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转辙区的钢轨打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78667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142577.0

    申请日:2015-0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B3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维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道岔转辙区的钢轨打磨方法,包括:现场采集第一基本轨的廓形数据,以及尖轨与第二基本轨贴靠后形成的整合轨道的廓形数据;利用现场采集的廓形数据,根据轮轨接触几何算法计算得出第一基本轨及整合轨道轮轨接触点位置;根据整合轨道上的轮轨接触点的位置,以第一基本轨和整合轨道之间的轨道中心线为基准,对第一基本轨进行廓型打磨,以使第一基本轨上的轮轨接触点与整合轨道上的轮轨接触点关于轨道中心线呈对称分布。经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有效地降低了机车车辆蛇形摆动的幅度,进而减轻轮轨动力作用,改善了列车过岔时的行车品质,降低了尖轨磨耗,延长了使用寿命。

    轨道区域交通噪声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98757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76119.1

    申请日:2015-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区域交通噪声预测方法,包括:将测试系统划分为多个测试子系统并建立其对应的子振动方程;根据多个子振动方程之间的协调关系建立总振动方程;根据振动方程及测试参数计算待测区域的声源强;根据噪声地图绘制单元及声源强,绘制待测区域对应的噪声地图,以便根据噪声地图对城市轨道区域交通噪声进行预测,其是基于耦合系统(车辆系统、轨道系统、桥梁-桩基系统和环境土体系统)的振动响应计算声源强,使得计算结果准确合理,且适用于各种车辆和高架轨道结构,并且本方法中将待测区域的交通噪声绘制成噪声地图,通过该方式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管理与控制、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以及方案决策变得直观且方便。

    一种非对称式宽带板式动力吸振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3422400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330362.2

    申请日:2013-07-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对称式宽带板式动力吸振构造,所述吸振阻尼单元具有中间质量块(300)和四个多重约束阻尼条;阻尼条由约束层100、阻尼层(200)构成,约束层(100)上立置定向翼板(110);阻尼条由中心到外端呈中部厚端部薄的楔形结构;四个多重约束阻尼条十字形地与中间质量块(300)相连接;多重约束阻尼条呈不对称结构,即:两相邻约束阻尼条定向翼板的设置方向相差90度。本发明吸振构造可有效的抑制轨道板的振动,缓解轨道和轨道板内钢筋的各种由振动引起的病害,且具有安装拆卸方便,养护维修作业成本低的优点。

    一种无砟轨道结构层间伤损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42381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289679.0

    申请日:2014-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层间伤损的无损检测方法,采用轨道板高斯曲率指标来识别无砟轨道层间单处和多处脱空、离缝伤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给定边界条件,通过模态分析求出轨道板在任一阶模态下的位移模态值;利用位移模态进一步求解轨道板的高斯曲率以反映轨道板横向和纵向的曲率模态,以确定伤损的存在。发明利用模态分析理论,通过轨道板的前三阶高斯曲率指标即可识别伤损有无及伤损位置,尤其以第一阶高斯曲率指标最为明显。本发明方法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试验操作简便,并且不受轨道板内钢筋的影响,检测结果直观明了,不仅能识别伤损的有无,而且还能准确的定位伤损的位置。

    一种非对称式宽带板式动力吸振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3422400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30362.2

    申请日:2013-07-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对称式宽带板式动力吸振构造,所述吸振阻尼单元具有中间质量块(300)和四个多重约束阻尼条;阻尼条由约束层100、阻尼层(200)构成,约束层(100)上立置定向翼板(110);阻尼条由中心到外端呈中部厚端部薄的楔形结构;四个多重约束阻尼条十字形地与中间质量块(300)相连接;多重约束阻尼条呈不对称结构,即:两相邻约束阻尼条定向翼板的设置方向相差90度。本发明吸振构造可有效的抑制轨道板的振动,缓解轨道和轨道板内钢筋的各种由振动引起的病害,且具有安装拆卸方便,养护维修作业成本低的优点。

    一种铁路道岔区轮轨异常状态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5724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70518.1

    申请日:2023-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道岔区轮轨异常状态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数据采集与处理,利用安装在道岔区固定辙叉上的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对道岔钢轨的振动进行数据采集,并将测量到的振动数据采集并进行预处理;(2)异常接触检测,采用FK法对振动数据进行处理,以检测钢轨和轮轨之间的异常接触;(3)异常接触识别与定位,通过分析FK谱图的信号处理算法,识别并定位异常接触的位置。本发明利用安装在道岔区固定辙叉上的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得到固定辙叉垂向和横向振动特性,利用FK法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钢轨振动数据并提取有用的信息识别并定位异常接触的轮对位置,从而在道岔区的振动信号中准确地识别和定位异常接触。

    一种轨道交通减振设备布置和参数优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87590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545045.9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减振设备布置和参数优化的方法,所述布置和参数优化的方法包括:根据现场条件确定是否需要组合使用减振设备和减振后目标点的振动水平位置,获取隔振参数的优化范围带入到计算参数中,确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采用无导数优化方法对目标函数进行非连续优化,选择所需优化的参数以及定义土层参数和优化参数初值;设置最大迭代次数,输入上述的参数并调用有限元计算软件进行求解得到参数优化的结果。本发明所使用的有限元模型可以对包括隔振垫、钢弹簧浮置板等轨道系统隔振装置的模拟。针对具体的地层和建筑物条件,利用优化算法就可以实现对轨道隔振设备的参数设计。做到了因地制宜的轨道交通减振,增强减振设备的利用效率。

    一种智能铁路扣件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19652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092771.3

    申请日:2020-0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铁路扣件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轨枕、板下垫板、铁垫板、轨下垫板、锚固螺栓、轨距块、弹条、螺孔和钢轨;板下垫板固定设置于轨枕顶部的中间;铁垫板固定设置于板下垫板的顶部;轨下垫板固定设置于铁垫板顶部的中间;弹条的一端穿设于轨距块的顶部,其另一端穿设于螺孔。本发明的智能铁路扣件监测系统可以对垫板是否老化、锚固螺栓是否松动和弹条是否断裂进行监测。且本监测系统可以对车辆和轨道系统的状态进行反馈,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维护,达到快捷维修的效果。本发明的铁路扣件监测方法在现有扣件系统的功能情况下,采用采集数据的方法对轨道系统进行分析处理,所用方法可以快捷地发现现场的异常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