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8118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535839.X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7/18 , H01M10/04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气候动力电池集成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动力电池的目标组件的全温度范围的需求信息;基于需求信息,确定目标组件的生热需求量以及目标组件的允许尺寸;将生热需求量与预置生热途径产生的生热量进行比较,获得第一比较结果;在第一比较结果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目标组件的允许尺寸与预置生热途径中的预置目标组件的总尺寸进行比较,获得第二比较结果;在第二比较结果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基于第一比较结果和第二比较结果,确定目标组件的加热方式和尺寸。本发明解决了动力电池无法满足严寒地区电池的温升需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8796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1583443.X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制备装置及电池制备方法。该电池制备装置包括:进料组件;下模组件;上模组件,上模组件包括上盖和下压柱,上盖设置于进料组件的上方,在上盖靠近进料组件的一侧设置有下压柱,下压柱穿设于进料组件内;压制组件,压制组件包括保压件和承压柱,承压柱的上端抵接于压力可控设备,承压柱的下端穿过于保压件后抵接于上盖,压力可控设备通过承压柱驱动上模组件相对于进料组件移动,使下压柱能够抵压于待压接介质,保压件被配置为套设于进料组件的外部并能够相对于其滑动,使保压件的内壁抵接于上盖。该电池制备装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成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628139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10618306.9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04 , H01M4/139 , H01M4/13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固态电池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基础电极,所述基础电极包括集流体,以及涂覆在所述集流体表面的电极材料层,所述电极材料层包括活性材料;(2)将第一固态电解质、第二固态电解质和溶剂混合,得到复合电解质悬浊液,将所述悬浊液涂覆在基础电极表面,除去溶剂,得到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第一固态电解质为硫化物型固态电解质,且溶于溶剂,所述第二固态电解质为无机固态电解质,且不溶于溶剂。所述方法采用原位填充工艺,实现第一固态电解质填充在活性材料间隙,同时固态电解质层与电极材料层的结合,提高活性材料与固态电解质层的界面接触,生产工艺简单,适用于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687962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583443.X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制备装置及电池制备方法。该电池制备装置包括:进料组件;下模组件;上模组件,上模组件包括上盖和下压柱,上盖设置于进料组件的上方,在上盖靠近进料组件的一侧设置有下压柱,下压柱穿设于进料组件内;压制组件,压制组件包括保压件和承压柱,承压柱的上端抵接于压力可控设备,承压柱的下端穿过于保压件后抵接于上盖,压力可控设备通过承压柱驱动上模组件相对于进料组件移动,使下压柱能够抵压于待压接介质,保压件被配置为套设于进料组件的外部并能够相对于其滑动,使保压件的内壁抵接于上盖。该电池制备装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成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18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0535839.X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7/18 , H01M10/04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气候动力电池集成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动力电池的目标组件的全温度范围的需求信息;基于需求信息,确定目标组件的生热需求量以及目标组件的允许尺寸;将生热需求量与预置生热途径产生的生热量进行比较,获得第一比较结果;在第一比较结果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目标组件的允许尺寸与预置生热途径中的预置目标组件的总尺寸进行比较,获得第二比较结果;在第二比较结果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基于第一比较结果和第二比较结果,确定目标组件的加热方式和尺寸。本发明解决了动力电池无法满足严寒地区电池的温升需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4765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145492.3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 H01M50/242 , H01M50/2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态电池模组,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固态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组和两个压紧组件,压紧组件包括基板、弹性件和压紧件,两个压紧组件所包括的两个基板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弹性件的一端与压紧件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基板连接,两个压紧组件所包括的两个压紧件位于两个基板之间,两个压紧件分别与电池组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抵接,弹性件沿第一方向被压缩。在本发明的固态电池模组中,弹性件能够对电池组施加压力,使得固态电池的内部接触,从而维持固态电池内部的导通率。在电池组内的固态电池发生膨胀时,弹性件被压缩,以吸收固态电池的形变,降低了外壳破裂的风险,从而降低了固态电池模组失效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0756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21306.X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的除湿装置及电池除湿方法,涉及电池除湿领域。所述用于电池的除湿装置包括:主体,形成有装配部、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装配部与电池对应连接,以使得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排水口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的内部和外部;排水系统,位于所述主体的内部且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排水系统包括能够伸缩的伸缩部和能够吸水的吸水部;以及控制系统,设置有与所述吸水部连接的驱动组件和与所述驱动组件通讯连接或电连接的检测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647022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22250.5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82 , H01M50/249 , H01M50/244 , B60K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承载式电池上盖、车辆及其制备方法。承载式电池上盖包括:主结构层、第一金属层、绝缘漆层。主结构层上设有多个型腔,主结构层用于承载位于车厢内的目标件,其中,目标件至少包括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第一金属层位于主结构层的下方,第一金属层的上表面与主结构层连接,绝缘漆层位于第一金属层的下方,绝缘漆层的上表面与第一金属层的下表面连接,绝缘漆层的下表面用于与电池电芯连接。采用这样多层结构的承载式上盖,可以代替车辆地板进行承载,满足乘员脚部踩踏需求,并增加了电池可用空间,提高电池电量及能量密度,从而达到提升车辆续驶里程的目的,给用户带来良好的驾驶乘坐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668308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61832.4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5 , H01M10/6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及车辆,动力电池包括:下箱体总成,所述下箱体总成具有容纳腔;电芯组,所述电芯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芯组包括多个刀片电池单元;导热胶,所述导热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导热胶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面和所述电芯组的底面之间,且所述导热胶与所述容纳腔的底面贴合;其中,所述下箱体总成采用铸铝制成,且所述下箱体总成设置有液冷板以对所述电芯组的底部进行冷却。将电芯设计为刀片电池单元,使电芯具有更大的散热面积,下箱体总成采用铸铝制成,导热性能好,将更多的热量从内部传导到外部,解决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换热效率低的问题,使动力电池总成具备良好的工作性能,提高了动力电池总成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9475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53603.8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属于车辆设计技术领域,车辆包括:车身,车身具有车顶和与车顶相对的开口端;电池系统,电池系统至少包括上盖板,上盖板与开口端连接以使上盖板形成车身的地板;底盘集成单元,底盘集成单元为两个,两个底盘集成单元分别与电池系统的两端可拆卸地连接,底盘集成单元与电池系统连接以形成车辆的底盘,底盘集成单元至少集成如下系统:电驱动系统、悬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本方案直接将上盖板作为车身地板,车身可以不再设计有地板结构,消除了电池与车身间隙,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车身结构可以根据尺寸和车型需要与不同电池系统、底盘集成单元进行组合匹配,实现车型的模块化、平台化开发,缩短车型开发周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