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燃机的定容加热循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81034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35972.8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杨哲

    Inventor: 杨德涛 杨哲 杨硕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的定容加热循环结构,包括定容空间以及形成所述定容空间的驱动装置;所述定容空间为设置在所述活塞以及缸盖之间的间隙与所述缸套围成的区域;主曲轴包括主轴颈、主曲柄;驱动装置包括主连杆、副连杆、活塞连杆、三连杆共用轴以及副连杆驱动机构;副连杆驱动机构包括副曲轴、主动轮以及从动轮;副曲轴与曲轴箱转动连接;副曲轴上设有副曲柄以及副曲轴主轴颈,副曲柄与副连杆另一端转动连接;主动轮的齿数是被动轮齿数的两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申请的定容结构制作的发动机,可以将发动机的后燃阶段也就是做功冲程的初始阶段燃烧室体积保持近似不变,将热效率提高;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用于润滑连杆大头轴承的装置及机动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9973237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1811472333.9

    申请日:2018-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润滑内燃机的曲轴(24)上的连杆大头轴承(46)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活塞(10),活塞具有流体通道(12)和与流体通道(12)流体性连接的输出通道(26)。该装置包括连杆(22),连杆具有小连杆孔(38)、大连杆孔(44)和连接通道(48)。小连杆孔(38)与输出通道(26)流体性连接。连接通道(48)在小连杆孔(38)和大连杆孔(44)之间形成流体性连接,使得经由输出通道(26)、小连杆孔(38)和连接通道(48)将流体从流体通道(12)供应或者能够供应到大连杆孔(44),流体特别是冷却润滑剂流体。因此,连杆大头轴承(46)能够通过来自活塞(10)的流体通道(12)的冷却油来润滑。可以在曲轴(24)中省略用于向连杆大头轴承(46)进行供应的成本高的并且有损耐久度的孔。

    连杆
    23.
    发明授权
    连杆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10159646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910112563.2

    申请日:2019-02-13

    Inventor: 三宅利明

    Abstract: 一种连杆,包括大端部、小端部以及轴部。小端部具有从该小端部的外周面延伸至该小端部的内周面的供油孔。供油孔包括储油槽和连通孔。储油槽从小端部的外周面朝向小端部的内周面凹陷且在小端部的周向上延伸。连通孔贯通储油槽的底面,使小端部的外周面与小端部的内周面连通。储油槽具有在该储油槽延伸的方向上与小端部的外周面相接的一方的端缘和另一方的端缘。储油槽的底面具有与连通孔的内周面相接的开口部。在以小端部中的连杆的顶端为顶部、以小端部中的靠近轴部的部位为底部时,储油槽的两端缘位于储油槽的底面的开口部与顶部之间。

    连杆的断开装置、断开方法以及连杆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80282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80050118.9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为了提供在将连杆的大径部以分割为两部分的方式断开时能够成品率良好地形成规定的断开面的连杆的断开装置及断开方法,除了具备夹具(510、520)之外,还具备夹具按压位置限定机构(600),该夹具(510、520)用于在使安装于断开装置的连杆(900)的大径部(920)断开之前,按压大径部的螺栓座面(921、922),并且在断开时限制以分割为两部分的方式断开的大径部向与中心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该夹具按压位置限定机构(600),其在将连杆安装于连杆的断开装置的状态下,以在大径部的断开前按压夹具的大径部的位置停留在与连杆的加工公差的标称值一致的位置的方式限制夹具的移动。

    挖机连杆、连杆组件及挖机连杆润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91522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0437615.0

    申请日:2021-04-22

    Inventor: 赵民章 李振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挖机连杆、连杆组件及挖机连杆润滑系统。挖机连杆包括:主板体,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铰轴套,铰轴套内具有润滑点位;主板体上设有分配器安装结构,用于使油脂分配器安装在主板体上;板内流道,有多条,包括出油流道,至少部分出油流道的外端口延伸至主板体的边缘或靠近边缘位置处,用于连通至铰轴套润滑点位;各板内流道的内端口处于主板体的同一侧板面上,且相互汇聚在油脂分配器的安装区域处,且在油脂分配器安装在主板体上后,与油脂分配器的对应油口连通。在挖机连杆使用时,通过主板体内部的板内流道通向润滑点位而向润滑点位供油,使得挖机连杆处的结构简单,外形美观,油路不会受损,保证了供油润滑的可靠性。

