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70532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48670.4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一种可移动式矿井巷道围岩立体监测报警装置及方法,涉及巷道围岩监测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监测装置由于不能全方位且高效采集巷道围岩形变参数而导致不能有效分析形变量并进行预警的问题。本发明装置包括移动式小车和自平衡转动监测模块,自平衡转动监测模块包括转动平台、升降部件、平衡部件和检测部件;其中,平衡部件用于使检测部件保持竖直位置;检测部件用于利用多组雷达依次对巷道中一个或多个区域安装有角反射体的顶部位置和侧位向位置进行扫描探测,包括两个十字交叉的向下弯曲的弓状承载架,每个弓状承载架上面间隔均匀分布有多个77‑79GHz的高分辨毫米波雷达。本发明可以全方位且高效地采集巷道围岩形变参数,进而分析形变量并进行有效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034828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445702.3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77GHz毫米波雷达信号的手势识别方法,包括首先通过雷达获取不同手势动作的中频信号,并创新性地利用一种改进的小波阈值函数对其低频系数进行预处理,解决了由于天线耦合现象造成的近距离手势无法识别的问题,其次,对预处理后的中频信号提取时间-距离谱图、时间-速度谱图以及时间-角度谱图,创新地将三种特征谱图进行拼接得到多元化特征图,并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优化了传统识别算法信息表达不完备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网络结构的简化,且最终取得较好的识别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34680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10304811.9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1S15/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利用声波反射测定目标位置数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计算水声信道参数的水下目标探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分布式声纳系统,设置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2)发射装置发射调频信号,收集装置收集信号,预处理采集的信号,去除噪声;(3)使用常规多基地声纳算法确定是否存在目标或计算水声信道调频信号参数,采用状态识别方法确定目标,如果信号能量减弱或分散到其他信道,即存在目标。本技术方案具备传统的多基地声纳的特点,即探测范围大、隐蔽性好、灵活配置、抗干扰能力强等,且能够实现水下“声音黑洞”类隐身目标的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390199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855364.1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
IPC: G01S7/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41
Abstract: 一种雷达机动目标跟踪波形设计方法,属于雷达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雷达机动目标跟踪波形设计方法。本发明首先对机动目标构造运动模型,计算滤波器更新矩阵权值、运动模型的混合输入状态及对应的估计误差协方差矩阵,然后利用线性或非线性滤波算法获得各子模型的局部无偏滤波器估值和目标状态估计误差协方差矩阵,进行复合矩阵更新以获得最优融合状态估计及融合估计误差协方差矩阵,在此基础上获得发射波形旋转参数,利用分数阶傅里叶变换旋转用户设定波形得到新的量测误差椭圆及发射波形,最后进行马尔科夫转移概率矩阵的更新,以达到更好的跟踪精度。本发明解决了机动目标跟踪稳健性不强、准确性低的问题。本发明可运用于雷达通信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991521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04748.6
申请日:2025-04-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探地雷达的沥青厚度智能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沥青厚度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使多通道探地雷达检测模块进行周期性升降运动获取校准数据,建立噪声信号模型;单点测量并采用共中心法测量待测沥青路面的相对介电常数;调整多通道探地雷达检测模块的探地雷达天线高度,连续测量沥青路段雷达数据;基于校准数据和噪声信号模型对沥青路段雷达数据进行校准、去噪和平滑处理,通过动态规划算法跟踪生成最优分界线位置,计算得到路面沥青厚度分布情况。本申请通过多通道探地雷达与升降装置协同工作,共中心点法测量相对介电常数,计算探地雷达天线最佳高度,动态规划算法跟踪生成最优分界线进行自动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8465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35967.3
