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液混合动力压裂车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5105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78912.6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液混合动力压裂车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底盘行走系统和上装作业系统。所述底盘行走系统包括:行走柴油发动机,其输出轴上固定第一主动齿轮;第一离合器;变速器;驱动桥。所述上装作业系统包括:大功率柴油机,其输出轴上固定第二主动齿轮;小功率柴油机组;液压泵组,其与第二从动齿轮、主阀组和第一从动齿轮连接;主阀组,其通过主油路连接开关电磁阀组和液压马达组,通过齿轮系驱动压裂泵;第一、第二高压蓄能器,其与两位三通换向阀、三位三通换向阀连通。本发明通过控制所述两位三通换向阀、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和所述各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实现油液混合模式的切换,以满足压裂车负载功率不断大范围变化的动力需求。

    一种基于磁流变液体的自调节矩形限位式离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12503113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1478804.4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磁流变液体的自调节矩形限位式离合器,由切断或传递发动机输出动力的动力传递机构、限制从动盘左右位置的限位装置以及根据磁流空腔中磁流变液体的状态对电磁线圈中电流做出调整的自调节装置构成,解决了离合器在传递力和力矩时的抖动和冲击问题,实现工作状态自调节,提高了离合器的寿命。动力传递机构中的飞轮和从动盘设计成矩形凹槽凸台结构,增大了配合的间接接触面积,它们相配合形成的的磁流空腔中充斥着磁流变液体。当电磁线圈通电后,自调节装置可保证电磁线圈中产生合适的电流,从而离合器中产生合适的磁场强度,磁流空腔中的磁流变液体由类液体变为类固体,飞轮与从动盘相邻面上剪切力使飞轮带动从动盘同步转动。

    一种新型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250313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426276.8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包括:传动轴;主动飞轮;传动齿轮;从动飞轮,其同轴空套在传动齿轮上;传力装置,其用于将动力从主动飞轮传递至从动飞轮;第一储液腔和第二储液腔分别开设在从动飞轮内部,并且对称设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可移动的设置在从动飞轮内部,并且分别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两个第一活塞,其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齿条的两端;两个第二活塞,其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齿条的两端;其中,第一储液腔和第二储液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塞容纳腔和第二活塞容纳腔;两个第一活塞分别匹配设置在两个第一活塞容纳腔中,两个第二活塞分别匹配设置在两个第二活塞容纳腔中;励磁装置,其同轴空套在从动飞轮的外圆周上。

    基于相机传感器路面信息识别的主动悬架预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73744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77973.4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机传感器路面识别的主动悬架预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相机传感器获取前方路面预瞄信息;对前方路面预瞄信息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前方路面不平度值,根据不平度划分准则确定路面不平度等级;接收前方路面不平度等级指令,并建立基于前方路面预瞄信息的主动悬架模型;设计多性能指标约束的主动悬架H∞最优控制器;使用多目标约束优化算法获取H∞最优控制器中的权重值,以实现悬架多种性能指标的性能平衡。本发明利用相机传感器获取路面预瞄信息,结合H∞最优控制,改善了主动悬架阻尼参数调整过程中的时滞现象,实现了主动悬架的多性能指标均衡控制。

    基于磁流变液体的半主动控制变惯量双质量飞轮

    公开(公告)号:CN109944906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10241459.3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陈志勇 李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磁流变液体的半主动控制变惯量双质量飞轮,旨在克服现有双质量飞轮阻尼不可控或可调节阻尼范围较小的问题。其包括初级飞轮组件、次级飞轮组件、励磁装置、阻尼液室组件、磁流变液体、内转子、两个变惯量圆盘和两个弧形弹簧;初级飞轮组件通过轴承分别支撑在第二飞轮连接轴和次级飞轮组件上,次级飞轮组件与第二飞轮连接轴配合;传力板与第二飞轮刚性连接,两个弧形弹簧对称安装在初级飞轮组件的两个弧形凹槽内;内转子和两个变惯量圆盘与第二飞轮连接轴配合,阻尼板与阻尼液室壳体上的阻尼卡槽配合形成多层流体间隙,阻尼液室上壳体和阻尼液室下壳体通过截面处的壳体延伸板实现连接,励磁装置固定在阻尼液室壳体的外侧。

