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制氢变流器主动参与微电网频率调节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07033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60765.0

    申请日:2024-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制氢变流器主动参与微电网频率调节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现有的一些方法没有考虑新能源制氢系统本身所具有的功率可调节性,导致新能源制氢系统不能有效地支持电网频率,影响了新能源制氢系统与电网的和谐并网。本发明采用的电解制氢变流器主动参与微电网频率调节方法为:实时监测微电网的频率变化,由频率变化确定频率偏差并根据频率偏差的大小,通过有功功率主动调节控制策略的一次调频模式调整电解制氢变流器的输出功率,使电解制氢变流器具备惯量、阻尼及调频特性,以此参与微电网的频率调节,实现频率的一次调节。本发明不仅可以提供暂态过程中的惯量阻尼支撑,还能在稳态时进行有效的频率调节。

    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83775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321451.5

    申请日:2024-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现有的多种电池健康状态预测方法有着各自的缺陷。本发明采用的方法,包括:获取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平均电压、平均电流、平均温度、采集时间以及电池健康状态的时序数据,并按照电池健康状态作为目标值和其余数据作为属性值的标准进行分类;建立LSTM模型,设定LSTM模型的超参数;采用基于Choquet积分的数据集维度调整法对训练数据集进行非加性维度调整;用所述调整后的训练数据集进行LSTM模型的预训练和再训练,得到再训练LSTM模型;用再训练LSTM模型对下一时刻电池健康状态数据进行预测。本发明在尽可能保证模型预测精度的前提下降低数据集的维度,大幅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

    一种电极、使用其的碱性蓄电池及该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30026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220028.0

    申请日:2022-03-08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电极、使用其的碱性蓄电池及该电极的制备方法,属于电池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电极充放电产生变形造成电解液分布不均进而增加电池内阻、增加电池内耗并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极,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金属箔,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具有多个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第一单元包括第一凸部和第一凹部,第二单元包括第二凸部和第二凹部,第二凹部与第一凸部位置对应,第二凸部与第一凹部位置对应;活性层,附在第一单元和/或第二单元表面形成第一活性物质层和/或第二活性物质层。采用这种电极和使用这种电极的电池能够有效抑制电解液局部缺失的情况,进而解决电池内耗增加、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一种磁场辅助阴离子膜电解制氢装置及制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713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30840.8

    申请日:2025-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场辅助阴离子膜电解制氢装置及制氢方法。本发明的磁场辅助阴离子膜电解制氢装置,包括阴离子交换膜、析氧反应的阳极、析氢反应的阴极和端板,所述阴极和阳极材料均为磁性镍级催化剂;所述阴离子交换膜的两侧分别与阴极和阳极组装成气体扩散层和膜电极;在膜电极的两侧分别放置两个端板,在两个端板的外侧平行设置两个永磁体,分别对阴、阳极施加磁场。本发明分别以成熟的磁性镍级催化剂和阴离子交换膜作为工作电极和隔膜,通过在高电流密度情况下施加磁场,一方面优化了带电气体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加速高电流密度下气泡的成核脱附速率,另一面优化了磁性镍基催化剂的自旋极化,从而提高了能量转化效率,降低制氢能耗。

    区域配电网应急资源多目标协同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769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13861.0

    申请日:2024-05-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区域配电网应急资源多目标协同配置方法。针对现有区域配电网资源配置方法未考虑配电网正常运行分布式能源消纳和故障运行工况负荷损失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区域配电网应急资源多目标协同配置方法,对自然灾害下区域配电网的故障进行建模,确定线路最终状态,预测自然灾害下分布式电源出力和负荷;以年投资成本、自然灾害下失负荷年损失价值、年正常运行成本三者之和最小为目标建立分布式储能和线路加固协同配置模型,并建立相关约束;求解模型,对分布式储能进行配置,并对相应线路进行加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综合考虑正常工况下电源高效消纳和故障运行工况下最小化负荷损失,实现多目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