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85318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380019362.9
申请日:2013-04-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35/346 , H01G2/14 , H01G9/0003 , H01G9/12 , H01G11/16 , H01H35/26 , H01M2/30 , H01M2/345 , H01M2200/20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流切断装置以及使用其的蓄电装置。电流切断装置具有在壳体内的内压上升并超过规定水平时变形的变形板、构成通电路径的通电板、接点板。通电板包括与接点板接触的第1接点部。接点板包括与第1接点部接触的第2接点部。在变形板形成有能够接受壳体(1)内的内压的受压部和与第1接点部接触的抵接部。通过以抵接部向接点板侧移动的方式发生变形,第2接点部能够从通电板分离。变形板与通电板和接点板绝缘。通电板被配置成被变形板和接点板夹持。
-
公开(公告)号:CN106463689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25089.X
申请日:2015-04-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031 , H01G11/16 , H01G11/74 , H01G11/80 , H01M2/06 , H01M2/30 , H01M2/34 , H01M10/44 , H01M2010/4271 , H01M2200/00 , H02J2007/0037
Abstract: 蓄电装置100具备外壳1、端子5以及电流切断装置30。端子5经由形成于外壳1的端子壁9的开口11与外壳1的内外连通。端子5具有柱状部14和基底部15。在端子5与端子壁9之间配置有具有对端子5与端子壁9之间进行密封的第一密封部分19a的绝缘性的第一密封部件19,第一密封部件19环绕柱状部14的周围。在端子5与端子壁9之间的空间中的比第一密封部分19a更靠外壳内部侧的第一空间20配置有环绕柱状部14的周围的绝缘性的第一绝缘部件36。在第一空间20从第一空间20的外壳外部侧的端面直至外壳内部侧的端面配置有第一密封部件19与第一绝缘部件36的至少一方。
-
公开(公告)号:CN105684206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80058682.X
申请日:2014-08-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1M10/0567 , H01M2/34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5 , H01M4/382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15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10/4235 , H01M2010/4292 , H01M2200/20 , H01M2300/0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锂离子二次电池(1),具备:壳体(2);电解液(3),被收容于壳体(2)内;电极组件(4),被收容于壳体(2)内,且具有正极(10)以及负极(20);以及电流切断装置(5),被设置于壳体(2)内,根据壳体(2)内的压力切断供给至正极或者负极的电流,电解液(3)包括添加剂,添加剂的分解电位是满充电状态的正极的电位与电解液(3)的溶剂的分解电位之间的电位,负极具有能够插入将正极的电位从满充电状态提高到添加剂的分解电位而过充电的情况下从正极脱插的锂离子的100%以上的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007627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0980113595.9
申请日:2009-03-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2 , H01M4/134 , H01M4/136 , H01M4/1395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5825 , H01M4/621 , H01M4/661 , H01M4/74 , H01M10/052 , H01M10/44
Abstract: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征,在经过将粘合剂树脂和活性物质涂布到集电体的表面的涂布工序而制造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中,粘合剂树脂是具有式(I)表示的结构的含有烷氧甲硅烷基的树脂,活性物质包含不与锂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的锂惰性金属或锂惰性金属的硅化物、以及Si单质。通过使用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可以提高循环特性。R1是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R2是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或烷氧基,q是1~100的整数。
-
公开(公告)号:CN102687314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080058264.2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66 , H01M4/62 , H01M4/62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过抑制活性物质从集电体上剥离、脱落而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所述负极具有集电体(1)和活性物质层(6),所述活性物质层(6)是介由粘结剂(4)将导电助剂(3)和活性物质(2)固定在集电体(1)的表面而形成的,所述粘结剂(4)是由具有含烷氧基硅烷改性部位的树脂形成的,所述活性物质(2)用通式:X-Si(CH3)n-(OR)3-n(n=0、1、2)(OR=甲氧基或乙氧基,X=甲氧基、乙氧基或乙烯基)表示的表面处理剂进行了表面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24905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1677900.5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569 , H01M50/583 , H01M50/531
Abstract: 蓄电模块具备多个双极性电极、正极末端电极、负极末端电极、正极集电板、负极集电板、将正极末端电极与正极集电板电连接的正极侧短路构件、以及将负极末端电极与负极集电板电连接的负极侧短路构件。正极集电板具有正极侧电压检测部,正极侧短路构件将正极末端电极与正极侧电压检测部电连接。负极集电板具有负极侧电压检测部,负极侧短路构件将负极末端电极与负极侧电压检测部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785555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256952.5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50/5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电装置(1),该蓄电装置具备包括多个双极电极(110)和一对最外集电体(130)的电极层叠体(100)、内部电压检测端子(300)、壳体(400)以及一对外部电压检测端子(700)。多个双极电极(110)各自具有集电体(111)、正极活性物质层(112)以及负极活性物质层(113)。内部电压检测端子(300)与集电体(111)电连接。一对外部电压检测端子(700)各自具有比内部电压检测端子(300)的厚度大的厚度。壳体(400)位于层叠方向上的一对外部电压检测端子(700)之间。层叠方向上的壳体(400)的尺寸(T1)为层叠方向上的一对外部电压检测端子(700)之间的长度(T3)以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