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机舱结构及汽车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187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1203988.2

    申请日:2022-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前机舱结构及汽车,本发明的汽车前机舱结构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前机舱纵梁,连接在各前机舱纵梁上的前减震塔,以及连接在各前减震塔外侧的前轮罩边梁,还包括连接在两侧前轮罩边梁的前端之间的前机舱上横梁,以及通过A柱连接在两侧前轮罩边梁的后端之间的前风窗下横梁和前围板;两侧前减震塔的顶部与前机舱上横梁之间均连接有前斜拉梁,且两侧前减震塔的顶部与前围板之间均连接有后斜拉梁。本发明所述的汽车前机舱结构,其在前机舱顶部形成嵌套布置的两个环形结构,能够利用环形结构强度高的特点,提升前机舱位置的结构强度,并利用两个环形结构所形成的传力通道,也有利于碰撞力的传递分散,而有助于提升整车碰撞安全性。

    汽车侧部边梁结构及汽车
    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1876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1203976.X

    申请日:2022-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侧部边梁结构及汽车,本发明的汽车侧部边梁结构包括沿汽车长度方向由前至后依次连接的A柱、顶盖上边梁和D柱;所述A柱中设有延伸至所述顶盖上边梁中的加强管,所述D柱采用挤压铝型材,且所述A柱、所述顶盖上边梁和所述D柱连接形成上凸的拱形结构。本发明的汽车侧部边梁结构,能够提高汽车抵抗顶压的能力,而可提升汽车的安全性。

    下车身前部总成和汽车
    4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21478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0346415.9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下车身前部总成及汽车,本发明的下车身前部总成包括一体压铸成型的前机舱,以及连接在前机舱前端的前防撞梁;前机舱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侧部部分,以及连接在两侧侧部部分的后端之间的连接部分,且两侧的侧部部分均至少成型有机舱纵梁部、减振塔部,以及用于构成轮罩边梁的轮罩边梁部。前防撞梁通过吸能盒连接在两侧机舱纵梁部的前端之间,且两侧轮罩边梁部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前端加强梁。本发明的下车身前部总成,通过设置一体压铸成型的前机舱,便于成型,利于降低制造成本,且结构强度高,同时,前防撞梁与前端加强梁形成位于整车前端的上下及前后均层级布置的碰撞梁结构,有利于碰撞力的分散传递,能够提高车身前部碰撞性能。

    敞篷车的车身后部结构及敞篷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76573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27215.3

    申请日:2022-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敞篷车的车身后部结构及敞篷汽车,本发明的敞篷车的车身后部结构,包括连接在两侧侧围后端之间的行李箱安装横梁,以及连接在各侧侧围内侧的支撑梁组件,行李箱安装横梁连接在侧围的顶部,各支撑梁组件的顶部与行李箱安装横梁相连;各支撑梁组件均包括位于行李箱安装横梁前侧的前支撑梁,以及位于行李箱安装横梁后侧的后支撑梁;前支撑梁前倾设置,且前支撑梁的底部通过轮罩连接板与后轮罩及后地板纵梁相连,后支撑梁后倾设置,且后支撑梁的底部连接在后围上。本发明的敞篷车的车身后部结构,能够在车身后部形成由行李箱安装横梁、支撑梁组件以及后围等组成的传力环,有利于后碰碰撞力的传递分散,而可提升车身后部碰撞安全性。

    敞篷汽车
    45.
    发明公开
    敞篷汽车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65730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28512.X

    申请日:2022-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敞篷汽车,其车身中具有分设在两侧的B柱,与各侧B柱的底端相连的门槛梁,以及对应于B柱,连接在两侧门槛梁之间的后地板前横梁,还具有位于后地板前横梁后方的靠背环,以及位于两侧门槛梁之间的中通道;后地板前横梁的顶部连接有后地板前横梁加强梁,后地板前横梁加强梁的两端与B柱相连,中通道的后端与后地板前横梁加强梁连接;靠背环的底部连接在后地板上,靠背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对应侧的后轮罩连接,且靠背环左右两侧的上部均连接有B柱连接板,各B柱连接板分别与对应侧的B柱的上部相连,而在靠近靠背环上部的区域形成环形加强结构。本发明的敞篷汽车,具有较好的碰撞安全性,而可提升整车品质。

    车辆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6317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85078.8

    申请日:2022-08-1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接收到车辆快速降温控制指令;判断车辆是否满足执行快速降温动作的条件;若是,控制风扇、车门玻璃、天窗及后部拉窗打开,其中,后部拉窗设置在车辆的尾部,且后部拉窗按照预设频率在打开和关闭之间往复运动;否则,不执行快速降温动作。本发明接收到车辆快速降温控制指令时,对车辆执行快速降温动作的条件进行判断,并在车辆满足上述条件时,执行快速降温动作,即一键控制风扇、车门玻璃、天窗及后部拉窗打开,以提高降温效率,无需用户对车门玻璃、天窗、后部拉窗及空调逐个控制后,下车等待车内温度下降,从而在简化用户操作的同时,减少了用户等待时间,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下车身的中部结构及车辆
    4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214333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210344750.5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下车身的中部结构及车辆,本发明的下车身的中部结构集成有电池包壳体,电池包壳体具有被设置成环形的边框、以及连接在边框内侧的前地板面板,边框和前地板面板限定出电池模组安装空间。前地板面板上设有中通道与座椅安装梁,中通道沿车身长度方向布置,其两端分别与边框的前端及后端相连,座椅安装梁与边框及中通道分别相连。本发明的下车身的中部结构,由边框和前地板面板共同限定出电池模组安装空间,可简化车身中部下方的装配结构,边框上设置中通道,并与前地板面板上的座椅安装梁连接,不仅利于增强边框的整体强度,且有助于增加车身框架的整体强度。

    车身前部结构与汽车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6063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771221.3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本发明的车身前部结构包括前机舱、前副车架,以及与车身集成为一体的电池包壳体;前机舱包括一体压铸成型的前机舱主体,所述前机舱主体具有分设在左右两侧的侧部部分,两侧所述侧部部分均成型有机舱纵梁后段,且两侧所述机舱纵梁后段的前端均依次连接有机舱纵梁前段、前防撞梁安装座和吸能盒,所述机舱纵梁前段采用挤压铝型材;前副车架连接在所述前机舱的底部,所述前机舱的后端与所述电池包壳体相连,并在所述前副车架和所述电池包壳体之间设有传力结构。本发明的车身前部结构能够提升车身前部的溃缩吸能性能,以及碰撞力传递效果,而有利于提高碰撞安全性。

    车身侧部加强结构与汽车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4626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1204578.X

    申请日:2022-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侧部加强结构与汽车,本发明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包括A柱中的A柱加强板,B柱中的B柱加强板,顶盖上边梁中的上边梁加强板,以及门槛梁、C柱、D柱和CD柱连接横梁;A柱加强板、上边梁加强板以及D柱沿车身长度方向依次相连,门槛梁连接在A柱加强板的底端和后地板纵梁的前端之间,D柱的后端与后地板纵梁的后端相连;B柱加强板连接在上边梁加强板的中部和门槛梁的中部之间,C柱连接在D柱的前端和后地板纵梁的前端之间,CD柱连接横梁沿车身长度方向布置,并连接在C柱和D柱之间。本发明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能够提升车身侧部的结构强度,而有助于提升整车品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