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制造方法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3721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1980024386.0

    申请日:2019-03-20

    Abstract: 【课题】提供通过在初次充电工序前形成单元电池而能够降低电池的内阻的电池的制造方法。【解决手段】电池10的制造方法具备:单元电池形成工序(S20),其将正极与负极夹着分隔件进行层叠而形成单元电池,所述正极在正极集电体上形成有包含电解液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在负极集电体上形成有包含电解液的负极活性物质层;面压制工序(S40),其从层叠方向使加压部的加压面与1个单元电池或层叠了2个以上的单元电池进行面接触并加压;以及,初次充电工序(S50),其在面压制工序后,将1个单元电池或层叠了2个以上的单元电池进行充电。

    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2433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80012782.4

    申请日:2020-01-29

    Abstract: 一种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粉体供给工序、振动工序、筛选工序、移动工序及沉积工序,在粉体供给工序中,供给由造粒粒子构成的粉体(60),在振动工序中,对粉体赋予振动,在筛选工序中,通过使粉体通过至少一个开口部(H1、H2),将造粒粒子的粒径调整为通过开口部的粒径,在移动工序中,使通过了开口部的粉体从开口部的出口位置(P1)移动到向集电体(31)的表面供给粉体的供给位置(P2),进而在沉积工序中,使粉体沉积在集电体表面上,通过该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能够使供给到集电体上的由造粒粒子构成的粉体的厚度及密度均匀,从而能够提供一种可提高电池性能的电池用电极。

    锂离子电池用隔离件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95605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80059470.1

    申请日:2018-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隔离件,不必改变隔离件的厚度,能够使良好的操作性与热变形的抑制并存。本发明为在平板状的正极集电体与平板状的负极集电体之间配置的锂离子电池用隔离件,其特征在于,由片状的隔离件主体与框状部件形成,其中,隔离件主体由聚烯烃多孔膜形成,框状部件沿上述隔离件主体的外周配置为环状,上述框状部件由耐热性环状支承部件、以及在上述耐热性环状支承部件的表面配置的能够与正极集电体或者负极集电体进行热压接的密封层形成。

    电气设备用负极活性物质和使用了其的电气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8352513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580084375.3

    申请日:2015-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电气设备的循环耐久性的手段。将由含硅合金形成的负极活性物质用于电气设备,所述含硅合金具有Si-Sn-M(M为1种或2种以上的过渡金属元素)所示的三元体系的合金组成,且具有如下结构:微细组织具有以过渡金属的硅化物(silicide)作为主成分的第一相、以及一部分包含Sn且以非晶质或低结晶性的Si作为主成分的第二相,进而,一部分为多个独立的第一相且一部分为第一相与第二相形成的共晶组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