    一种发动机连杆加工新工艺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33740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089885.3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李志强

    Inventor: 李志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具体提供一种发动机连杆加工新工艺,在截断连杆大头的连杆盖与连杆体时,不用机械切断的加工工艺,而是在连杆大头的内圆沿切口面上对称开有向外的两个V型切口,在连杆大头的外圆沿切口面上对称开有向内的两个V型切口,从而在四个V型切口位置造成应力集中,这时再采用机械外力沿着切口面将其拉断,就会在连杆体和连杆盖各自的断面上形成对应的不规则形状,待到往曲轴上套装时,只需把对应的连杆盖和对应的连杆体用螺栓连接,即可达到发动机正常运行对连杆所需的强度、刚度和抗剪切力的要求。

    连杆组件、活塞式压缩机构和冰箱

    公开(公告)号:CN113187697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633152.5

    申请日:2021-06-0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杆组件、活塞式压缩机构和冰箱。该活塞式压缩机构包括连杆,包括与曲轴的偏心轴连接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包括环体和顶盖,所述环体内设有储油空间,所述顶盖设于所述环体的一端上,且覆盖至少部分所述储油空间;所述环体套设于所述偏心轴的外周上;所述第一端上设有与所述储油空间连通的甩油孔;所述曲轴旋转时,所述曲轴上的油经由所述甩油孔甩出。连杆的第一端设为环体和顶盖构成的罩子结构,对偏心轴进行罩设,使得第一端上端不是传统的敞开结构,并在第一端上设甩油孔,高速旋转的曲轴带上来的油只能从甩油孔甩出,从而大大减小了油微粒扩散范围,进而压缩机排出的混合气中油含量会显著地减少。

    一种发动机连杆总成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9063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50243.8

    申请日:2021-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连杆总成,包括连杆小头、小头衬套、杆身、连杆大头、螺栓和通孔,所述连杆小头和连杆大头分别设置于杆身两端,所述连杆小头衬套,采用过盈量压入连杆小头;所述杆身上设置有贯通连杆小头和连杆大头的通孔,润滑油经杆身的通孔进入小头衬套润滑冷却。本发明通过所述技术方案的相互配合,降低了连杆小头衬套的面压,改善衬套的压力分布及润滑情况,提升连杆的整体强度,使其满足大幅提高的发动机爆压水平,从而提升发动机的热效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一种汽车发动机连杆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77515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409213.1

    申请日:2020-12-03

    Inventor: 梁地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的汽车发动机连杆,与现有技术相比,包括:连杆体,所述连杆体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杆体的横截面为大圆弧截面;与所述连杆体连接的大头;与所述连杆体远离所述大头的一端连接的小头。本申请提供的汽车发动机连杆,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杆身重量轻,且具备较大的抗疲劳强度,能够提高连杆的使用寿命。

    强力型接杆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94969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99167.7

    申请日:2020-0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力型接杆,包括第一接杆,第二接杆,接杆连接器,密封圈和施力环,本发明第一接杆和第二接杆的设置,在第一接杆和第二接杆配合的时候,第二接杆上的凸台上套接有密封圈,凸台与第一接杆底部的台阶式孔相卡接,有效的提高了第一接杆和第二接杆连接密封性;固定环和下挡环的设置,固定环与施力杆本体过盈配合连接;下挡环套接在施力杆本体上,并通过螺钉固定,方便了接杆连接器的拆装;接杆连接器的设置,在使用的时候,首先将第二接杆与下套筒上的内螺纹进行螺纹连接,通过施力杆对接杆连接器进行旋转,第二接杆将接杆连接器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向第一接杆顶入,实现了第一接杆和第二接杆的配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