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52105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203643.2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49 , H01M50/244 , H01M50/204 , H01M50/242 , H01M50/2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增加重量而能够抑制电池的振动的车辆搭载用电池组。车辆搭载用电池组(20)包括电池壳体(86)、电池模块(82)、上横梁(96)以及上甲板(97)。电池模块中,沿壳体纵方向配置有一对第一电池列(127)以及第二电池列(128),所述第一电池列(127)以及第二电池列(128)是沿壳体横方向配置有多个纵置的电池(85)而成。上横梁是在第一电池列、第二电池列之间朝向壳体横方向而配置,且被固定于电池的第一阶部以及第二阶部。上甲板是沿壳体纵方向配置,且被固定于电池模块的前端部(82a)以及后端部(82b)。
-
公开(公告)号:CN114537118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221376.1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04 , B60L50/64 , B60L58/26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8 ,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搭载车辆,能够充分确保电池容量,进而能够保护电池或电池辅助设备等不受因侧面碰撞而输入的载荷破坏。电池组搭载车辆(Ve)包括地板通道(24)与电池组(20)。电池组包括第一电池辅助设备(831)、第二电池辅助设备(832)以及电气配线(84)。第一电池辅助设备从下方配置于地板通道的前通道部(241)的内部。第二电池辅助设备从下方配置于地板通道的后通道部(243)的内部。电气配线跨越右侧、左侧的第二地板横梁(45)而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连接第一电池辅助设备以及第二电池辅助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7097856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710021225.9
申请日:2017-01-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立脇正章
IPC: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车身结构。在底板(12)前部的与下仪表板(13)的下部连接处,由连接件(22)来连接通道部加强架(16)的下表面和底架(17)下方的底板(12)的下表面,在由隆起部(30)的侧壁(30a)、隆起部(30)的上壁(30b)、通道部加强架(16)、以及连接件(22)所围成的空间内,配置有向下仪表板(13)的前方的发动机室(14)延伸的线状部件(31),因此易于确保线状部件(31)的配置空间,并提高设计自由度。由此,本发明能够在不降低车身刚性的情况下,将线束或燃料配管这样的线状部件从底板的下表面引导至发动机室。
-
公开(公告)号:CN107021138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10001479.4
申请日:2017-01-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立脇正章
IPC: B62D2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的车身结构以及该汽车的制造方法,该车身结构能够提高铝合金制的减振器座对钢板制的车身的支承刚性。前侧车架(16)的车宽方向外壁(16b)和上部构件(18)的车宽方向内壁(18f)被铝合金制的减振器座(25)连接,在将前隔板上部侧构件(24)与下部构件(19)连接的部分的内部配置有下部构件内隔板(32),在将减振器座(25)的后端与上部构件(18)连接的部分的内部配置有上部构件内隔板(26),因此,即使铝合金制的减振器座(25)的刚性比钢板制的上部构件(18)和下部构件(19)的刚性高,也能够将从减震器输入减振器座(25)的载荷有效地向上部构件(18)、下部构件(19)和前隔板上部侧构件(24)传递并对其进行承载。
-
公开(公告)号:CN107128371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073132.0
申请日:2017-02-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立脇正章
IPC: B62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车身结构,既能避免零部件个数或者重量增加,又能将铝合金制的减震器壳体和平衡杆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在支承减震器的上端的铝合金制的减震器壳体(25)的上表面形成有多条从中心呈放射状延伸的凸筋(25b),安装座(25c)连接多条凸筋(25b)中的、相邻的凸筋(25b),平衡杆(27)的一端连接于安装座(25c),因此,通过由凸筋(25b)来支承平衡杆(27)的一端与减震器壳体(25)的上表面的连接部处的载荷,既能减小减震器壳体(25)的整个上表面的壁厚以减轻重量,又能牢固地连接平衡杆(27)。
-
公开(公告)号:CN11453711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111221376.1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04 , B60L50/64 , B60L58/26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8 ,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搭载车辆,能够充分确保电池容量,进而能够保护电池或电池辅助设备等不受因侧面碰撞而输入的载荷破坏。电池组搭载车辆(Ve)包括地板通道(24)与电池组(20)。电池组包括第一电池辅助设备(831)、第二电池辅助设备(832)以及电气配线(84)。第一电池辅助设备从下方配置于地板通道的前通道部(241)的内部。第二电池辅助设备从下方配置于地板通道的后通道部(243)的内部。电气配线跨越右侧、左侧的第二地板横梁(45)而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连接第一电池辅助设备以及第二电池辅助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453711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219298.1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搭载车辆,能够提高电池等的零件配置的自由度,进而能够使工具对将电池组紧固至车身的紧固螺栓的操作变得容易,且能够将作业工序抑制得少而将维护的费用抑制得低。电池组搭载车辆中,右左侧的第二地板横梁支撑前座椅的后部,右左侧的第三地板横梁支撑后座椅的前部。第一地板纵框架~第四地板纵框架在右左侧的第二地板横梁以及右左侧的第三地板横梁之间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且从地板面板朝上方隆起。电池组被配置在地板面板的下方,且被固定于第一地板纵框架~第四地板纵框架。
-
公开(公告)号:CN11453711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203674.8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增加车身的重量而能够抑制电池组的变形的电池组搭载车辆。电池组搭载车辆(Ve)在车辆的地板下包括电池组(20)。在电池组(20)中配设有电池模块(82)。电池模块(82)中,多个电池(85)将长边方向朝向车身前后方向而纵置地配置。电池(85)是由多个电池单元沿车身前后方向重叠而形成。电池组(20)的组重心(Gi)较车辆整体的车辆重心(Gb)配置在车身后方。
-
公开(公告)号:CN107042846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710039351.7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车身结构以及该汽车的车身结构的制造方法,利用该汽车的车身结构,能够在避免增加零件个数或者重量的同时,提高铝合金制的减震器座的刚性。减震器座的上壁在第1角部与第1开口部之间具有前轮的悬挂臂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可进入的第2开口部,形成于上壁的上表面的多条第1突筋中的2条经过第2开口部的两侧延伸到第1角部,因而,从减震器施加给减震器座的上壁的第1开口部的载荷通过2条第1突筋传递给刚性较高的第1角部,由此,能够在避免增加零件个数或者重量的同时,将因形成第2开口部而导致的减震器座的上壁的刚性降低抑制在最小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128371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710073132.0
申请日:2017-02-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立脇正章
IPC: B62D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车身结构,既能避免零部件个数或者重量增加,又能将铝合金制的减震器壳体和平衡杆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在支承减震器的上端的铝合金制的减震器壳体(25)的上表面形成有多条从中心呈放射状延伸的凸筋(25b),安装座(25c)连接多条凸筋(25b)中的、相邻的凸筋(25b),平衡杆(27)的一端连接于安装座(25c),因此,通过由凸筋(25b)来支承平衡杆(27)的一端与减震器壳体(25)的上表面的连接部处的载荷,既能减小减震器壳体(25)的整个上表面的壁厚以减轻重量,又能牢固地连接平衡杆(27)。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