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1205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010405708.0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8/2321 , G06F18/214 , G06F16/2458 , G06F16/215 , G06N3/12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非负矩阵分解和密度聚类的用户窃电行为识别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用户用电数据的准备:包括选择数据源和数据筛选与清洗;(2)窃电行为特征变量选择,得到原始窃电特征集;(3)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窃电行为特征提取;(4)建立改进的DBSCAN的窃电行为识别模型及模型训练;(5)利用窃电行为模型对所有用户进行窃电嫌疑筛选,得到高窃电嫌疑度用户,查窃人员到现场进行核查确认。本发明相对于传统人工排查窃电行为的查窃方式,提升了查窃工作效率和精准度,有利于降低国家电费损失,减少国有财产流失。
-
公开(公告)号:CN109195178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1811375131.2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IPC: H04W24/08 , H04B17/318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用电信息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信号质量监测方法及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采集终端远程通信模块采集的基站信号,根据预存的信号处理方法对基站信号进行处理,确定基站信号的全网通信号强度,根据预存的信号强度处理规则对全网通信号强度进行处理,确定全网通信号的信号质量。采用上述方案后,解决了现场低压台区全网通信号缺乏监测手段,以及通信制式的选择缺乏依据的难题,信号质量、通信可靠性得到保证,既节约了设备投资成本,减少了在采集系统架构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又降低了由于通信信号不稳定造成的现场运维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010680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97290.0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6/35 , G06F40/284 , G06F40/289 , G06F40/30 , G06N3/04 , G06N3/0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文本分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力工单文本分类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上述方法包括:获取电力工单文本,并对电力工单文本进行预处理得到多行预处理后的工单文本;基于预设预训练模型和每行预处理后的工单文本,得到每行工单文本对应的词向量集;预训练模型为在BERT模型中引入SDAE得到的模型;基于预设特征提取模型和每行工单文本对应的词向量集,得到电力工单文本的局部特征矩阵;基于预设文本向量提取模型和局部特征矩阵,得到电力工单文本的文本向量;将文本向量输入预设分类模型中,得到电力工单文本的分类结果。本发明能够提高电力工单文本分类的准确性,满足电力行业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228258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520518.2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捕获装置及系统,所述二氧化碳捕获装置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二氧化碳吸收组件以及煅烧组件;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组件包括碳酸化炉,以及对称设于所述碳酸化炉两侧的两个除尘管路,所述碳酸化炉底部设有进烟口,顶部设有出烟口,所述碳酸化炉上还分别设有第一进料口和位于底部的第一出料口;所述煅烧组件包括煅烧炉以及设于所述煅烧炉和所述碳酸化炉之间的前处理组件,所述煅烧炉顶部设有第二进料口,底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进料口连通的第二出料口;所述前处理组件包括用于连通第二进料口和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传送机构。本发明提供的二氧化碳捕获装置及系统提高对烟气的处理效率,缩短处理时间;降低了物料的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22897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50208.2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B60L58/1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新能源充电桩的无人汽车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无人汽车的剩余电量和预设电量阈值比较,确定需要充电的待充电汽车。并基于待充电汽车的剩余行驶距离和位置信息,确定多个充电方案,也即确定了无人汽车充电资源的多种分配方式。之后,计算多个充电方案的电能利用率,基于电能利用率,确定最优方案,制定无人汽车的控制指令,指示无人汽车充电,如此在实现无人汽车充电资源的自动分配,提高无人汽车充电方案的电能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6486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1294498.8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分析装置及方法,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分析装置包括移动车体、安装座、两个保护壳、第一驱动组件、两个光伏发电单元,以及环境采集组件。保护壳的数量为两个,第一驱动组件设于安装座,用于驱动两个保护壳转动,以使两个保护壳彼此对合和张开;两个光伏发电单元分别设于对应的容纳槽;环境采集组件包括设于移动车体的光照强度传感器和环境温度传感器。当保护壳处于对合状态时,能够保护内部的光伏发电单元不受磕碰或灰尘的影响。通过设置环境采集组件,能够准确采集该区域的环境变化信息,以便于分析根据该区域的环境信息变化情况分析发电功率,对后续在该区域内设置光伏发电站的发电功率和发电量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66859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68353.4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8/23213 , G06F18/214 , G06F18/211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态多目标优化的用户非正常用电行为识别方法,包括:非正常用电用户用电信息的数据准备,选择非正常用电行为特征变量,得到原始非正常用电特征集。对各类非正常用电方式进行模式提取,对原始非正常用电特征集的非正常用电方式进行分类;建立动态多目标优化的非正常用电行为识别适应度函数并对其进行训练,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窃待测用户的非正常用电行为识别适应度函数,判定非正常用电行为类别。本发明的动态识别方法,提高了识别精度,更加适用于用电特征随时间变化波动较大的用户。
-
公开(公告)号:CN11607072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311101.1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预测方法、设备、系统及介质,首先获取目标时段内参考发电站的初始预测值;然后获取目标发电集群的卫星云图,并根据卫星云图,确定目标时段内目标发电集群的各个发电站的辐射变化量;最终根据辐射变化量对初始发电数据进行修正,得到目标发电集群的各个发电站的最终发电数据。通过将参考发电站的光伏功率预测值作为集群内所有发电站的预测值,能够实现以较小计算量实现大量发电站的光伏功率预测,然后再根据卫星云图对各个电站的预测值进行修正,保证每个发电站的预测准确性,因此本发明能够在保证预测准确性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大量光伏电站的光伏功率的预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6562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05758.7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S5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设备检测系统,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包括预埋箱体、支撑架、第一拉动机构、停工检测器、承载架、直线驱动机构、开工检测器及第二拉动机构,支撑架铰接在地面上,光伏板与支撑架、预埋箱体铰接,支撑架上设有贯穿口,第一拉动机构设于预埋箱体内,停工检测器设于预埋箱体内,承载架设于支撑架靠近预埋箱体的一侧,直线驱动机构设于承载架上,开工检测器设于直线驱动机构上,第二拉动机构设于支撑架的一侧。本发明提供的光伏设备检测系统,对工作状态、非工作状态下的光伏板进行检测,并且能抵抗恶劣天气,同时也能进行对光伏板进行检测,借助支撑架和光伏板转动至地面上,可以持续、安全地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1575949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284752.6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7 ,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双碳能源目标实现路径规划方法,属于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包括:统计目标区域内所有涉及碳排放的厂家,将厂家按照行业进行划分。设定各行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速度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结合厂家的实际情况生成相对应的经济贡献率和碳排放量。根据各经济贡献率和各碳排放量并结合目标区域内碳回收量,判断出目标区域经济达到预期规划时的时间以及达到碳中和所需的时间。本发明提供的双碳能源目标实现路径规划方法中在统计完成之后,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出目标区域经济达到预期规划的时间以及碳中和所需的时间。由于统计较为充分,通过分阶段的分析和判断,因此最终得到的数据较为准确,可信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