申请日:2025-03-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威海天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参数融合的车载探地雷达里程触发方法及装置,其属于探地雷达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里程触发机械系统及多传感器里程触发系统,本发明将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电压信号和轮速编码器采集的方波脉冲信号经过里程计算模块换算为实时里程数据,数据融合模块通过自适应加权进行初次权重分配,通过不同时刻压力传感器数据实时更新压力修正因子对里程数据进行二次权重分配,再将融合数据通过脉冲生成模块输出具有特定频率变化的方波脉冲信号用于探地雷达触发。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系统对复杂路面情况的适应性,为后期雷达数据处理和病害点定位带来极大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946908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35082.7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威海蓝湾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C13/00 , G01F23/28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三目透镜毫米波雷达的潮位监测装置、方法及系统,属于海面潮位监测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采用单一毫米波雷达监测潮位往往不能达到较高的精度,同时,无法克服海杂波对监测数据的干扰的问题。本发明潮位监测装置包括固定支架、三目透镜毫米波雷达监测系统、供电系统和远程数据显示系统四部分;其中三目透镜毫米波雷达监测系统包括毫米波雷达监测平台、环境监测平台和通信模块;毫米波雷达监测平台包括壳体、77GHz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透镜切换装置、俯仰旋转装置和数据处理控制器;环境监测平台包括风速仪和风向仪;根据采集的当前风速的大小控制毫米波雷达透镜切换装置切换77GHz毫米波雷达下方的毫米波透镜,实现高精度潮位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32390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822580.2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威海蓝湾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 青岛万升航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8G3/02 , G06F18/25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F17/16 , G06N3/0464 , G01S13/937 , G01S13/86 , G01S7/41 , G08G3/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雷视融合的船舶防撞一体化方法及系统,涉及临岸水上交通管理技术领域,包括基于雷达和红外摄像头对船舶的回波信息和视觉信息进行同步检测;基于自适应权重调整融合回波特征向量和视觉特征向量得到融合特征向量,利用Yolo网络进行船舶和障碍物的识别与分类,结合Deep SORT跟踪器进行跟踪;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回波信息和视觉信息进行融合处理,获得目标的实时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分析船只轨迹,基于船载AIS模块提供的船舶静态信息设置安全阈值,评估碰撞风险。本申请利用雷达和红外摄像的信息融合,实现对周围障碍物的实时监测与精确定位。通过快速处理和优化算法,系统实时生成准确定位,降低了误报和漏报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19983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16178.7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威海天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威海蓝湾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S13/86 , G05D1/46 , G05D1/495 , G01S7/41 , G01S3/14 , G01S5/04 , G01C21/18 , G06F18/25 , B64U10/14 , B64U20/80 , B64U20/87 , B64U70/20 , G05D101/15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旋翼无人机自动捕获的雷视融合装置及雷视融合方法,属于无人机高空管制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无人机管制方式普遍存在距离近,且无法捕获高速目标无人机的问题。通过射频检测传感器获取目标无人机的大致方向信息,指导载体穿越机接近目标,当距离进入50米范围内,广角相机传感器及探测雷达开始工作,通过探测雷达获取目标及其位置信息,广角相机传感器得到的图像画面由边缘计算终端识别真正的无人机目标,剔除虫鸟等干扰,配合二维云台控制无人机捕网发射装置对坐标变换后的目标方向发射捕网,最终达到敏感区域的无人机管制目的,具有十分理想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37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00476.2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6V10/25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20/05 , G06N3/0464 , G06N3/096 , G01S15/89 , G01V8/10 , G01S15/86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水下灾害目标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目标数据集与二次迁移学习的目标检测模型构建方法:创建声学‑光学水下灾害目标检测数据集;采用数据增强方法对声学‑光学水下灾害目标检测数据集进行扩展,同时,使用预训练模型权重在扩展过的声学‑光学水下灾害目标检测数据集随机提取部分形成的数据集上训练YOLOv5模型,将过程中最优权重作为第一阶段权重;采用第一阶段权重在扩展后的声学‑光学水下灾害目标检测数据集上对YOLOv5模型进行二阶段训练,获得水下灾害目标检测模型。本申请使用二次迁移学习和光学‑声学数据集结合构建的模型来检测水下灾害目标,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降低现有模型检测水下灾害目标的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