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66596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1811471041.3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串联混合动力机动车。串联混合动力机动车(10)搭载发动机(22)、第1电动发电机(18)和第2电动发电机(34)。该串联混合动力机动车(10)具有:接合发动机(22)和第1电动发电机(18)的作为第1动力传递机构的减速器(20)、接合第1电动发电机(18)和车辆驱动轴(28)的作为第2动力传递机构的减速器(26)、能切换地接合第1电动发电机(18)与减速器(20,26)的任一方的离合器(24)、以及切换变速比地接合第2电动发电机(34)和车辆驱动轴(28)的变速器(36)。
-
公开(公告)号:CN103579601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310298098.9
申请日:2013-07-16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信州大学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4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C01B33/32 , C01B33/42 , H01M4/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和负极活性物质。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生产率优异、具有云母族矿物的组成的负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本发明通过提供负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来解决上述课题,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是玻璃状的负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将具有能够形成云母族矿物的组成的原料混合体以上述原料混合体的熔融温度以上的热处理温度进行热处理而形成原料熔融物的热处理工序、和将上述原料熔融物冷却而进行玻璃化的冷却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458431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80043071.3
申请日:2013-07-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山口裕之
IPC: H01M10/0567 , H01M4/13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0 , H01M4/62 , H01M10/0567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性能降低得到抑制的锂二次电池。本发明所提供的锂二次电池,是使用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二次电池。在构成所述锂二次电池的负极的附近存在有含硅化合物和/或其反应生成物。所述含硅化合物具有倍半硅氧烷结构,且具有选自乙烯基和苯基中的至少1种官能团。
-
公开(公告)号:CN103053050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80029777.5
申请日:2011-06-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山口裕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H01M4/38 , H01M4/387 , H01M4/48 , H01M4/604 , H01M10/05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能提高锂二次电池的循环特性的负极材料。在本发明中,通过提供如下负极材料来解决上述课题,所述负极材料的特征在于,包含与Li发生合金化反应或转化反应且用通式MxOy(M为金属)表示的金属氧化物或用通式M表示的金属、与在侧链具有酸基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804475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080054403.4
申请日:2010-02-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山口裕之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145 , H01M2/1653 , H01M2/1673 , H01M2/1686 , H01M4/13 , H01M4/505 , H01M4/587 , H01M10/0565 , H01M10/4235 , H01M2220/20 , H01M2300/0094 , Y02E60/122 , Y02P70/54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含Mn的正极活性物质且充放电循环性能得到改善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10)具备:具有含锰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12)、具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14)、介于正极(12)与负极(14)之间的非水电解液(20)及配置在正极活性物质与负极活性物质之间的含酸性基团的聚合物(18)。
-
公开(公告)号:CN101545536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910132575.8
申请日:2002-09-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6649 , F16H61/66272 , F16H2059/465 , Y10T477/6237 , Y10T477/624 , Y10T477/69367 , Y10T477/6939 , Y10T477/755 , Y10T477/8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无级变速器的打滑检测系统和方法。具体地,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级变速器的打滑检测系统,该无级变速器能够连续地改变输入部件的输入转速与输出部件的输出转速之间的比例,该打滑检测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总和计算装置,用于计算在预定时间长度内由输入转速和输出转速的测量值算出的实际传动比与目标传动比之间的多个差值的总和;打滑判断装置,用于根据总和计算装置计算出的差值总和来判断无级变速器中的打滑。
-
公开(公告)号:CN101490437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780026179.6
申请日:2007-11-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G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G5/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用环形带,其能够在可变带轮内有效地改善元件的偏转姿态。该动力传递用环形带具有多个元件(42)以及支承多个元件(42)的环状的带状部件(46),并且绕挂在一对可变带轮(20、30)之间,其中,在与可变带轮(20、30)的带滑动面(26、36)接触的元件(42)的侧面(42A)上,形成多个从带前进方向前表面至未达到带前进方向后表面的规定位置的槽部(60)。
-
公开(公告)号:CN112242521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0656230.9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公开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抑制了例如Li离子等金属离子插入时的膨胀的活性物质。通过提供一种活性物质来解决上述课题,该活性物质具有硅包合物型晶相,且包含Na元素、Si元素和M元素,所述M元素是离子半径比Si元素大的金属元素,所述M元素相对于所述Si元素与所述M元素的合计的比例为0.1原子%以上且5原子%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986659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811471041.3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串联混合动力机动车。串联混合动力机动车(10)搭载发动机(22)、第1电动发电机(18)和第2电动发电机(34)。该串联混合动力机动车(10)具有:接合发动机(22)和第1电动发电机(18)的作为第1动力传递机构的减速器(20)、接合第1电动发电机(18)和车辆驱动轴(28)的作为第2动力传递机构的减速器(26)、能切换地接合第1电动发电机(18)与减速器(20,26)的任一方的离合器(24)、以及切换变速比地接合第2电动发电机(34)和车辆驱动轴(28)的变速器(36)。
-
公开(公告)号:CN105322218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510411459.5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山口裕之
IPC: H01M10/05 , H01M10/0566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2/1673 , H01M4/0447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10/4235 , H01M2300/0025
Abstract: 生产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0)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使用正极(72)、负极(80)和包含式(I)所示化合物(I)的非水电解溶液构成电池组件;和(S20)通过将电池组件充电使得化合物(I)分解而在正极(72)的表面上形成膜。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在电池组件的构造期间,将化合物(I)的含量调整至相对于100质量%的非水电解溶液的总量为0.1质量%或更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