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85191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805175.2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易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南充昶亨置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轨道结构、轨道系统及轨道施工方法,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轨道结构包括槽体和钢轨,钢轨设置在槽体内且与槽体连接,槽体上设置有用于与轨道板连接的安装孔。轨道结构能够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提前预制,由于轨道结构的分离式及可拼装式特性,在施工时直接将预制好的轨道结构铺设在轨道板上形成轨道,从而提高轨道施工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02953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416558.0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隔振器及轨道隔振系统,该轨道隔振器包括多个隔振组件以及中空柱状支架,多个隔振组件设置于中空柱状支架的内侧,多个隔振组件中的至少一个隔振组件的外侧设置有磁性材料,中空柱状支架的外侧缠绕有线圈;多个隔振组件中的至少一个隔振组件在列车行驶时沿第一预设方向移动以缓解列车行驶产生的振动,磁性材料随至少一个隔振组件的移动而移动,以使线圈切割磁性材料的磁场从而产生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74428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087669.2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赵才友 , 罗信伟 , 刘文武 , 王平 , 吴嘉 , 郑钧元 , 胡思安 , 潘鹏 , 涂勤明 , 赖晨翔 , 韦安祺 , 木东升 , 赵炎南 , 高鑫 , 张鑫洁 , 师多佳 , 雷佳鑫 , 惠庆敏 , 耿明婧
IPC: G06F30/17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置板轨道剪力铰优化设计方法,属于轨道交通减振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车辆‑悬浮板轨道‑隧道耦合动力学模型;S2、计算不同剪力铰布置形式下的关键动力学响应,包括车体加速度、隧道壁加速度、板端位移、垂向轮轨力和钢轨加速度;S3、根据S2中的布置方案,确定剪力铰刚度;S4、建立剪力铰精细化模型,进行剪力铰应力分析。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浮置板轨道剪力铰优化设计方法,可以改善剪力铰的力学性能,使得列车在荷载激励下剪力铰结构受力更加合理,从而提高剪力铰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2287590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545045.9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减振设备布置和参数优化的方法,所述布置和参数优化的方法包括:根据现场条件确定是否需要组合使用减振设备和减振后目标点的振动水平位置,获取隔振参数的优化范围带入到计算参数中,确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采用无导数优化方法对目标函数进行非连续优化,选择所需优化的参数以及定义土层参数和优化参数初值;设置最大迭代次数,输入上述的参数并调用有限元计算软件进行求解得到参数优化的结果。本发明所使用的有限元模型可以对包括隔振垫、钢弹簧浮置板等轨道系统隔振装置的模拟。针对具体的地层和建筑物条件,利用优化算法就可以实现对轨道隔振设备的参数设计。做到了因地制宜的轨道交通减振,增强减振设备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19652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092771.3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1K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铁路扣件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轨枕、板下垫板、铁垫板、轨下垫板、锚固螺栓、轨距块、弹条、螺孔和钢轨;板下垫板固定设置于轨枕顶部的中间;铁垫板固定设置于板下垫板的顶部;轨下垫板固定设置于铁垫板顶部的中间;弹条的一端穿设于轨距块的顶部,其另一端穿设于螺孔。本发明的智能铁路扣件监测系统可以对垫板是否老化、锚固螺栓是否松动和弹条是否断裂进行监测。且本监测系统可以对车辆和轨道系统的状态进行反馈,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维护,达到快捷维修的效果。本发明的铁路扣件监测方法在现有扣件系统的功能情况下,采用采集数据的方法对轨道系统进行分析处理,所用方法可以快捷地发现现场的异常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9944119B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10382065.X
申请日:2019-05-0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1B19/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道床及道床制造方法,涉及轨道减振技术领域。道床包括吸振装置以及基体;吸振装置包括金属壳体、金属线圈、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金属线圈缠绕于金属壳体,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设置于金属壳体内,第一永磁体连接于金属壳体,第二永磁体受第一永磁体的斥力悬浮于第一永磁体的上方;多个所述吸振装置阵列设置于所述基体内。吸振装置能够在较宽的频域范围内实现吸振效果,道床内阵列设置多个吸振装置,当轨道振动传递至道床后,由于道床内阵列设置多个吸振装置,从而能够在较宽的频域范围内实现吸振功能,提高轨道交通的减振降噪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98767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01974.2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领域的扣件系统组装疲劳性能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扣件系统疲劳试验方法。该扣件系统疲劳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实际钢轨运行环境中,获取扣件系统受到的扣件力的时域数据;滤除扣件力的时域数据中低于预定频率的部分,得到扣件力的第一时域数据,滤除时域数据中高于预定频率的部分,得到扣件力的第二时域数据;根据扣件力的第一时域数据和扣件力的第二时域数据确定待加载激振力函数;对待试验扣件系统根据待加载激振力函数进行加载试验,以确定待试验扣件系统的疲劳寿命。该扣件系统疲劳试验方法,通过该扣件系统疲劳试验方法对待试验扣件进行试验,可以综合考虑及分析低频载荷和高频载荷对待试验扣件的疲劳性能的影响。
-
-
公开(公告)号:CN11888281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50390.2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铁路轨道多模态振动波的测试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交通轨道测试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采用操作挠度形状测量法测量出铁路轨道结构在频率波数域内的位移响应曲线;对位移响应曲线进行同步多加速小波变换处理,得到铁路轨道结构的频散曲线;基于所述频散曲线识别出铁路轨道结构的多模态振动波。本申请提高了轨道结构振动波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5327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087667.3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罗信伟 , 刘文武 , 赵才友 , 王平 , 郑钧元 , 贺利工 , 胡思安 , 吴嘉 , 陈帅 , 钱鼎玮 , 张新亚 , 赵晨 , 赵炎南 , 高鑫 , 张鑫洁 , 师多佳 , 雷佳鑫 , 惠庆敏 , 耿明婧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F18/25 ,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浮置板轨道精细化设计方法,属于轨道交通减振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提出浮置板轨道评价的关键指标;得到浮置板轨道结构多目标协同的综合评估多指标融合评价体系;对不同的浮置板轨道进行同档分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浮置板轨道同档分级设计方法,通过建立浮置板轨道结构振动、噪声、磨损、寿命多目标协调的分析模型,创建浮置板轨道结构振动、噪声、磨损、寿命多目标协同的评价体系,提出浮置板轨道同档分级设计方法,优化了地铁浮置板轨道的设计流程,提升了浮置板轨道的设计品质,增强了减振效果的长期保持能力和浮置板的稳定性,能够极大地降低浮置板轨道结构产生病害的严重程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