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85690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11047340.9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厚倾斜煤层综采工作面调斜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加、减刀开采,人为形成仰斜开采综采工作面,通过调斜推溜移架使刮板运输机处于不上窜下滑的平衡状态,为保持此状态开采对采煤机割煤加减刀综采工作面、移架、推刮板运输机及特殊情况下的有关操作进行了规范,有效的解决了刮板输送机时常出现上窜下滑的问题。避免了因为刮板输送机时常出现上窜下滑的问题,导致刮板输送机与转载机搭接关系、设备与端头巷道空间关系不合理,造成堆煤或安全通道不畅的现象。同时也避免了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产生咬架、挤架、歪架甚至倒架现象的发生,提高了综采工作面生产效率及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978366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58382.3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6/5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矿井信息化管理多专业巷道图形的动态更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多专业专题图形数据的统一存储进行管理;基于统一存储的多专业专题图形数据,建立多专业专题图动态更新服务,用于提供多专业专题图形数据的读取和保存服务;将巷道成果数据或巷道进尺数据填绘或录入到巷道图形数据中,然后通过多专业专题图动态更新服务保存更新到统一存储中;通过多专业专题图动态更新服务获取得到处于最新状态的巷道图形数据;根据处于最新状态的巷道图形数据更新多专业专题图;通过多专业专题图动态更新服务将更新后的所有的专题图保存到统一存储中,以完成多专业巷道相关专题图的动态更新。
-
公开(公告)号:CN11853571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1001836.3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件系统智能交互方法,涉及人工智能和软件应用领域。基于垂直领域专业知识、软件功能说明、人机空间关系及典型应用任务流程,预训练或微调垂直领域大模型,构建软件用户交互特征模型,提供对软件功能及领域内工作内容的理解和推理能力,用户通过语音或文字交互,向软件下达功能任务或业务需求指令,自动提取用户输入的参数,调用或生成领域任务流程,以执行脚本方式一次性完成用户提出的需求或任务。本发明通过建立面向应用软件的垂直领域大模型,结合用户语音、使用环境、岗位职责、使用习惯和任务流程等特征,实现多语种、多口音或文字方式交互的软件智能化处理,大大降低工作强度,提高软件交互和应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03856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0252710.2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地理信息系统,涉及工业生产智能化管控领域,其包括设备采集控制端、时空大数据处理端和工业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统一管理和分析架构,采集工业生产环境中的各种传感器、监控设备、移动设备类感知实时数据,对实时数据清洗、去噪、缓存、分发、持久化存储处理,导入和录入各类静态空间数据,采用复合时空对象模型,对工业生产场景和过程的宏观微观可视化、协同处理更新、时空分析和联动分析,并基于设备采集控制端对工业生产过程和设备协同联控。本发明实现工业生产场景和过程的宏观微观空间对象的一体化拓扑表达、存储、分析和协同控制,为智能化工业生产提供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管控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4517711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126371.9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瓦斯矿井综采工作面瓦斯浓度智能控制方法,系统由环境监测模块感知工作面通风状态及瓦斯浓度等环境参数,结合大数据预测瓦斯变化趋势,在预测区间瓦斯变化趋势即将超限时,首先增大工作面供风量,由分析决策模块优化调节模型确定通风设施调节位置及调节量,由智能调控模块向井下远程可控通风设施发出调控指令,完成调节后,工作面风量供应增加,瓦斯浓度下降;同时监测系统依据采空区火灾监测数据,合理控制工作面供风;当在此两项约束下,工作面风量不能再增加时,向综采设备发出调控指令,降低割煤速度或者暂停割煤,在工作面瓦斯趋势状态恢复到安全范围后再恢复割煤,降低了工作面瓦斯超限事故的风险,有利于安全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539082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11249027.6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 ,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频技术的综采工作面直线度基线交互调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顶部安装多个摄像头,保证线缆槽挡杆在摄像范围内,且清晰可见;在线缆槽挡杆上贴反光标识物,并通过摄像头视频采集标识物图像样本,训练智能识别模型;利用图像融合技术将所有摄像头图像拼接形成一张无缝拼接的图片并矫正为俯视图;同时将所有识别到的反光标识物用直线连接并绘制出来形成线缆槽档杆矢量线图形;将矢量线图形和拼接后的大图一并发送到地表控制中心;地表控制中心操作员查看线缆槽档杆各段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发送推溜指令;重复操作直到满足图像中线缆槽档杆各段在一条直线的要求。为井下少人、无人开采提供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2412535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63620.6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 ,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综采工作面装置空间位置动态标定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智能开采技术领域。包括:根据矿井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巡检装置液压支架的架号以及液压支架架间距,初步得到每个液压支架的三维大地坐标和局部对应线段;再得到每个液压支架在线缆槽上沿工作面走向垂直对应的三维大地坐标和局部对应线段;最后得到每个液压支架沿工作面走向在线缆槽上对应的精确三维大地坐标和局部对应线段;形成液压支架、刮板运输机的空间位置关系,并在GIS图形中可视化展示。本发明动态实现矿井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线缆槽空间位置的实时标定并形成可视化GIS图形以代替人工进行工作面推溜拉架巡检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854712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46495.8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C15/00 , G06F16/242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自动测量综采工作面目标点坐标的方法和测量机器人系统。通过本发明实施例,陀螺全站仪搜索已知控制点标识并识别其点号,在控制点数据文件或数据库中查询点号及相应的大地坐标;根据控制点大地坐标、控制点到陀螺全站仪的坐标真北方位角度、陀螺全站仪的角度距离测量值确定陀螺全站仪的大地坐标;根据搜索方位角和角度范围参数搜索综采工作面内固定或移动目标点标识并识别其点号,测量并计算其大地坐标,实现了矿井综采工作面内目标点基于大地坐标的中继传导和定位。综采工作面也可以安装多个陀螺全站仪组成大地坐标控制网,实现综采工作面固定或移动目标点大地坐标测量的区域全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11680977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491186.0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安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GIS一张图管理系统的安全生产问题解决方法及平台,所述方法包括:建立基于网络技术的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实现对专家、GIS图形和业务数据的统一管理;企业人员通过平台针对所遇到的安全生产问题进行信息发布;专家库中专家对发布的信息进行响应,提供初步的解决方案;企业确定专家组并进行数据授权,实现对安全生产历史和最新多媒体数据的获取和共享;专家组通过获取的数据进行项目研究,企业与专家通过网络实现远程“面对面”技术研讨,最终完成问题解决方案或成果。本发明能够代替传统的面对面现场和临时视频会商形式,特别是在疫情、应急救援和灾害情况下可以及时组织专家会诊,具有时效性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485880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291787.7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回采工作面智能开采预测截割线生成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已经动态修正的基于统一坐标系的回采工作面煤层高精度透明化三维地质模型;获取上一刀割煤顶部和底部实际截割线数据并转换为基于统一坐标系的数据;生成未来N刀的煤层顶板和煤层底板的N*(M+1)格网点阵数据;优化计算未来N刀的采煤机前滚筒和后滚筒高度调整值;根据上一刀割煤顶部和底部实际截割线、下一刀采煤机前滚筒和后滚筒高度调整值计算得到下一刀的采煤机顶部和底部预测截割线;根据下一刀的预测截割线,约束采煤机完成一刀自主割煤,重复上述步骤。本发明实现了上一刀实际截割线与未来N刀煤层空间形态变化的动态关联,提供了更优的预测截割线计算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