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0527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666090.3
申请日:2020-07-12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800MPa级耐低温高强钢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连铸获得的板坯进行加热、除鳞、粗轧、精轧、预矫直,获得钢板;所述板坯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化学组分,C,0.08~0.12%,Mn,1.1~1.4%,Nb,0.02~0.04%,Ti,0.01~0.03%,Cr,0.2~0.5%,Mo,0.1~0.3%,B,0.0015~0.003%;所述预矫直中,咬入速度为0.5~0.8m/s;将所述钢板在线水冷、空冷和回火,获得耐低温高强钢。本申请将热轧后的钢板直接进行淬火处理,无需冷却后再重新加热,实现了钢板余热利用,节约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592469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514381.8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550MPa级无预热焊接厚规格海洋工程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属于海洋工程用钢技术领域,该钢板化学成分:C0.03-0.10%,Si0.10-0.30%,Mn1.0-1.70%,Alt0.03-0.04%,Nb0.02-0.06%,V0.03-0.06%,Ti0.010-0.02%,Mo0.1-0.5%,Ni0.4-1.0%,Cu0.1-0.4%,P
-
公开(公告)号:CN107630166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710885494.X
申请日:2017-09-26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8 , C22C38/16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58 , C22C38/42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1D8/02
Abstract: 一种连铸坯生产易焊接特厚桥梁用钢及其生产方法,属于桥梁用钢技术领域。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0.035%~0.045%,Si:0.20%~0.50%,Mn:1.20%~1.64%等,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其生产方法步骤为:连铸坯入加热炉加热,加热温度为1140~1180℃;进行两阶段轧制;终轧后钢板入ACC内进行摆动冷却,开冷温度为730~750℃,终冷温度为320~390℃;下线堆冷,时间>72h。优点在于,提高成材率同时避免正火过程而降低钢板成本;降低碳含量而改善其焊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406971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88544.0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永达 , 韩承良 , 王彦锋 , 马长文 , 狄国标 , 黄乐庆 , 马龙腾 , 周德光 , 路士平 , 刘美艳 , 徐海卫 , 何元春 , 王根矶 , 马国金 , 代锦 , 王海宝 , 王凯凯 , 殷展鹏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58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50 , C21D8/02 , C21D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000MPa级结构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材制备领域。所述结构钢的化学成分包括:C、Si、Mn、P、S、Al、Ni、Cr、Mo、Nb、V、Ti以及Fe;其中,以质量分数计,C的含量为0.04%~0.15%,Si的含量为0.20%~0.50%,Mn的含量≤2.00%,P的含量≤0.008%,S的含量≤0.003%,Al的含量为0.020%~0.050%,Ni的含量为7.00%~12.00%,Cr的含量≤2.00%,Mo的含量≤2.00%,Nb的含量≤0.100%,V的含量≤0.200%,Ti的含量≤0.030%。通过低碳添加Cr、Mo的成分设计保证钢板的淬透性,并通过获得回火马氏体、逆转变奥氏体和Nb、V、Ti析出相,从而保证结构钢具有高强度、高塑性和高韧性的综合匹配。具体体现在:屈服强度>1050MPa,抗拉强度>1180MPa,断后伸长率≥20.0%,‑85℃冲击功>200J,相同强度级别钢板中,冲击功明显优于其他钢板。
-
公开(公告)号:CN118406861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88583.0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乐庆 , 狄国标 , 张跃飞 , 丁文华 , 李新 , 马长文 , 王同良 , 王彦锋 , 马龙腾 , 杨永达 , 邹扬 , 董文亮 , 董占斌 , 韩承良 , 马国金 , 刘美艳 , 王小勇 , 周昶
IPC: C21D8/02 , C22C38/02 , C22C38/38 , C22C38/24 , C21D1/28 , C22C33/04 , C21D6/02 , C21D6/00 , B21B37/58 , B21B37/74 , C21D11/00 , B21B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460MPa级压力容器用钢的制备方法、压力容器用钢,属于钢材制备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得到铸坯;将所述铸坯依次进行加热、除鳞、轧制、预矫直以及轧后快速冷却,得到热轧板;将所述热轧板进行正火、空冷以及缓冷,得到460MPa级压力容器用钢。