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6131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1634264.4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1L5/04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网弹性吊索张力测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特征点与支柱定位点的水平距离、第二特征点的接触线高度和第三特征点的线夹高度;依据线路坡度,采用高度修正算法分别对第二特征点的接触线高度和第三特征点的线夹高度进行修正;基于修正后的接触线高度采用不等高悬挂受力分析公式计算吊弦拉拽力;基于吊弦拉拽力、第一特征点与支柱定位点的水平距离、修正后的接触线高度和修正后的线夹高度,采用力矩平衡分析法建立弹性吊索力矩平衡方程并求解,得到弹性吊索的张力。本发明能降低测量的工作强度,提高测量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6207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571663.4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刚性接触网支持装置振动试验方法及装置,包括将门型支持装置安装在横梁上,将腕臂支持装置通过吊柱安装在立柱上;根据试验要求将旋转工作台安装在底座平台的相应位置;通过旋转旋转工作台,将汇流排一下方夹持的接触线直接与振动托板接触,或将汇流排二下方夹持接触线直接与振动托板接触;通过计算获得振动波形,将振动波形输入控制器从而控制线性电机工作,控制线性电机按振动波形周期反复运作;从而使所述线性电机驱动振动托板,模拟支持装置受到的振动情况。本发明能够模拟实际工况下刚性接触网支持装置的振动试验;能够满足不同支持装置的测试需要,切换测试对象方便快速,提高了测试效率,结构简单,可操控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944462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12491.8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0L5/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5/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取流反馈的受电弓主动控制方法,包括:(1)通过设置于受电弓主线缆上的电流传感器获取受电弓的电流信号,并获取列车的速度信号/位置信号;(2)根据列车的速度信号/位置信号判断列车所在区段,配合电流信号反馈实时调节气囊气压,改变受电弓的升弓力,以减小弓网接触点燃弧率。本发明将原有气路控制箱内无法实时调整的定压减压阀替换为在非高电压部分设置的可控的电磁减压阀,使气囊气压可实时调整,结合在受电弓主线缆上设置的电流传感器,通过电流大小反馈控制受电弓的升弓力,有效减少了加速区段弓网系统燃弧率,从而达到减小受电弓滑板和接触线的电气磨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526393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262996.9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R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弓网电接触模拟实验装置,包括接触网和受电弓,还包括用于安装接触网的两根支架,可移动的小车,设置在小车上的负载箱,以及给整个模拟实验装置供电的大电流发生装置;所述大电流发生装置、接触网、受电弓和负载箱串联连接,构成电气回路;所述接触网包括接触线和悬挂结构;所述受电弓包括滑板和支撑结构;所述小车内部设有用于带动小车水平移动的步进电机;所述电流控制器、受电弓控制器和小车控制器均分别通过网络或现场总线通信接口与主控计算机连接。该实验装置是一种由受电弓和接触网构建而成,可提供大电流进行实验,并能够支持静态、滑动与可分合三种电接触形态的模拟实验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222452000U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20077653.9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艾德瑞电气有限公司
IPC: B60M1/24
Abstract: 一种夹角式弹性吊索线夹,包括上夹板、中夹板、下夹板及紧固螺栓,上夹板的下端面设有第一弧形凹槽,中夹板的上端面设有第二弧形凹槽,中夹板的下端面为具有第三弧形凹槽的第一斜面,并使第三弧形凹槽相对第二弧形凹槽倾斜布置,下夹板的上端面为具有第四弧形凹槽的第二斜面,且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平行,并使第四弧形凹槽与第三弧形凹槽平行布置;上夹板、中夹板、下夹板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固定在一起,将承力索夹持在第一、二弧形凹槽内,将弹性吊索夹持在第四、三弧形凹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中夹板、下夹板的相对面设置为具有弧形凹槽的斜面,缩小了弹性吊索弯折处的夹角,缓解了摩擦损伤,降低了断丝、断股的风险,提高了铁路运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6526393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1611262996.9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弓网电接触模拟实验装置,包括接触网和受电弓,还包括用于安装接触网的两根支架,可移动的小车,设置在小车上的负载箱,以及给整个模拟实验装置供电的大电流发生装置;所述大电流发生装置、接触网、受电弓和负载箱串联连接,构成电气回路;所述接触网包括接触线和悬挂结构;所述受电弓包括滑板和支撑结构;所述小车内部设有用于带动小车水平移动的步进电机;所述电流控制器、受电弓控制器和小车控制器均分别通过网络或现场总线通信接口与主控计算机连接。该实验装置是一种由受电弓和接触网构建而成,可提供大电流进行实验,并能够支持静态、滑动与可分合三种电接触形态的模拟实验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76769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611261151.8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数字化限界动态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检测车,设置在检测车上的显示器、信息录入端和检测单元,设置在检测车内部的测速单元、报警单元和处理器,以及设置在检测车内部、给整个检测系统供电的电源;所述检测单元、测速单元、报警单元、显示器、信息录入端分别与处理器相连。利用检测单元检测隧道断面,使用测速单元监测小车速度,通过计算机中预先设置的限界信息,可以自动读取里程信息并配置相对应的限界,实现自动的限界切换,并通过软件中的动态补偿算法,即使在运动中也可以测量得到准确的限界。
-
公开(公告)号:CN112861310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011634264.4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1L5/04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网弹性吊索张力测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特征点与支柱定位点的水平距离、第二特征点的接触线高度和第三特征点的线夹高度;依据线路坡度,采用高度修正算法分别对第二特征点的接触线高度和第三特征点的线夹高度进行修正;基于修正后的接触线高度采用不等高悬挂受力分析公式计算吊弦拉拽力;基于吊弦拉拽力、第一特征点与支柱定位点的水平距离、修正后的接触线高度和修正后的线夹高度,采用力矩平衡分析法建立弹性吊索力矩平衡方程并求解,得到弹性吊索的张力。本发明能降低测量的工作强度,提高测量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009591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711341384.3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接触网关键部件识别方法,包括主要步骤有:(1)目标图像采集;(2)图像数据增强;(3)图像分层识别;(4)关键部件及部件特征识别;所述步骤(3)包括(3a)图像区域识别和(3e)关键部件识别网络模型训练两个步骤。针对接触网图像集的特点,本发明采用了多种数据增强、分层次识别和错误集微调等方法,主要有以下优点:提高对小部件的识别率;减少了计算上的损耗;减少标注量,提高标注效率;提高了网络的泛化能力;显著提高接触网图像网络识别率,建立的模型在不同线路之间可方便转化,当模型应用于新线路时,可以仅进行针对性的微调,节省了大量的设计、标注、训练工作,方便人工、自动检测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00931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978344.5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0M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参数定制的吊弦三维预配方法及系统,在吊弦预配过程中,加入全线路的三维世界坐标系建模;加入所有类型附加荷载的重量归算模型;加入对每一个吊弦位置、弹性吊索位置与张力、附加荷载位置与重量的定义;加入跨中吊弦点高度修正算法,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求解全线路接触网的三维坐标,以此求解出吊弦长度的精确解。采用全线路全参数定制的方式,解决了既有方法无法应用于差异化设计、无法应用于既有铁路改造定制计算的问题,还采用三维空间建模的方式,计算精度较既有方法有所提升。本发明的上述方法获得了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经检验,在各环节较为精确的前提下,本办法能够实现全工况的吊弦计算并一次性安装到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