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37117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1219298.1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搭载车辆,能够提高电池等的零件配置的自由度,进而能够使工具对将电池组紧固至车身的紧固螺栓的操作变得容易,且能够将作业工序抑制得少而将维护的费用抑制得低。电池组搭载车辆中,右左侧的第二地板横梁支撑前座椅的后部,右左侧的第三地板横梁支撑后座椅的前部。第一地板纵框架~第四地板纵框架在右左侧的第二地板横梁以及右左侧的第三地板横梁之间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且从地板面板朝上方隆起。电池组被配置在地板面板的下方,且被固定于第一地板纵框架~第四地板纵框架。
-
公开(公告)号:CN10704284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10039351.7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车身结构以及该汽车的车身结构的制造方法,利用该汽车的车身结构,能够在避免增加零件个数或者重量的同时,提高铝合金制的减震器座的刚性。减震器座的上壁在第1角部与第1开口部之间具有前轮的悬挂臂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可进入的第2开口部,形成于上壁的上表面的多条第1突筋中的2条经过第2开口部的两侧延伸到第1角部,因而,从减震器施加给减震器座的上壁的第1开口部的载荷通过2条第1突筋传递给刚性较高的第1角部,由此,能够在避免增加零件个数或者重量的同时,将因形成第2开口部而导致的减震器座的上壁的刚性降低抑制在最小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537535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219267.6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车身大型化或车身重量增加的车身结构。本发明的车身结构包括:第二地板横梁(45)、第三地板横梁(46),车宽方向的一端连接于侧梁(31);电池(85),被配置在第二地板横梁(45)、第三地板横梁(46)的下方;电池壳体(81),车宽方向的一端经由右侧框架(103)或左侧框架(104)而连结,且收纳电池(85);横梁弯曲部(45i、46i),形成于第二地板横梁(45)、第三地板横梁(46);以及框架弯曲部(103g、104g),形成于右侧框架(103)或左侧框架(104),横梁弯曲部(45i、46i)与框架弯曲部(103g、104g)在上下方向上排列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51636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1219306.2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 B60K1/04 , H01M50/249 , H01M50/24 , H01M50/244 , H01M50/204 , H01M50/29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于电缆线的连接部无需利用特别的盖进行覆盖便可抑制浸水的车身下部结构。车身下部构造(11)包括包裹驱动电池(70)的电池组(20)。电池组(20)包括托盘(21)以及盖构件(23),所述盖构件(23)隔着使电池组(20)的内部成为液密状态的密封构件(22)安装于托盘(21)的上表面。在较密封构件(22)更靠上方处,配置有作为电缆线的连接部的电池端子(81)、高电压接线盒(82)、控制装置(83)以及开关(84)。
-
公开(公告)号:CN107128372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10045209.3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立脇正章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1 , B62D25/025 , B62D25/145 , B62D25/2018 , B62D25/2045 , B62D25/2081 , B62D27/023 , B62D27/0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如下一种汽车车身结构,将从前上方向后下方倾斜的前侧架的后部上表面,连接于从前上方向后下方倾斜的下仪表板的倾斜壁的前表面,由设于前侧架的后部下表面的侧面观察为三角形的安装架来支承副框架的支承部。并具有延伸支架,其车宽方向内端与安装架的前壁和下壁、以及前侧架的车宽方向外壁连接,并且其车宽方向外端与门槛的前端连接。因此,通过由安装架将延伸支架和前侧架牢固地连接,能够提高延伸支架的刚性从而牢固地支承副框架,由此,能够提高副框架对前侧架后部的支承刚性,确保车辆的驾驶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82755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610069733.X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5 , B60R19/34 , B62D21/11 , B62D25/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仅能够抑制车身全长的尺寸,而且能够稳定地吸收冲击能量的车身前部结构。一种车身前部结构(10),在左前侧车架(11)及右前侧车架(11)的下方设置有副车架(25)。左前侧车架11具有第1脆弱部(35)。副车架(25)具有第2脆弱部(95)及延长部(94)。延长部(94)的前缘部(94a)在保险杠左端部(23a)及左保险杠支架(22)因冲击负载而垮塌时,位于和保险杠左端部(23a)的前表面(23b)相同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128372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045209.3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立脇正章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1 , B62D25/025 , B62D25/145 , B62D25/2018 , B62D25/2045 , B62D25/2081 , B62D27/023 , B62D27/065 ,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如下一种汽车车身结构,将从前上方向后下方倾斜的前侧架的后部上表面,连接于从前上方向后下方倾斜的下仪表板的倾斜壁的前表面,由设于前侧架的后部下表面的侧面观察为三角形的安装架来支承副框架的支承部。并具有延伸支架,其车宽方向内端与安装架的前壁和下壁、以及前侧架的车宽方向外壁连接,并且其车宽方向外端与门槛的前端连接。因此,通过由安装架将延伸支架和前侧架牢固地连接,能够提高延伸支架的刚性从而牢固地支承副框架,由此,能够提高副框架对前侧架后部的支承刚性,确保车辆的驾驶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21138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001479.4
申请日:2017-01-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立脇正章
IPC: B62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 , B62D25/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的车身结构以及该汽车的制造方法,该车身结构能够提高铝合金制的减振器座对钢板制的车身的支承刚性。前侧车架(16)的车宽方向外壁(16b)和上部构件(18)的车宽方向内壁(18f)被铝合金制的减振器座(25)连接,在将前隔板上部侧构件(24)与下部构件(19)连接的部分的内部配置有下部构件内隔板(32),在将减振器座(25)的后端与上部构件(18)连接的部分的内部配置有上部构件内隔板(26),因此,即使铝合金制的减振器座(25)的刚性比钢板制的上部构件(18)和下部构件(19)的刚性高,也能够将从减震器输入减振器座(25)的载荷有效地向上部构件(18)、下部构件(19)和前隔板上部侧构件(24)传递并对其进行承载。
-
公开(公告)号:CN114537535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111219267.6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车身大型化或车身重量增加的车身结构。本发明的车身结构包括:第二地板横梁(45)、第三地板横梁(46),车宽方向的一端连接于侧梁(31);电池(85),被配置在第二地板横梁(45)、第三地板横梁(46)的下方;电池壳体(81),车宽方向的一端经由右侧框架(103)或左侧框架(104)而连结,且收纳电池(85);横梁弯曲部(45i、46i),形成于第二地板横梁(45)、第三地板横梁(46);以及框架弯曲部(103g、104g),形成于右侧框架(103)或左侧框架(104),横梁弯曲部(45i、46i)与框架弯曲部(103g、104g)在上下方向上排列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55210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111203643.2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49 , H01M50/244 , H01M50/204 , H01M50/242 , H01M50/2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增加重量而能够抑制电池的振动的车辆搭载用电池组。车辆搭载用电池组(20)包括电池壳体(86)、电池模块(82)、上横梁(96)以及上甲板(97)。电池模块中,沿壳体纵方向配置有一对第一电池列(127)以及第二电池列(128),所述第一电池列(127)以及第二电池列(128)是沿壳体横方向配置有多个纵置的电池(85)而成。上横梁是在第一电池列、第二电池列之间朝向壳体横方向而配置,且被固定于电池的第一阶部以及第二阶部。上甲板是沿壳体纵方向配置,且被固定于电池模块的前端部(82a)以及后端部(82b)。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