通过化学成分设计和直轧+轧后快冷+正火及缓冷工艺,保证钢板沉淀强化粒子100%为V(C,N),且尺寸控制在20nm以内,起到良好的析出强化效果,并未对钢板的低温韧性产生恶化影响,通过调控V的析出,降低钢中固溶N的含量,避免了N元素对钢板应变时效敏感性的影响,实现正火后钢板的强韧性匹配,且模拟焊后热处理及应变时效性能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33426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25177.7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低合金钢合金成分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获取低合金钢合金成分中自变量化学成分的取值范围;根据所述取值范围设计所述自变量化学成分对应的成分方案;根据所述成分方案获取所述低合金钢合金成分对应的因变量;构建所述因变量与所述自变量化学成分的四元方程;根据所述四元方程确定所述低合金钢合金成分的最佳配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合金钢合金成分优化方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评估C、Si、Mn、P元素含量对Rel、Rm、A%,Kv2的影响,可以识别影响最大的因素,同时也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对各成分因素进行控制和优化,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67653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490671.X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钢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抗震用阻尼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阻尼钢的化学成分包括:C、Si、Mn、Ti以及Fe;其中,C的含量为0.06重量%~0.08重量%,Si的含量为0.15重量%~0.30重量%,Mn的含量为4.0重量%~4.9重量%,Ti的含量为0.008重量%~0.025重量%。本申请内容解决了现有建筑抗震用阻尼钢难以同时兼顾低屈强比和高塑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45431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111203483.1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龙腾 , 王彦锋 , 狄国标 , 马长文 , 黄乐庆 , 杨永达 , 周德光 , 路士平 , 刘美艳 , 韩承良 , 王根矶 , 代锦 , 王海宝 , 王凯凯 , 闫新慧 , 李战军
Abstract: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870MPa级高塑韧性中锰钢宽厚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属于钢材制备技术领域,钢板的化学成分以质量分数计包括:C:0.05%‑0.10%,Si:0.20%‑0.50%,Mn:4.0%‑8.0%,P:≤0.03%,S:≤0.04%,Al:0.010%‑0.020%,Nb:0.035%‑0.055%,Ti:0.010%‑0.020%,N:0.020%‑0.05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低C添加Nb/Ti的成分设计,无需添加Ni、Cr、V、Mo等合金,既能保证屈服强度在870MPa以上,还使延伸率≥20%,同时‑60℃冲击功≥120J,钢板厚度≤30mm。
-
公开(公告)号:CN11403245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1200411.1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2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4 , C21D8/02 , C21D1/18 , B21B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厚度1000MPa级非调质高韧性结构用钢,属于高强度结构钢领域,所述结构用钢的化学成分为:C:0.08~0.13%、Si:0.10~0.4%、Mn:0.8~1.30%、P≤0.012%、S≤0.010%、Ni:0.9~1.3%、Cr:0.30~0.70%、Mo:0.20~0.60%、V:0.03~0.07%、Cu:0.2~0.6%、Nb:0.02~0.045%、Ti:0.01‑0.02%、B:0.0007~0.0014%;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本发明结构用钢可同时满足超高强、大厚度、高韧性和非调质的要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大厚度1000MPa级非调质高韧性结构用钢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05894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200495.9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凯凯 , 马龙腾 , 路士平 , 狄国标 , 王彦锋 , 马长文 , 王小勇 , 赵新宇 , 邹扬 , 王胜荣 , 魏运飞 , 张学峰 , 刘金刚 , 黄乐庆 , 何元春 , 赵德福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8 , C22C38/32 , C22C38/34 , C22C38/38 , C21D9/00 , C21D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耐磨钢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强度贝氏体耐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所述耐磨钢板的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为:C:0.20~0.35%,Mn:1.40~2.30%,Si:1.20~1.60%,Cr:0.8~1.4%,Mo:0.20~0.50%,Ti:0.12~0.32%,V:0.01~0.04%,P:≤0.02%,S≤0.02%,Al:0.02~0.04%,B:0.0008~0.002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所述耐磨钢板的显微组织主要为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其中包含多尺度碳化物;布氏硬度值满足NM450硬度要求,抗拉强度(Rm)为≥1300MPa,延伸率A50为10~25%,碳当量为0.55~0.7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