282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1024094.7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吸能结构热成形冲压装置,包括组合凹模,所述组合凹模包括多片紧密固定连接的凹模片;组合凸模,其设置于所述组合凹模的上方,所述组合凸模包括多片紧密固定连接的凸模片;压边圈,其设置于所述组合凹模上方,用于压紧带冲压钢板;驱动机构,其分别与所述组合凸模和压边圈连接,驱动所述组合凸模和压边圈向下移动进行冲压操作;其中,所述凹模片和/或凸模片内设置有冷却通道。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吸能结构热成形冲压方法。本发明中由于每片模具都有单独的冷却通道,使得冷却速率有了很大的调节空间,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多种强度以及强度的最优分布。

    超高强钢板与铝合金板的自冲铆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607557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10058148.5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强钢板与铝合金板的自冲铆接装置,旨在克服现有技术无法在保证超高强度钢板的力学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实现超高强钢和铝合金的连接的问题。超高强钢板与铝合金板的自冲铆接装置包括复合冲头(1)、复合压边圈(22)与复合凹模(14)。复合冲头(1)包括第一冷却气体管道(2)与冲头主体(5);复合压边圈(22)包括压边圈主体(23)。复合压边圈(22)和复合凹模(14)上下相对叠置,压边圈主体(23)底面和复合凹模(14)中的凹模主体(15)顶端面之间为接触连接,复合冲头(1)置于压边圈主体(23)的中心孔内为滑动连接,复合压边圈(22)、复合冲头(1)和复合凹模(14)的回转轴线共线。

    一种自冲粘铆连接装置及粘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58147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610040651.2

    申请日:2016-01-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15/04 B21J15/38 C21D1/34 C21D9/0068 C21D2221/00

    Abstract: 一种自冲粘铆连接装置,包括:复合凹模,其上设置有环形凹槽;复合压边圈,其与复合凹模在竖直方向相对设置,复合压边圈能够在竖直方向运动,用于压紧待铆接件;导热电极,其数量为多个,分别设置在复合压边圈底部和复合凹模上部;导热电极能够对不同的待铆接件独立加热;冲头,其为实心圆环形结构件,其设置在复合压边圈中心孔内部,并能够沿所述中心孔轴向上下滑动;大幅度提高铆接点附近超高强钢的延展性,解决了超高强钢变形困难、无法形成有效接头的问题并提供了一种自冲粘铆连接方法,通过精准控制冲头的冲压速度,降低了对铆钉强度、设备冲铆能力以及铆枪C型框架刚度的要求,减少了生产成本。

    碳纤维复合材料真空模压成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34410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52367.9

    申请日:2015-09-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70/443 B29C7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真空模压成型装置,为克服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试件性能不足的问题,其包括上部机构、下部机构、抽真空装置、温度控制装置、压力控制装置与数控操作台。上部机构通过上导热板安装在下部机构中导柱的顶端;压力控制装置的上贴片式压力传感器胶粘在上导热板的底面上,与数控操作台线连接,下贴片式压力传感器胶粘在下导热板上,与数控操作台线连接;温度控制装置的上温度传感器胶粘在上部机构的上凸模的两侧,与数字控制台线连接,下温度传感器胶粘在下凹模上表面的两侧,与数字控制台线连接;抽真空装置安装在下部机构左侧的真空模压装置底座上,抽真空装置的单向阀安装在下凹模上;数控操作台安装在下部机构的右侧。

    一种汽车吸能结构热成形冲压装置及冲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98282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511024094.7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吸能结构热成形冲压装置,包括组合凹模,所述组合凹模包括多片紧密固定连接的凹模片;组合凸模,其设置于所述组合凹模的上方,所述组合凸模包括多片紧密固定连接的凸模片;压边圈,其设置于所述组合凹模上方,用于压紧带冲压钢板;驱动机构,其分别与所述组合凸模和压边圈连接,驱动所述组合凸模和压边圈向下移动进行冲压操作;其中,所述凹模片和/或凸模片内设置有冷却通道。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吸能结构热成形冲压方法。本发明中由于每片模具都有单独的冷却通道,使得冷却速率有了很大的调节空间,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多种强度以及强度的最优分布。

    考虑成形损伤的抗撞零件仿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60066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72217.7

    申请日:2015-08-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成形损伤的抗撞零件仿真设计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车身高强度抗撞零件仿真设计时忽略零件不同部位成形损伤继承特性所导致的后续仿真计算精度不足及零件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步骤为:建立车身高强度抗撞零件热成形损伤准则;车身高强度抗撞零件热成形模拟;车身高强度抗撞零件抗撞性能仿真评估。本方法综合考虑了成形温度、成形速率、摩擦等因素的零件仿真成形后的“成形损伤值”作为零件抗撞性能评估时考虑的因素,显著提高了后续仿真计算的精度,减少了反复修改的次数,确保了零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大大降低了抗撞零件仿真设计的难度以及对设计人员的要求。

    高强度钢热成形最佳温度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49552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181490.X

    申请日:2014-04-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钢热成形最佳温度控制装置,为克服高强度钢板料热成形性不良及冷却速率不足所导致零件强度不足的问题。其包括上部机构、下部机构和卸料机构。上部机构位于下部机构的正上方,卸料机构位于下部机构的右侧。下部机构包括下导热板(4)、下模座(5)、散热片框架(7)、散热机构与下热电偶(13)。下热电偶(13)分别安装在下导热板(4)上表面的凹槽内,每个下热电偶(13)采用点焊连接在下导热板(4)的凹槽内,下导热板(4)的下表面与下模座(5)的上表面相接触并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下模座(5)的下表面与散热片框架(7)的上表面相接触并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散热机构位于散热片框架(7)下部的中心位置。

    高强度钢热成形最佳温度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49552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81490.X

    申请日:2014-04-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钢热成形最佳温度控制装置,为克服高强度钢板料热成形性不良及冷却速率不足所导致零件强度不足的问题。其包括上部机构、下部机构和卸料机构。上部机构位于下部机构的正上方,卸料机构位于下部机构的右侧。下部机构包括下导热板(4)、下模座(5)、散热片框架(7)、散热机构与下热电偶(13)。下热电偶(13)分别安装在下导热板(4)上表面的凹槽内,每个下热电偶(13)采用点焊连接在下导热板(4)的凹槽内,下导热板(4)的下表面与下模座(5)的上表面相接触并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下模座(5)的下表面与散热片框架(7)的上表面相接触并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散热机构位于散热片框架(7)下部的中心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