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沉积物粒度分析数据的自动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92434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510408099.3

    申请日:2015-07-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海底沉积物粒度分析数据的自动处理方法,采用光学平台、样品分散装置及计算机数据处理模块,光学平台包括光源、透镜与检测器,样品分散装置包括容器、超声探头与离心泵,计算机数据处理模块通过信号传输模块与检测器连接,检测报告生成单元,用于将粒径‑含量计算单元、参数计算单元、用户计算机数据处理模块的信息输出至报告中。本项发明大大提高了激光粒度仪在海洋工程检测领域的应用水平,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避免人工摘取数据时出现错误,为海底沉积环境的判断及工程建设稳定性预测提供了更加准确的依据。

    一种海底滑坡、碎屑流小型模拟水槽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0767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1711337809.3

    申请日:2017-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滑坡、碎屑流小型模拟水槽及试验方法,水槽底部设有导轨,水槽底部设有水平调剂脚轮,水平调剂脚轮在水槽就位后为刹车状态,导轨上每隔一段安装有垫块,若干模块化底板安装在垫块上,垫块由低变高,使若干模块化底板连接形成具有倾斜角度的地形,地形低点处、靠近水槽的一端底部设有排水孔,带过滤网的隔块放置在排水孔和导轨之间,模块化底板包括依次连接的一侧带矩形开孔的平直形底板、平直形底板、带凸形结构的底板、带凹形结构的底板、带凹槽平直形底板,进水管设置在一侧带矩形开孔的平直形底板的矩形开孔处,触发箱处于带凹槽平直形底板上方,触发箱上带有抽拉门。本发明有益效果是降低试验耗费,提高试验效率。

    一种应用于海底滑坡水槽试验研究的滑坡触发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9418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1810596099.4

    申请日:2018-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海底滑坡水槽试验研究的滑坡触发装置及方法,带凹槽底板连接底板并倾斜放置于水槽底部,模型箱放置于带凹槽可转动底板的凹槽处,带凹槽底板通过卡件连接到转动轴与轴承支撑件,实现转动功能,由绞盘、定滑轮、滑轨、钢丝绳组成的起吊结构通过穿过起吊孔的钢丝绳转动提升带凹槽底板,带动模型箱转动,最终触发滑坡。通过滑轨、绞盘、定滑轮组合起吊带凹槽底板以带动增加模型箱内斜坡模型的倾斜角度触发滑坡,并通过钢丝绳回收长度计算滑坡触发时对应的底板转动角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方便实现海底滑坡的触发,并通过推导出的公式将钢丝绳的回收长度转换为模型箱斜坡的转动角度。

    一种海床蚀积动态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10526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350052.7

    申请日:2020-04-2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海床蚀积动态监测系统。该海床蚀积动态监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水下探测系统和水面数据通讯监控系统。水下探测系统中声学传感器、控制单元和第一通讯单元位于海床基上,声学传感器、控制单元及第一通讯单元依次电连接,声学传感器用于对海床进行回声探测,并将探测信号发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接收并处理该探测信号,并发送给第一通讯单元。水面数据通讯系统中第二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第一通讯单元发送的处理后的探测信号,并发送至所述岸站数据采集分析单元。实现了区域性、全方位、非接触式海床声学原位监测,减少测量装置对海床侵蚀淤积过程的干扰。

    一种具有北斗差分信号动力定位系统的科考船

    公开(公告)号:CN110294074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394789.6

    申请日:2019-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北斗差分信号动力定位系统的科考船,包括船体,在船体上设置有北斗差分信号动力定位系统,北斗差分信号动力定位系统包括测量系统、推力器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相连的用于将测量系统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将控制指令输出至推力器系统以实现预定的船舶定位或运动控制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以及当测量系统信号由不稳定变为稳定时,自动分析当前偏移数据并与期望位置参数相比较,自动生成以最小负荷恢复期望位置的航迹曲线的快速补偿调节系统,当船舶移动位置接近期望位置时,自动切换为自动航行模式,通过自动控制单元驱动船舶航行并到达期望位置。本发明能够实现最小负荷快速、准确的控制船舶期望位置,保证系统的控制精度。

    一种可实现低速、恒速拖带作业的科学考察船

    公开(公告)号:CN110239675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394796.6

    申请日:2019-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低速、恒速拖带作业的科学考察船,包括船体,以及设于船体上的具有拖缆、绞缆机的拖带机构,以及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测量部分、控制部分、动力部分及推力器部分,控制部分包括具有参数设定输入单元的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相连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还包括在船舶按照设定航向与航速恒速航行,当船舶受到横向风和海流的作用时,发送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向推力器部分发出给予反向补偿,快速调节船舶艏向向风和海流的合力方向进行转动的指令的自动调节系统。本发明能够确保船舶在受到横向阻力需要调整艏向时,仍然准确、稳定的牵拉拖缆,避免因浪、流等阻力造成对水声设备等检测仪器的冲击,使得拖带检测的数据更加精确。

    一种基于海底冲刷机制分析的海底管道稳定性判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7613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66712.1

    申请日:2025-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海底冲刷机制分析的海底管道稳定性判别方法,涉及海底设施防护技术领域,获取目标海域的基础数据,包括海底管道所在区域的地质信息、管道附近海域的水文信息以及管道信息;对目标海域基础数据进行特征分析,提取水流冲刷、波浪冲刷以及土壤颗粒运动相关的特征数据。本发明通过海底冲刷机制分析,精确识别出管道周围易受冲刷影响的风险区域,进而对风险区域进行重点监测和预警,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护措施,并且通过持续监测和分析,动态地评估冲刷对管道稳定性的影响,可及时发现冲刷引起的管道变形、应力集中问题,并据此调整维护策略,不仅提高了安全防护的针对性,还能有效节约资源,降低维护成本。

    一种利用DP协助船舶进出港的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54648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10400280.8

    申请日:2019-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DP协助船舶进出港的控制系统,包括测量部分、控制部分、动力部分及推力器部分,所述控制部分包括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控制器连接的用于驱动船舶航行的手动控制单元及自动控制单元,以及计算机软件系统,在港口或码头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部分通过无线信号连接的用于实时监测船舶逐渐靠近距离的激光定位系统,当实际船位参数达到预先设定的自动控制船舶移位的距离参数时,发送驱动船舶自动移位的信号至自动控制单元,同时发送停止手动操控的信号至手动控制单元,控制船舶自动平稳停靠至预先设定停靠点。本发明通过实时信号反馈,能够做到对主推进器及侧推进器的精准控制,实现了船舶最终停靠位置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