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9995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61183.5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波长耦合激光冲击强化的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装置及使用方法将短波长激光和长波长激光耦合作用引入至激光冲击强化作业中,针对不同加工材料实现了多波长激光选取、能量配比、时间延迟以及实时监测的精密自动化调节,实现多波长激光耦合冲击强化的加工,提高了激光冲击强化效果,为研究材料冲击强化特性提供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13161849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011509296.1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激光束入射角度相对误差不敏感的色谱合成装置及方法,该色谱合成装置通过在普通的二向色镜上添加特殊的分区镀膜构成复合色谱合成镜,通过将该复合色谱合成镜与角锥棱镜配合使用,使两支激光束的光路中均只存在一次反射,从而避免因色谱合成装置与两束待合束的激光束之间的相对角度误差而引起的合束激光光轴的指向偏差,从而提高了色谱合成激光束的亮度和光束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41467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1245093.6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高精度测量光学元件体内光斑大小的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结构上包括有激光器(1)、衰减器(2)、聚焦透镜(3)、平行光管(4)、成像镜头(5)、CCD相机(7)、第一电动位移平台(10)、第二电动位移平台(8)、分划板(9)和计算机(11),还涉及一种应用所述的测试装置测量光学元件体内光斑大小的方法。本发明的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能够精确的计算出待测光学元件内任意位置处的光斑大小,解决了传统测试方法中无法直接测量光学元件任一位置光斑大小以及理论计算精度较低等问题,为光学元件的激光加工、非线性效应以及激光损伤等方面的生产和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448619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31568.4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元件后表面激光损伤阈值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本发明通过多次测量背向受激布里渊散射和自聚焦效应的增益情况,将传统测试方法中忽略的两种非线性效应考虑进来,得到了激光诱导光学元件后表面损伤时真实的激光能量与激光光斑大小,从而规避了不同形状的光学元件引入不同的非线性效应所带来的损伤阈值测试结果误差,本发明的测试装置和方法不仅提高了测试精度,也为开展激光诱导光学元件后表面损伤机理以及相应的提高损伤阈值工艺提供了更多的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415672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36919.4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缆式增益光纤温控系统,包括缆管、增益光纤套管组件、支撑件、缆管分支、密封头,支撑件和增益光纤套管组件安装在缆管内部,支撑件上设有用以增益光纤套管组件穿设的穿缆孔;缆管的两端设有用以缆管两端封堵的密封头,缆管分支连接到缆管侧壁;密封头和缆管分支上分别设有用以缆管内冷媒流体的接口;增益光纤套管组件的从密封头穿出。本发明采用缆管分支对缆管的温度进行分段控制,通过分段控制可以更加精确控制增益光纤的温度,充分利用增益光纤套管的表面积进行温控,降低高功率激光器的体积和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078538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24521.2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
IPC: H01S3/0915 , H01S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时间低相干光参量放大的白光激光的产生方法,将非线性晶体置于六维旋转平移台上,抽运光、种子光经过准直后,以共线方式分别入射到非线性晶体内,发生光参量放大作用,利用六维旋转平移台调节晶体的偏转角度,在晶体切割角的基础上达到更为精确的相位匹配条件,产生的信号光和闲频光共线输出,在光谱上分别覆盖不同波段,将各路激光器输出的信号光、闲频光进行时间同步并组束,获得所需的白光激光输出。本发明利用二阶非线性效应的光参量放大技术和超辐射低时间相干光,降低了对抽运光源的抽运光峰值功率和热管理的要求;能够实现较高效率转换,提供广谱预计覆盖500‑900nm可见光波段的宽带白光激光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9491097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0034350.2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晶体旋光性产生轴对称矢量光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旋光晶体,根据环境温度T、待转换的线偏振激光波长λ以及旋光晶体的旋光率α,设计螺旋结构晶体元件;步骤2,配做与螺旋结构晶体元件折射率相同的反向螺旋元件;步骤3,将螺旋结构晶体元件上表面与反向螺旋元件的下表面进行胶合;步骤4,将线偏振激光沿偏振旋转元件的z轴方向入射,并使偏振激光光斑的中心点与偏振旋转元件底面中心同轴,通过调节偏振激光的偏振方向与偏振旋转元件x方向的夹角,获得所需的轴对称矢量光束。本发明元件少,可利用单个元件实现径向、角向以及任意轴对称矢量光束,调节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263614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03049.0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自适应光谱合成系统,该系统包括端镜、光纤放大器、光纤阵列、光纤布拉格光栅、传输透镜、衍射光栅、准直透镜和结构件,所述的光纤阵列、传输透镜、衍射光栅和准直透镜分别固定所述的结构件上形成一个整体。本发明的自适应光谱合成系统可以实现子束的光谱自适应锁定,降低系统对光谱稳定性和线宽的要求,有效提升合成光束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374264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1590277.9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薄膜缺陷激光损伤阈值的测试方法,该方法中激光束经衰减器后到达光束分束器,光束分束器透射方向的激光束经过聚焦透镜到达金属膜,CCD相机记录激光辐照在金属膜表面的光斑位置和辐照在光学薄膜表面时的激光损伤点坐标,扫描电子显微镜记录激光辐照在光学薄膜中缺陷损伤点纵向深度位置,并完成对缺陷损伤点横向能量密度细分与纵向电场归一化处理相结合分析,从而解决了光学薄膜激光损伤阈值测试中,将激光光斑中随机分布的缺陷损伤点与高斯分布的激光能量密度等效的视作均匀分布,并将激光峰值能量密度作为缺陷损伤能量密度,以及因忽略缺陷损伤点所受光学薄膜电场分布影响所带来的问题。从而提高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577023B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710939342.3
申请日:2017-10-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口径光栅脉冲压缩器姿态的调节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基准光路;步骤2、第一大口径光栅姿态的调节,通过第一楔板和第二楔板的调节,完成第一大口径光栅的方位旋转、俯仰旋转、面内旋转;步骤3、第二大口径光栅姿态的调节,通过第三楔板和第四楔板的调节,完成第二大口径光栅的方位旋转、俯仰旋转、面内旋转;步骤4、第三大口径光栅姿态的调节,通过第一楔板和第二楔板的调节,完成第三大口径光栅的方位旋转、俯仰旋转、面内旋转;步骤5、第四大口径光栅姿态的调节,通过第三楔板和第四楔板的调节,完成第四大口径光栅的方位旋转、俯仰旋转、面内旋转。本发明大口径光栅姿态的调节精度可达数个μrad量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