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56764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110281498.X
申请日:2011-09-21
Applicant: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IPC: H01L31/105 , H01L31/0336 , H01L31/0352 , H0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35272 , H01L31/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电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包括该光电二极管的光传感器。所述光电二极管包括:形成于基板上的本征层、形成于部分所述本征层中的P+型掺杂区域、以及形成于部分所述本征层上的氧化物半导体区域,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区域与所述P+型掺杂区域由所述本征层中的本征区域相隔离。
-
公开(公告)号:CN102456743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110097468.3
申请日:2011-04-15
Applicant: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IPC: H01L29/786 , H01L21/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621 , H01L29/41733 , H01L29/78609 , H01L29/78624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薄膜晶体管包括:基板;在所述基板上的栅电极;覆盖所述栅电极的栅极绝缘层;在所述栅极绝缘层上的与所述栅电极相对应的半导体层;覆盖所述半导体层和所述栅极绝缘层的保护层,具有使所述半导体层的部分露出的源极接触孔和漏极接触孔;和在所述保护层上的源电极和漏电极,分别通过所述源极接触孔和所述漏极接触孔连接到所述半导体层,其中所述半导体层在与所述保护层的源极接触孔相对应的部分处具有源极偏移槽。
-
公开(公告)号:CN102456704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110039254.0
申请日:2011-02-15
Applicant: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65 , H01L27/3244 , H01L51/5206 , H01L51/5209 , H01L51/5218 , H01L51/5234 , H01L2251/5323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减小不良率、提高生产率的共振结构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455820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110309320.1
申请日:2011-10-10
Applicant: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IPC: G06F3/0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6 , G06F3/044 , G06F2203/04111
Abstract: 触摸屏面板,包括在透明衬底上沿着第一方向连接的多个第一感测单元以及设置在各个第一感测单元之间并沿着第二方向连接的多个第二感测单元。多个第一连接图案沿着第一方向连接第一感测单元,多个第二连接图案沿着第二方向连接第二感测单元。多个静电感应图案连接至第一感测单元或第二感测单元,并且沿着朝向与每个静电感应图案连接的感测单元邻近的感测单元的方向延伸,使得静电感应图案的端部与邻近的感测单元交叠。第一绝缘层插入在第一连接图案与第二连接图案之间,并且在静电感应图案与相邻感测单元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453871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110319821.8
申请日:2011-10-18
Applicant: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042 , C23C14/246 , C23C14/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执行连续沉积的薄膜沉积设备以及包括在薄膜沉积设备中的掩模单元和坩埚单元。薄膜沉积设备包括:基底移动单元,被构造成移动作为沉积靶材的基底;掩模单元,被构造成选择地将沉积源的蒸气向基底传送;以及坩埚单元,包括容纳沉积源并沿穿过掩模单元的循环路径行进的多个坩埚。
-
公开(公告)号:CN102452974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110316282.2
申请日:2011-10-18
Applicant: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IPC: C07D209/56 , C07D401/14 , C07D403/12 , C07D409/12 , C07D405/12 , C07D401/12 , C07D401/04 , C07D409/04 , H01L51/52 , H01L51/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09/56 , C07D209/80 , C07D401/14 , H01L51/006 , H01L51/0061 , H01L51/0072 , H01L51/0081 , H01L51/5012
Abstract: 由式1表示的杂环化合物以及包含所述杂环化合物的有机发光装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式1的杂环化合物用作发光材料、空穴传输材料或电子传输材料。在其分子中具有杂环基团的式1的杂环化合物由于包含所述杂环基团而具有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g)或高熔点。因此,当发光时,所述杂环化合物对在有机层中、有机层之间或有机层和金属电极之间产生的焦耳热具有高耐热性并且在高温环境中具有高耐用性。使用所述式1的杂环化合物制造的有机发光装置在储存或操作时具有高耐用性。此外,由于包含诸如芳基或杂芳基的取代基,可使以薄膜形式形成的分子层维持良好的状态,由此改善所述有机发光装置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40749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0810130647.0
申请日:2008-07-02
Applicant: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IPC: H01L51/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34 , Y10S428/9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装置,该有机发光装置包括:阳极,包含阳极材料并且用于注入空穴;有机层,位于阳极上并且包括发光层;阴极,位于有机层上,并且从发光层发射的光穿过阴极,其中,阴极包括:缓冲层;金属氧化物层,包含金属氧化物;金属层,包含绝对功函数值低于阳极材料的绝对功函数值的金属,并且结合到缓冲层和金属氧化物层。
-
公开(公告)号:CN1713409B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0510079538.7
申请日:2005-06-23
Applicant: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IPC: H01L51/20 , H01L51/30 , H01L51/40 , H01L29/7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薄膜晶体管和制造其的方法。该有机薄膜晶体管具有衬底和位于衬底上的栅电极。栅极绝缘体具有位于栅电极上的包括无机栅极绝缘体和有机栅极绝缘体的叠层结构。有机半导体层位于栅极绝缘体上来与栅电极重叠。因此,形成具有柔性、减小的泄漏电流和低阈值电压的有机薄膜晶体管。
-
公开(公告)号:CN102436321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93898.2
申请日:2011-09-27
Applicant: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IPC: G06F3/0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1 , G06F3/044 , G06F2203/04103 , H05K1/117 , H05K3/1275 , H05K3/18 , H05K3/243 , H05K3/244 , H05K3/42 , H05K2201/0108 , H05K2201/0326 , H05K2201/0949 , H05K2203/0361 , H05K2203/0574 , Y10T29/49155 , Y10T29/491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摸屏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触摸屏面板包括由触摸有效区和非触摸有效区限定的膜基板,并且所述非触摸有效区布置在所述触摸有效区的外部。该触摸屏面板包括布置在所述膜基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的触摸有效区中的多个检测电极,和布置在所述膜基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的非触摸有效区中的外围线路。所述外围线路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一连接至所述检测电极,并且所述外围线路包括透明电极层和位于所述透明电极层上的电镀层。
-
公开(公告)号:CN101256735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0710300850.3
申请日:2007-12-29
Applicant: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IPC: G09G3/32 , H05B33/08 , H03K17/6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G3/3208 , G09G3/3225 , G09G3/3266 , G09G2310/021 , G09G2310/0286 , G09G2330/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包括多个发光控制驱动器,该驱动电路包括:输入端,连接到初始驱动线或前一发光控制驱动器的发光负控制线;第一时钟端和第二时钟端,分别电连接到相位相反的第一时钟线和第一负时钟线,或者分别电连接到相位相反的第二时钟线和第二负时钟线;输出端和负输出端,当通过输入端、第一时钟端和第二时钟端接收输入信号、时钟信号和负时钟信号时,适于分别产生输出信号和负输出信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