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79361A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780004656.9
申请日:2007-02-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477 , F28F1/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翅片管式换热器,其具有相互空出间隔平行排列的多个翅片(3)和贯通所述翅片(3)的多个传热管(2)。在各翅片(3)中形成有通过将该翅片(3)的一部分切起成从上游侧向下游侧翻起而形成的第一切起部(5a)、第二切起部(5b)、第三切起部(5c)。第一切起部(5a)、第二切起部(5b)、第三切起部(5c)各自的横截面形状以朝向上游侧逐渐变细的方式弯曲而形成半圆状。
-
公开(公告)号:CN101171465A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680015476.6
申请日:2006-04-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9/06 , F25B1/04 , F25B9/008 , F25B2309/061 , F25B2341/0662 , F25B2400/04 , F25B2400/141 , F25B2500/27 , F25B2600/2501 , F25B2700/1931 , F25B2700/2106 , F25B2700/211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依次串联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1)、使从该压缩机(1)喷出的制冷剂散热的散热器(2)、使来自该散热器(2)的制冷剂膨胀的膨胀机(3)、使来自该膨胀机(3)的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5),并且设置调节流入膨胀机(3)的制冷剂量的制冷剂流量调节机构、控制压缩机(1)和制冷剂流量调节机构的控制器,在压缩机(1)的停止时,控制器控制制冷剂流量调节机构,减少向膨胀机(3)流入的制冷剂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07272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14605.8
申请日:2017-02-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公开的热电联供装置(10a)具备:内燃机(21)、第一发电机(22)、第一冷却液回路(23)、第一热交换器(24)、第二冷却液回路(25)、朗肯循环发电装置(26)和废气供给路径(40)。朗肯循环发电装置(26)具备泵(27)、蒸发器(28)、膨胀机(29)、第二发电机(30)以及冷凝器(31)。蒸发器(28)利用内燃机(21)的废气来加热工作流体而使其气化。废气供给路径(40)将内燃机(21)的废气在不与液体进行热交换的情况下引导至蒸发器(28)。冷凝器(31)具有形成第一冷却液回路(23)的一部分的第一冷却液的流路(31a)。
-
公开(公告)号:CN105121191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480018075.0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日本空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205 , B60H1/00921 , B60H2001/00961
Abstract: 当车厢外热交换器(33)的吸热量下降的情况下,设为第一热气制热运转模式,在所述第一热气制热运转模式下,使从电动压缩机(30)喷出的制冷剂在下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1)和上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2)中流动后绕过车厢外热交换器(33),对所述制冷剂进行减压之后,使电动压缩机(30)吸入所述制冷剂。
-
公开(公告)号:CN104470741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380036947.1
申请日:2013-02-26
Applicant: 日本空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899 , B60H1/00314 , B60H1/00764 , B60H1/00921 , B60H1/22 , B60H2001/00928 , B60H2001/2246 , B60H2001/2253 , F25B5/04 , F25B6/04 , F25B49/02 , F25B2341/0662 , F25B2400/0403 , F25B2400/0409 , F25B2600/2501 , F25B2700/1931 , F25B2700/19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当在车厢内设置能起散热器作用的多个热交换器以便获得高制热能力的情况下,使热泵装置的制热启动加快以提高乘客的舒适性。空调控制装置构成为:推断热泵装置的高压侧制冷剂温度是否在规定的低温度以下,当推断为在规定的低温度以下时将流路切换装置设定成制热启动模式,另一方面,当推断为比规定的低温度高时将流路切换装置设定成通常制热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5452026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80044117.8
申请日:2014-08-06
Applicant: 日本空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21/125 , B60H1/00328 , B60H1/00921 , B60H1/3213 , B60H2001/3282 , F25B13/00 , F25D21/004 , F25D21/02
Abstract: 在车厢外热交换器(33)中设置有通路(P1~P4)。在车厢外热交换器(33)中的制冷剂入口侧的通路(P1)通过的来自室外送风机的送风量相比在车厢外热交换器(33)中的制冷剂出口侧的通路(P4)通过的来自室外送风机的送风量多。
-
公开(公告)号:CN105102249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80018053.4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日本空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205 , B60H1/00007 , B60H1/00921
Abstract: 在包括第一除湿制热运转模式和第二除湿制热运转模式的多个运转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来使热泵装置(20)工作,在所述第一除湿制热运转模式下,使从压缩机喷出的制冷剂在下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1)、第一减压阀(52)、上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2)和车厢外热交换器(33)中流通来将下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1)用作散热器并将上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2)用作吸热器,在所述第二除湿制热运转模式下,使从压缩机喷出的制冷剂在下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1)、第二减压阀(53)、车厢外热交换器(33)和上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2)中流通来将下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1)用作散热器并将上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2)用作吸热器。
-
公开(公告)号:CN102597459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180003354.6
申请日:2011-06-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C7/08 , F02C6/08 , F02C6/18 , F02C7/12 , F02C7/224 , F05D2240/40 , Y02E2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系统。燃气轮机系统(1A)具备燃气轮机装置(2)和冷却流体生成装置(5)。燃气轮机装置(2)包括通过第一轴(22)相互连结的第一压缩机(21)及第一膨胀涡轮(23)、燃烧器(26)、燃料罐(30)。积存在燃料罐(30)中的燃料穿过燃料循环路(31)进行循环。从燃气轮机装置(2)抽出由第一压缩机(21)升压后的工作流体。冷却流体生成装置(5)包括:通过在燃料循环路(31)中流动的燃料对从燃气轮机装置(2)抽出的工作流体进行冷却的冷却器(55);使从冷却器(55)流出的工作流体膨胀的第二膨胀涡轮(53)。
-
公开(公告)号:CN102415229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080017630.X
申请日:2010-08-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3672 , F28F3/027 , H01L23/467 , H01L2924/0002 , H05K7/20145 ,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电子设备的冷却构造(10A)具有:设置了吸气口以及排气口的壳体、风扇和配置在壳体内的电路基板(2)。电路基板(2)的一个面上安装了发热部件(3)。在电路基板(2)的一个面与壳体的对置壁(12)之间配置了具有散热片(45)以及传热板(41)的散热部件(4)。散热部件(4)在散热片(45)的排列方向上向发热部件(3)的两侧伸出。例如,在中间区间,在散热片(45)的对置壁(12)侧形成抑制从散热片(45)向对置壁(12)进行热转移的热阻层(8)。
-
公开(公告)号:CN104094063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380007916.3
申请日:2013-12-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1/04 , F24F1/32 , F24F11/89 , F25B13/00 , F25B2313/005 , F25B2313/006 , F25B2313/0231 , F25B2313/0233 , F25B2313/0234
Abstract: 在本公开的连接单元(103)中,多个第1切换构件(112a~112c)、多个第2切换构件(113a~113c)、第1开闭阀(119)、第2开闭阀(116、116t)、第3开闭阀(118)、第4开闭阀(117)、及第1膨胀阀(131)构成为获取以下的状态A及状态B。状态A是从室外单元(101)供给的冷媒向多个室内单元(102)并联地流动的状态。状态B是从室外单元(101)供给的冷媒向第1室内单元群(102H)与第2室内单元群(102L)串联地流动的状态。由此,能以高COP运行空调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