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49552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81490.X
申请日:2014-04-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钢热成形最佳温度控制装置,为克服高强度钢板料热成形性不良及冷却速率不足所导致零件强度不足的问题。其包括上部机构、下部机构和卸料机构。上部机构位于下部机构的正上方,卸料机构位于下部机构的右侧。下部机构包括下导热板(4)、下模座(5)、散热片框架(7)、散热机构与下热电偶(13)。下热电偶(13)分别安装在下导热板(4)上表面的凹槽内,每个下热电偶(13)采用点焊连接在下导热板(4)的凹槽内,下导热板(4)的下表面与下模座(5)的上表面相接触并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下模座(5)的下表面与散热片框架(7)的上表面相接触并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散热机构位于散热片框架(7)下部的中心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600017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606053.3
申请日:2013-11-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15/025 , B21J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强钢板之间或与铝合金板的自冲铆接装置,为克服超高强度钢板的高强度无法冲铆的问题。其包括复合冲头(1)、复合压边圈(6)、复合凹模(15)与激光加热控制部分。复合压边圈(6)叠置在复合凹模(15)的上面为接触连接,复合冲头(1)置于复合压边圈(6)的中心孔内为滑动连接,第一光纤管(2)装入复合冲头(1)的第一空心圆孔(4)内为螺纹连接,第一凹透镜(3)安装在第一光纤管(2)下面的第一空心圆孔(4)内,第一凹透镜(3)的底面到复合冲头(1)底面的距离为1~2mm,第一凹透镜(3)与第一光纤管(2)之间为螺纹连接,复合冲头(1)、复合压边圈(6)与复合凹模(15)的回转轴线共线。
-
公开(公告)号:CN113787731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111212444.8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9C65/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圆管与闭孔泡沫芯材的胶接连接装置,包括:定厚器,其可轴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复合材料圆管中,且所述定厚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相连通的开口容纳腔;其中,所述闭孔泡沫芯材设置在所述开口容纳腔中;上压头,其一端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开口容纳腔中且抵靠在所述闭孔泡沫芯材的一端,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下压头,其卡合在所述复合材料圆管中且抵靠在所述定厚器的另一端;单向阀,其设置在所述下压头的轴心,用于向所述定厚器中注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圆管与闭孔泡沫芯材的胶接连接方法,通过控制定厚器的旋转抽离速度和注胶速度,使胶层厚度尽可能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1633132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010601936.5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冲击胶铆连接装置,包括:压边圈,其同轴开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激光发生器,其可移动的设置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第一连杆,其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三通孔中,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激光发生器固定连接;激光吸收层板,其可移动的安装在第一通孔中;激光约束层板,其可移动的安装在第一通孔中,并且叠放在激光吸收层板上,与激光发生器间隔设置;第一斜孔,其开设在压边圈的侧壁上;红外线测温仪,其设置在第一斜孔中;第二斜孔,其与第一斜孔间隔设置;红外线加热器,其设置在第二斜孔中;底座,其与压边圈同轴设置,底座的中心处具有凹模型腔;冷却水腔,其设置在底座中,冷却水腔环绕凹模型腔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93292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1711431131.5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9C65/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合金板自冲柳接装置,包括:凹模,其为圆柱形结构且中心设置有通孔,凹模两侧开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通孔连通,通孔和第一过孔内过盈配合有隔热管;芯轴,其下部为实心圆柱形结构,上部中心设置有圆形凹槽,凹槽底面向上凸起呈圆锥形,芯轴与所述通孔配合连接且能够沿所述通孔轴向运动;压边圈,其为圆柱形结构且中心设置有中心孔,压边圈两侧开设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中心孔连通,所述中心孔和第二过孔内过盈配合有隔热管;冲头,其为圆柱形结构且与所述中心孔配合连接,其能够沿所述中心孔轴向运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柳接方法,能够调节冲头的冲击压力,提高柳接接头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25161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1810235470.4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使高强度钢加热区域任意调节的加热装置,包括:上模座,其下端面设置滑动导轨;下模座,其上端面设置底座,在底座上部设置冷却块;加热板料;多个移动电极,其通过气压装置可移动安装在滑动导轨上,移动电极能够在滑动导轨上水平移动;多个上固定电极,其固定在导轨两侧;多个下固定电极,其固定在底座两侧;冷却水道,其设置在冷却块内部;导热板,其设置在冷却块上部;其中,通过对移动电极和上固定电极通电后传递的能量对加热板料的不同区域进行不同温度的加热;通过在冷却水道内通入冷却水能够对加热板料进行降温。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使高强度钢加热区域任意调节的加热装置的加热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67142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1710177810.8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热熔原理的异种材料间无铆钉铆接装置,包括:压边圈,其具有通孔,用于将铝合金板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板进行固定;热熔钻头,其能够在所述压边圈的通孔中做上下往复运动;翻铆针,其与所述热熔钻头同心设置;下模,其具有通孔,用于对所述翻铆针进行定位,所述翻铆针在所述下模具的通孔中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铝合金板与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同心放置在所述下模上,并且与所述热熔钻头及所述翻铆针同心设置,所述热熔钻头及所述翻铆针在运动过程中作用于所述铝合金板及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的通孔处,进而形成无铆钉铆接件。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热熔原理的异种材料间无铆钉铆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29745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1810300012.4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及与金属板件粘铆一体化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复合铆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连接存在间隙、铆接对复合材料和胶层的破坏以及工艺程序较复杂的技术问题;应用本发明中的装置将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粘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纤维预浸料进行装模;将碳纤维预浸料进行凝胶;将凝胶后的碳纤维预浸料和金属板进行合模加压;升温固化碳纤维预浸料与金属板件;降温脱模;除去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金属板件粘铆试件在成型时在边缘部位的毛刺飞边;本专利实现了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同时可以完成粘接;有效改善了粘接性能,提高粘接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716732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0602187.8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与非金属材料激光冲击胶铆连接装置,凹模;压边圈,其设置在所述凹模的顶部;激光冲击层,其设置在所述压边圈内,并位于所述凹模的顶部;激光发生器,其支撑设置在所述压边圈的顶部;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其开设在所述激光冲击层上;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其开设在所述压边圈顶部;至少一根连接管,其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后设置在所述凹模内;压力调节机构,其与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相连通,用于向所述连接管内输送气体;冷却水腔,其设置在所述凹模的下部;加热器,其设置在所述凹模的外部;本装置能够实现接头的二次固化,提高接头质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金属与非金属材料激光冲击胶铆连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00532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354271.7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吹气法制备梯度泡沫铝的装置,包括:加热炉;以及发泡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加热炉内部;吹气头,其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吹气头的一端与所述发泡装置相连通;孔径调节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吹气头的一端,用于调节吹气孔的孔径;气流截断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吹气头中且设置在所述孔径调节装置的下部,用于截断吹入的气体;进气管,其一端与所述吹气头的另一端相连通,另一端与压缩空气装置相连通。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吹气法制备梯度泡沫铝的制备方法,在吹气过程中调节吹气孔孔径制备出胞孔孔径梯度变化的泡沫铝材料;通过气流截断装置的往复运动,实现对吹入气流的间歇性截断,提高了对泡沫铝胞孔结构的控制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