    一种解耦膜刚度智能可调式磁流变液压悬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33667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810424223.9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解耦膜刚度智能可调式磁流变液压悬置,包括:外壳;惯性通道体,其为圆环形结构,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外壳内壁密封连接;橡胶解耦膜,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惯性通道体中部,并与所述惯性通道体为同心圆;托板,其间隙固定设置在所述惯性通道体下方;磁流变液储存囊,其为筒式结构并设置在所述橡胶解耦膜下方,所述磁流变液储存囊顶部与所述橡胶解耦膜胶接,底部与所述托板固定连接;电磁铁,其沿所述磁流变液储存囊周向设置,所述电磁铁顶部与所述惯性通道体连接,底部与所述托板连接。通过解耦膜下方胶接磁流变液储存囊来调节解耦膜刚度,所述解耦膜与橡胶主簧共同影响上液室的膨胀变形能力,实现液压悬置动特性可调节。

    一种具有馈能及传递力感知的汽车主动悬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72466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711154984.9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馈能及传递力感知的汽车主动悬置,由主动悬置作动器本体和控制电路系统构成,主动悬置作动器本体由橡胶主簧、底座、定位销、金属骨架、电磁直线模块和压电模块组成,主动悬置作动器本体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螺栓与发动机机体和车架相连;作动器控制系统是由能量回收模块、控制器、蓄电池电压传感器、可控电流源、转速传感器、力传感器、作动器馈能电压传感器和继电器组成。还涉及该主动悬置作动器的控制方法。主动悬置作动器结构新颖、实用性高,能够大幅降低发动机振动对底盘、车身的影响,提升车辆乘坐舒适性、降低车内噪声;且能够实现发动机振动能量回收,降低汽车能量消耗,达到提升整车性能并降低能耗的目的。

    一种具有振动能量回收及振动主动控制的座椅悬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341566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755880.6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振动能量回收及振动主动控制的座椅悬架装置,包括:悬架上底板,其包括相连接的座椅部和靠背部;悬架下底板,其间隔对应设置在悬架上底板的一侧;悬架顶板,其设置在靠近靠背部处,且一端与悬架下底板的一端一体连接;两个悬架侧板,其分别支撑在悬架上底板及悬架下底板的两侧;弹簧下底板,其与靠背部的一侧垂直连接;磁流变减振器,其支撑在悬架顶板与弹簧下底板之间;第一磁电式能量转换机构,其固定支撑在座椅部的一侧;两个压电式能量转换机构,其分别设置在第一磁电式能量转换机构的两侧,且分别与两个悬架侧板连接;第二磁电式能量转换机构,其可拆卸的支撑在悬架上底板及悬架下底板之间,且设置在弹簧下底板的一侧。

    基于磁流变液体的多惯性通道半主动控制液压悬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15533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41456.X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陈志勇 李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磁流变液体的多惯性通道半主动控制液压悬置,由悬置壳体组和惯性通道板组构成,悬置壳体组包括橡胶主簧、橡胶底膜、波纹管弹簧、环形密封圈和磁流变液体,惯性通道组包括惯性通道板、电磁线圈、隔磁条和线圈密封圈。位于悬置壳体、线圈密封圈和惯性通道板间的波纹管弹簧和惯性通道板组成的动力减振器可衰减作用于惯性通道板上的振动能量,惯性通道板上对称设有四个独立的惯性通道,四个独立的电磁线圈内电流的大小和有无可被独立控制,进而由控制每个线圈内电流的大小来动态的控制每个惯性通道内阻尼的大小,实现悬置能吸收的振动能量从低频覆盖到高频,降低来自发动机等零部件的振动能量对车辆的影响,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

    基于空气弹簧的半主动控制液压悬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07041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11509723.9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空气弹簧的半主动控制液压悬置,解决了发动机悬置在吸收来自外界振动时可吸收的振动频带带宽较窄的问题,实现悬置可吸收的振动频带从低频到高频的全频段吸收,降低驾驶室内的振动噪声,提高乘坐舒适性。其由上悬置组、下悬置组及圆柱气室组构成,且悬置内部空腔被惯性通道和解耦膜等分割为上液室、中液室和下液室。T型槽惯性通道可以增加液体流经惯性通道时的节流损失和回程损失,增大阻尼力。两张解耦膜形成的圆柱气室与外部活塞连通,可调节活塞内部电磁线圈中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实现活塞头部的上下移动,从而调节圆柱气室中气体的压强,动态的调节解耦膜刚度,最终动态的改变悬置的动感度,从而实现振动的全频段吸收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