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5303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51747.7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静止式无线充电系统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以及电动汽车静止式无线充电系统,通过将地端装置的输出电流以及车端装置的输入电流分别与各自的目标限值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以固定步长调整电流指令值的大小,以达到对无线充电系统的输出功率限制,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可以防止无线充电系统触发过流保护,保证系统正常充电进程,使得无线充电系统在车地端线圈超出所允许的机械气隙范围的情况下仍能可靠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374635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610890100.5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移动式无线充电发射传输电路,所述无线充电发射传输电路的直流接口输入端连接有全桥逆变电路,全桥逆变电路的输出端串联有电流互感器、谐振电容和发射线圈电路,全桥逆变电路的输出端并联有电压互感器,发射线圈电路包括至少两路并联的发射线圈,发射线圈与对应的电子开关串联;无线充电发射传输电路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采集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信息,以及线圈的位置信息,并控制全桥逆变电路和电子开关的开通与关断。本发明能够实时检测充电信息以控制发射端的传输能量,并通过多个线圈切换的方式实现了一对多的充电方式,大大节省了成本,实现在没有接触的情况下控制电动汽车稳定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09278572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198355.0
申请日:2018-10-15
Applicant: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909 , H05K7/2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器和无线充电系统,无线充电器包括壳体、磁屏蔽层、设置在壳体内的线圈和励磁层,所述壳体包括顶壳和底座,所述顶壳和底座支撑配合围成容纳线圈和励磁层的环形封闭腔,所述底座上具有沿水平方向内外间隔布置的底座中间支撑部和处于底座中间支撑部外围的底座环形支撑部,环形封闭腔设置在底座中间支撑部和底座环形支撑部之间,所述顶壳上具有分别与底座中间支撑部、底座环形支撑部支撑配合的顶壳中间支撑面和顶壳环形支撑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器的抗碾压强度低、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23476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551795.3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直流无线充电系统,包括能量发射装置及车载能量接收装置,能量发射装置包括设置在地下或架空的直流励磁线圈及直流供电模块,直流供电模块与直流励磁线圈连接形成直流磁场,车载能量接收装置包括车载接收线圈,随着车辆在直流磁场中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为车辆充电。能量发射端采用直流供电的方式,节省了发射端的高频逆变单元,大大降低了设备的设计和生产难度,其设计和生产成本也会下降,维护要求也会降低;而且方便采用新能源电源作为外接电源,不仅可以发挥新能源系统的优点,提高了新能源的利用率,而且新能源电源直接与能量发射装置连接,不仅减小了成本、还降低了损耗,其供电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07696894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877093.X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刘超 , 张臻 , 陈天锦 , 曹智慧 , 韩海伦 , 马骏 , 陈世锋 , 高鹏 , 余文杰 , 李正力 , 于浩然 , 李新元 , 陈常曦 , 吕海超 , 王翼 , 吴道阳 , 刘振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与充电控制系统,在连接充电机和充电桩之间设置了树形结构的基本模组单元,基本模组单元至少为两级,控制器通过控制基本模组单元的通断,选通连接充电机和充电桩的支路,在充电机和充电桩之间进行匹配,且电路设计简单、成本低,能实现任意充电机对任意充电桩送电,提高了充电系统和充电控制系统的冗余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656133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833886.1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1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发射端谐振电流检测方法及装置,采集上一周期的电流信号,得出信号周期T;根据信号周期T,计算待测相位在上一周期所对应的时刻 加上信号周期T,得到待测相位在当前周期所对应的时刻 采集时刻的电流信号,得到当前周期的待测相位的电流值。本发明实现简单、实时性较高,可以快速锁定当前高频谐振电流的频率、幅值以及有效值,进而可以参与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和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210896950U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21554339.0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包括无线充电线圈,其包括励磁层、第一线圈环形回路和第二线圈环形回路,第一线圈环形回路平行的设置在励磁层上端面上,第一线圈环形回路的外围布置有由导磁材料构成的电磁屏蔽板,该电磁屏蔽板固定在所述励磁层的上端面,且电磁屏蔽板在励磁层上端面的高度高于第一线圈环形回路、第三线圈环形回路在励磁层上端面的高度;第二线圈环形回路环绕励磁层的上、下端面和两个侧面设置;第二线圈环形回路在上端面上的边与第一线圈环形回路的边就近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能够提高无线充电效率,还能够屏蔽充电线圈在传输能量过程中产生的辐射散射,起到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7995054U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20103219.8
申请日:2018-01-22
Applicant: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3K17/082 , H03K17/68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化硅MOS管驱动保护电路,包括驱动变压器T2及与驱动变压器原边相连的推挽电路和与驱动变压器副边相连的驱动输出电路,所述驱动输出电路包括PNP三极管、第一稳压管、高电平输出端和低电平输出端,所述PNP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分别与所述副边线圈的第一端相连,所述PNP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阳极,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阴极连接所述副边线圈的第二端,所述高电平输出端连接所述PNP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低电平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阴极。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碳化硅MOS管导通和关管的快速驱动,并能够消除驱动尖峰及干扰,实现碳化硅MOS管的可靠关断。
-
公开(公告)号:CN206117489U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21102264.9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M1/08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与模拟混合驱动电路结构,包括分别用于驱动一个桥臂上两个功率器件的两个触发电路,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控芯片、驱动芯片和驱动变压器,所述数控芯片产生PWM信号经过所述驱动芯片进行放大,再经过所述驱动变压器连接所述两个触发电路,所述驱动变压器的原边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输出端,驱动变压器的两个副边绕组分别连接所述两个触发电路。本实用新型将数字芯片与模拟器件相结合,简化了电路结构,解决了模拟电路在PCB板中面积过大的问题,同时提高了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06117319U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21116147.8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移动式无线充电发射传输电路,所述无线充电发射传输电路的直流接口输入端连接有全桥逆变电路,全桥逆变电路的输出端串联有电流互感器、谐振电容和发射线圈电路,全桥逆变电路的输出端并联有电压互感器,发射线圈电路包括至少两路并联的发射线圈,发射线圈与对应的电子开关串联;无线充电发射传输电路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采集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信息,以及线圈的位置信息,并控制全桥逆变电路和电子开关的开通与关断。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检测充电信息以控制发射端的传输能量,并通过多个线圈切换的方式实现了一对多的充电方式,大大节省了成本,实现在没有接触的情况下控制电动汽车稳定充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