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20224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0002673.3
申请日:2019-01-0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能量发射机构位置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设置预定充电区域,且对无线能量接收机构的进入状况进行检查,当需要充电的无线能量接收机构进入预定充电区域时,通过控制无线能量发射机构分别在x、y、z三个方向上移动,使其寻找到最佳充电位置,从而确保最大效率的无线能量传输,无线能量发射机构采用多个方向遍历的方式寻优,寻优过程中能量分级控制,从而确保三维空间中最佳位置的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198778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95908.9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无人机电场耦合机构及无线充电系统、平台与无人机,耦合机构包括发射端、接收端,发射端包括相距第一预设高度的发射端上圆台和发射端下圆台,接收端包括相距第二预设高度的接收端空心上圆台和接收端空心下圆台;发射端采用实心绝缘材料、外侧面覆盖有第一金属箔,接收端采用轻型绝缘材料、内侧面覆盖有第二金属箔;其中,第一金属箔的外表面或/和第二金属箔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绝缘隔离层。耦合机构可提高充电系统的抗偏移能力,减小无人机的飞行功耗,成本低,在无人机的移入、移出过程中均不产生过高的电压电流冲击,当耦合机构之间或周围存在金属导体时,不会引起导体产生涡流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8667151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810490898.3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唐春森 , 张杨 , 吴新刚 , 王智慧 , 孙跃 , 左志平 , 谭若兮 , 王州波 , 钟良亮 , 罗飞鹏 , 刘羽 , 周斌 , 闻铭 , 许巍 , 田阳 , 王天响 , 程志国 , 康世利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能量传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凹凸磁芯的无线能量发射机构及其参数设计方法,机构包括磁芯和线圈,磁芯由多块铁氧体磁条按环形阵列分布而成,在每一块磁条的上表面设有两段凹凸部,多块磁条按环形阵列分布后,其凹凸部围成两圈环形的线圈容置槽,所述线圈分为两组并按照平面密绕的方式分别绕制在两圈线圈容置槽中,且内、外两组线圈相互串联。通过仿真软件分析得知,该结构能实现在相同的感应电压条件下,互感另一端的横向抗偏移能力、纵向传输距离显著优于现有电磁耦合机构,提升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对横向、纵向偏移容忍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355310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294063.8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力巡检机器人级联式无线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原边设置有多级发射线圈,每一级发射线圈与各自的补偿电容连接形成一级谐振回路,相邻两级发射线圈由一个U型磁芯耦合,相对于每一级谐振回路都设置有用于检测负载是否进入的传感器和用于控制谐振回路是否通断的电源开关,第1级发射线圈从原边的高频逆变器中取电,其余每一级发射线圈通过U型磁芯从上一级发射线圈取电,当负载进入第n级无线充电发射导轨时,系统控制1~n级发射线圈所对应的电源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其效果是:能够满足电力巡检机器人动态无线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11301187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1232216.X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耦合装置及无人机,所述耦合装置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发射端包括至少两个电性串接的发射线圈,所述接收端包括至少两个电性串接的接收线圈,所述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均采用管式螺旋线圈,所述接收线圈与所述发射线圈一一对应耦合实现无线充电。所述无人机采用上述耦合装置,无人机启停架上连接有水平着陆管,所述接收线圈置于水平着陆管内。在确保无线充电效率的前提下,本发明能够明显减少线圈的空间占用,降低无线充电系统对无人机机架结构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7517008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710712029.6
申请日:2017-08-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2M5/29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三相AC‑A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变换器包括六组反串联IGBT开关管以及一个LC串联谐振回路,其中:a相电源接头:经开关管组S1后与LC串联谐振回路的电容端连接,同时经开关管组S6后与LC串联谐振回路的电感端连接;b相电源接头:经开关管组S2后与LC串联谐振回路的电容端连接,同时经开关管组S5后与LC串联谐振回路的电感端连接;c相电源接头:经开关管组S3后与LC串联谐振回路的电容端连接,同时经开关管组S4后与LC串联谐振回路的电感端连接。其效果是:结构简单、体积重量小、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998136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710360520.7
申请日:2017-05-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2M3/15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相轨迹规划和跟踪的Buck变换器控制系统和方法,Buck变换器中的开关元件由控制器进行PWM控制,所述控制器中设置有负载识别器、轨迹规划器、监管器、轨迹预测控制器、PI控制器、选择器和数字脉宽调节器;负载识别器用于检测Buck变换器的负载参数;轨迹规划器用于建立状态模型,规划出Buck变换器的相轨迹;轨迹预测控制器用来检测电感电流值,并与预测规划的电感电流值对比,实现动态轨迹的跟踪控制;监管器用于输出控制策略切换信号;PI控制器用于实现稳态跟踪;选择器用于选择控制策略;数字脉宽调节器,用于驱动Buck变换器中的开关元件实现PWM控制。本发明实现了Buck变换器的快速响应和对其更加精确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6899212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283269.9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4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称式LCC谐振网络的ECPT系统及其参数设计方法,包括直流电源、高频逆变电路、LC补偿网络、由两对耦合极板构成的耦合单元、CL补偿网络、整流滤波电路以及负载RL,其中,LC补偿网络与耦合极板等效电容Cs构成正向LCC谐振网络,通过对正向LCC谐振网络的参数设计保证了正向LCC谐振网络的恒压输出,CL补偿网络与Cs构成反向LCC谐振网络,结合反向LCC谐振网络的对称参数设计,保证系统耦合极板激励电压到负载端电压的降压比例灵活可调,本发明在不需要大幅度增加系统频率和串联补偿电感的条件下,就可以实现传输距离大、传输效率高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系统鲁棒性,提升了系统功率密度,降低了应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72022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002673.3
申请日:2019-01-0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能量发射机构位置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设置预定充电区域,且对无线能量接收机构的进入状况进行检查,当需要充电的无线能量接收机构进入预定充电区域时,通过控制无线能量发射机构分别在x、y、z三个方向上移动,使其寻找到最佳充电位置,从而确保最大效率的无线能量传输,无线能量发射机构采用多个方向遍历的方式寻优,寻优过程中能量分级控制,从而确保三维空间中最佳位置的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6887902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710171027.0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车无线供电的电磁耦合机构,在分段式导轨供电模式的基础上,原边能量发射机构采用T型磁芯和L型线圈,减小自感值,降低谐振电压,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降低线圈内阻,提升系统效率。副边能量拾取机构采用多线圈并联的模式,优化拾取端电能拾取能力,使其能够拾取到更大的功率,提升能量传输的抗偏移能力,保证电能传输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