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94027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580002768.5
申请日:2015-07-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587 , H01M4/133 , H01M10/052 , C01B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C01B32/20 , C01P2006/12 , C01P2006/14 , C01P2006/40 , H01M4/133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次级粒子、使用所述石墨次级粒子作为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以及包含所述负极的锂二次电池,所述石墨次级粒子包含与具有优异循环特性和溶胀特性的人造石墨初级粒子聚集、结合或组合的具有优异的高容量和输出特性的天然石墨初级粒子,并由此具有优异压延性,使得具有更高密度。因此,包含如上所述石墨次级粒子作为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的所述锂二次电池具有增强高倍率充电和放电容量、循环特性和溶胀特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025338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80000468.9
申请日:2014-01-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H01M2/30 , H01M4/75 , H01M10/0436 , H01R24/58 , H01R31/06 , H01R2101/00 , H01R2103/00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线缆型二次电池。根据本公开的线缆型二次电池包括:至少一个内电极层,该内电极层包括在具有预定形状的横截面并且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内部集电器的表面上形成的内电极活性材料;形成为包围内电极层的隔离层;和形成为包围隔离层并且包括在外部集电器的表面上形成的外电极活性材料的外电极层,并且该线缆型二次电池进一步包括:电连接到外部集电器并且在线缆型二次电池的一端处形成的第一连接端子;和电连接到内部集电器并且在线缆型二次电池的另一端处形成的第二连接端子。根据本公开,便于将线缆型二次电池连接到充电器或者负载。
-
公开(公告)号:CN104040751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80004648.X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57 , H01M2/026 , H01M2/0267 , H01M2/0277 , H01M2/0285 , H01M2/0287 , H01M4/661 , H01M4/75 , H01M10/0422 , H01M10/043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纵向延伸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用包装,包含:空心金属箔层;在所述金属箔层的一个表面上形成的第一聚合物树脂层;和在所述金属箔层的另一个表面上形成的第二聚合物树脂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含所述包装的线缆型二次电池。本发明的包装包含金属箔层,从而防止在所述线缆型电池中的电解质污染,并防止电池性能劣化,以及维持所述线缆型电池的机械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704663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80002610.3
申请日:2014-05-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64 , H01M4/13 , H01M4/48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C01B32/194 , H01M4/62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括涂敷沥青(pitch)的石墨烯片的二次电池用导电材料和包含该导电材料的二次电池用负极及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4641498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80002462.5
申请日:2014-09-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58 , H01M4/136 , H01M10/052 , H01G1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5 , C01B25/44 , C01B25/45 , H01G11/30 , H01G11/86 , H01M4/366 , H01M4/5825 , H01M10/052 , Y02E60/13 , H01M4/362 , H01G11/22 , H01M4/139 , H01M4/139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以下化学式1的过渡金属-偏磷酸盐的负极活性物质。化学式1:M(PO3)2,在上述化学式中,M为选自由Ti、Cr、Mn、Fe、Co、Ni、Ru、Pd及Ag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它们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元素。本发明的负极活性物质不使用价格持续上升的锂,仅仅包含过渡金属和磷酸,也能保持稳定且转化反应性好,从而能够提高容量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054212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380005540.2
申请日:2013-11-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44 , H02J7/00 , H01M10/056 , H01M4/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6 , H01M2/02 , H01M2/0267 , H01M2/0277 , H01M4/661 , H01M4/662 , H01M4/74 , H01M4/75 , H01M10/0422 , H01M10/052 , H01M10/058 , Y02T10/7011 , H01M4/667 , H01M10/0565 , H01M10/0566 , H01M10/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无线充电的线缆型二次电池。根据本发明的线缆型二次电池可以应用在无线充电方法中,由此与用电线充电的常规电池相比,可方便地充电;并且所述线缆型二次电池具有以卷绕形式构造的充电线圈,这可以克服由常规线缆型电池的形状造成的局部充电的问题。此外,所述充电线圈形成于包装中以充当增强材料,从而增强线缆型二次电池的机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040751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380004648.X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57 , H01M2/026 , H01M2/0267 , H01M2/0277 , H01M2/0285 , H01M2/0287 , H01M4/661 , H01M4/75 , H01M10/0422 , H01M10/043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纵向延伸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用包装,包含:空心金属箔层;在所述金属箔层的一个表面上形成的第一聚合物树脂层;和在所述金属箔层的另一个表面上形成的第二聚合物树脂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含所述包装的线缆型二次电池。本发明的包装包含金属箔层,从而防止在所述线缆型电池中的电解质污染,并防止电池性能劣化,以及维持所述线缆型电池的机械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907234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80052822.3
申请日:2012-10-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2/0267 , H01M2/1653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66 , H01M4/667 , H01M4/75 , H01M4/767 , H01M4/78 , H01M6/44 , H01M10/04 , H01M10/0431 , H01M10/0565 , H01M10/058 , H01M10/0587 , H01M2004/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预定形状的水平横截面且纵向延伸的线缆型二次电池,包含:内电极,其具有内集电器和围绕所述内集电器的外表面的内电极活性材料层;隔离层,其围绕所述内电极的外表面以防止电极之间的短路;以及外电极,其围绕所述隔离层的外表面并具有外电极活性材料层、开放结构的外集电器和导电糊膏层。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导电糊膏层和开放结构的外集电器的外电极具有良好的柔性以提高具有其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柔性。此外,所述导电糊膏层由轻质材料制成,由此能够有助于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轻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678514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64455.6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38 , H01M4/04 , H01M4/134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案化锂金属、包含其的二次电池用电极和二次电池。所述图案化锂金属使用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造:1)在硅晶片上形成具有0.001μm~900μm尺寸的均匀凹雕或浮雕图案,其中所述尺寸为长度和宽度;2)将锂金属物理压制到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均匀图案的硅晶片上或将液态锂涂布到所述硅晶片上并冷却所述液态锂,以在所述锂金属的表面上形成均匀图案;以及3)将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均匀图案的所述锂金属与所述硅晶片分离。本发明的图案化的锂金属与常规锂金属相比具有优异的可逆性,因此能够大幅改善电池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178252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880007295.1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9 , H01M4/1391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的预锂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步骤,使锂金属与电极在电解液中直接接触并向电极施加压力以将其预锂化;和第二步骤,除去锂金属,然后向预锂化的电极施加压力以进行稳定化处理。经过本发明提供的预锂化步骤后的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能够减少电极的体积变化,并且减少电极的接触损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