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热管自动化生产的抽真空和密封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89342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0026763.9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热管自动化生产的抽真空和密封装置及方法,其中,用于热管自动化生产的抽真空和密封装置包括基架;布置在所述基架上的夹取部分,其包括至少一个第四气爪以及驱动所述第四气爪移动的第七驱动单元;布置在所述基架上的抽真空部分,其包括圆盘架以及安装在圆盘架上的至少一个抽真空模块,抽真空模块包括抽真空头以及驱动所述抽真空头上下移动的第八驱动单元;以及布置在所述基架上的密封部分,其包括用于接收并夹持热管中下部的第五气爪、用于夹紧并密封热管上部的两个夹头以及驱动两所述夹头张合的第九驱动单元。本发明实现自动对热管进行抽真空,并且对已抽完真空的热管进行密封处理,自动化程度高。

    一种可收藏式遮光纸张扫描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2565547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33792.6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收藏式遮光纸张扫描机器人,涉及扫描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扫描单元,扫描单元包括箱体组件,箱体组件包括顶部敞开的框体箱以及可在框体箱内升降的第一平台;扫描组件,扫描组件包括扫描支架、扫描探头以及渲染灯,扫描支架安装在第一平台上,扫描探头和渲染灯安装在扫描支架上;以及遮光组件,遮光组件用于将扫描组件遮盖。通过将扫描组件安装在第一平台上,第一平台可在框体箱内进行升降,但需要使用时升起,不使用时下降,将扫描组件收藏于框体箱内,另外,遮光组件可防止外界光线对扫描区的影响,并防止灰尘落到扫描探头上,渲染灯可以调节不同亮度和光线位置,使得老旧、皱纹等问题被淡化,达到更好的扫描效果。

    一种基于输入磁滞的模糊跟踪控制方法、系统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09934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766791.4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基于输入磁滞的模糊跟踪控制方法、系统及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输入信号,根据输入信号的输入磁滞构建二阶非线性系统模型;通过模糊逻辑逼近二阶非线性系统模型的非线性光滑函数,得到误差值;根据误差值建立虚拟控制律,并确定自适应参数;根据非线性光滑函数、虚拟控制律以及自适应参数,通过二阶非线性系统模型确定设计参数,并得到输出信号进行跟踪控制;方法利用模糊逻辑系统对逼近误差的估计,从而达到更好的跟踪性能;同时通过更新虚拟控制律和自适应律,追求更优的暂态性能,有效地保持了资源利用和系统跟踪性能之间的平衡,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技术领域。

    一种双通道单向传热热管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9028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25230.8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通道单向传热热管及其加工方法,其中热管包括:盒型金属片,在盒型金属片上设有凹槽,在凹槽的底面上两侧加工有第一微结构;盖型金属片,在盖型金属片上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凸台,凹槽的底面与凸台之间具有预定间隙,在凸台的表面上两侧加工有第二微结构。此双通道单向传热热管,内部两端分别为蒸发段和冷凝段,预定间隙两侧的微结构能够吸附液体并且使液体发生单向流动,为液道,预定间隙的中间未加工微结构,相当于气道,工作液体在蒸发段和冷凝段之间,经液道和气道循环流动,实现热量的传递,当发生故障情况时,由于单向流动的特性,热管只能单向传热,从而起到保护蒸发段的电子元件的作用,此发明用于热管技术领域。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薄膜的柔性温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0003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038623.2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温度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薄膜的柔性温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该基于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薄膜的柔性温度传感器,包括柔性基板、镀制于所述柔性基板上的一对金属叉指电极、以及涂覆于所述金属叉指电极上表面的一层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感温薄膜。其中金属叉指电极与该柔性感温薄膜构成传感器的温敏单元;利用叉指电极结构,使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感温薄膜的阻值大幅度降低,从而降低噪声对测量信号的干扰,提高传感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采用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感温薄膜和柔性基板,使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实现传感器的微型化,拓宽应用范围,且本传感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实现大规模量产。

    一种柔性打磨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3790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352869.0

    申请日:2018-04-19

    Applicant: 广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51/00 B24B4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打磨控制系统及方法,所述柔性打磨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机器人上的主控制模块、驱动模块、执行模块、信息收集模块和力反馈模块,所述主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驱动模块和信息收集模块,所述信息收集模块连接所述力反馈模块,所述驱动模块连接所述执行模块,所述力反馈模块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所述主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力反馈模块反馈的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模块调整所述执行模块打磨。本发明提供的柔性打磨控制系统提高了打磨头对工件的表面复杂形状及产品快速换线的适应性,提高了打磨质量和打磨效率。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一种图书归还机器人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08402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339021.4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书归还机器人,包括车身本体、存储装置、取放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所述取放装置包括升降机构、旋转机构、伸缩机构以及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板、移动板以及第一驱动件,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移动板之间形成用于夹紧图书的夹持逢。通过所述存储装置可实现运载需要被整理的图书,所述升降机构、旋转机构、伸缩机构可控制所述夹持机构在竖直以及水平方向的移动或者转动,所述夹持机构利用固定板,可直接插入书逢中,再通过移动所述移动板进行夹紧图书,实现快速对图书的取放,本发明对运送图书进行灵活运转的夹取和存放,达到了无需人工整理图书的目的,机构巧妙,大大减少了劳动力。

    一种图书归还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97063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339025.2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书归还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包括存储装置、行走装置、循迹装置、扫描装置、图像识别装置、取放书装置以及主控制装置,所述扫描装置设有扫描模块,所述图像识别装置设有摄像头模块,所述摄像头模块设于所述取放书装置上,所述取放书装置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摄像头模块进行横向遍历识别的滑台模块,所述的存储装置可实现对图书运送功能,所述扫描模块用于扫描标签信息以获取图书的位置信息,通过所述滑台模块控制所述图像识别装置进行横向移动识别,达到识别图书或者识别用于放置图书的空位的目的,再控制所述取放书装置执行对应的取放书指令,实现了无须人工的图书整理与存放,免去了人工重复整理图书的麻烦,解放劳动力。

    一种双螺旋沸腾强化结构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68707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216399.7

    申请日:2014-05-21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螺旋沸腾强化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其中强化结构包括大螺距螺旋状沟槽及小螺距螺旋状沟槽;大螺距螺旋状沟槽数量为复数条,复数条大螺距螺旋状沟槽呈等距阵列设于工件表面;小螺距螺旋状沟槽数量为一条,呈涡卷状设于工件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采用普通车床与数控铣床相结合的加工方法克服了微沟槽结构的形状难以控制的缺点;此沸腾强化结构可利用普通常用机床及工装进行加工,加工效率与性价比高;该蒸发结构螺旋槽之间互相交叉形成四周融会贯通型微沟槽,可增大散热器蒸发端蒸发面的表面积,大大提高核态强化沸腾性能,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沸腾效率高和适合于产业化生产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