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25896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080062166.6

    申请日:2010-12-16

    Abstract: 由固体电解质膜(16)和置于一对框架(13,14)之间的电极催化剂层(17,18)形成的膜电极组件。气体扩散层(19)层叠在电极催化剂层(17)表面上,同时气体扩散层(20)层叠在电极催化剂层(18)表面上。第一气体通道形成构件(21)层叠在气体扩散层(19)表面上,同时第二气体通道形成构件(22)层叠在气体扩散层(20)表面上。分离器(23)与框架(13)表面和第一气体通道形成构件(21)接触,同时分离器(24)与框架(14)表面和第二气体通道形成构件(22)接触。多个第一和第二直槽(21c,21d)形成在第一气体通道形成构件(21)上,从而其宽度(w1,w2)不同。从而第一和第二气体通道(T1,T2)的路径横截面积设定为不同。

    燃料电池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05547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0980155939.2

    申请日:2009-03-31

    Abstract: 在框架13和14的接合部分容放电极结构15。在电极结构15的第一表面上铺设第一气体扩散层19和第一气道形成构件21,在电极结构15的第二表面上铺设第二气体扩散层20和第二气道形成构件22。隔离件23接合在框架13和气道形成构件21的表面上,隔离件24接合在框架14和气道形成构件22的表面上。具有连续孔的多孔层26位于气道形成构件22和隔离件24之间。提供由具有连续孔的多孔材料形成的排水促进构件30,以与第二气道形成构件22的第二气道T2的下游端相连通,并和多孔层26的连续孔的下游端相连通。通过毛细作用已经从第二气道T2吸入到多孔层26内的所生成的水,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而向下游流动,然后被吸入到排水促进构件30内。由排水促进构件30所吸入的水,由于从第二气道T2流入到排水促进构件30的连续孔内的氧化废气的流体压力,被排放到排放通道中。相应地,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其防止了所产生的水残留在阴极侧第二气道形成构件22的第二气道T2内,有可能避免因为给电极结构15的氧化气体供应不足而降低了发电性能。

    用于燃料电池的发电单元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83452B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0980101752.4

    申请日:2009-05-13

    Abstract: 固体电解质膜16固定在环形框架13、14内部。阳极侧电极催化剂层17、第一气体扩散层19和第一气体通道形成构件21堆叠在固体电解质膜16的上表面上。阴极侧电极催化剂层18、第二气体扩散层20和第二气体通道形成构件22堆叠在固体电解质膜16的下表面上。用于向第一气体通道形成构件21的气体通道供应燃料气体的供应通道M 1和用于排放燃料废气的排放通道21设置在框架13、14中。突出部分25形成在第一气体通道形成构件21的外周界部分上,并且向外延伸超过阳极侧电极催化剂层17的外周界,从而与框架13的法兰部分S1b叠置。使得渗透水残留在突出部分25上。这防止了渗透水进入第一气体扩散层19和电极催化剂层17的外周界部分处的窄间隙。

    燃料电池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05547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0980155939.2

    申请日:2009-03-31

    Abstract: 在框架13和14的接合部分容放电极结构15。在电极结构15的第一表面上铺设第一气体扩散层19和第一气道形成构件21,在电极结构15的第二表面上铺设第二气体扩散层20和第二气道形成构件22。隔离件23接合在框架13和气道形成构件21的表面上,隔离件24接合在框架14和气道形成构件22的表面上。具有连续孔的多孔层26位于气道形成构件22和隔离件24之间。提供由具有连续孔的多孔材料形成的排水促进构件30,以与第二气道形成构件22的第二气道T2的下游端相连通,并和多孔层26的连续孔的下游端相连通。通过毛细作用已经从第二气道T2吸入到多孔层26内的所生成的水,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而向下游流动,然后被吸入到排水促进构件30内。由排水促进构件30所吸入的水,由于从第二气道T2流入到排水促进构件30的连续孔内的氧化废气的流体压力,被排放到排放通道中。相应地,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其防止了所产生的水残留在阴极侧第二气道形成构件22的第二气道T2内,有可能避免因为给电极结构15的氧化气体供应不足而降低了发电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