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1528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12372.5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屏幕定向声技术的智能服务系统,系统包括USB和UART接口、电源、音频播放子模块、人体检测模块、存储子模块、麦克风语言录入模块、标准音频端子输入接口、服务选择子模块、音频翻译子模块、控制系统。所述音频播放子模块包括音频处理模块和静电薄膜超声换能器;所述音频翻译子模块包括音频信号输入模块、翻译API和译文语音信号输出模块;所述人体检测模块包括图像检测模块、判断模块与语音提示模块;所述静电薄膜超声换能器进行音频定向播放;所述控制系统对各模块进行控制并实现信息的传递。本发明通过静电薄膜超声换能器发出高指向性、低失真的声音,实现发声方向和角度的动态控制,从而达到声音防窥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483131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710525769.9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B17/391 ,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测控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速飞行器双卫星联合信道马尔科夫状态序列产生方法,包括:根据陆地移动卫星双星信道状态模型和等离子鞘套马尔科夫信道状态模型,分别建立近空间高速飞行器‑卫星1和飞行器‑卫星2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根据双卫星之间的相关性,生成近空间高速飞行器‑双卫星相关链路的状态转移矩阵;根据相关链路的状态转移矩阵,生成近空间高速飞行器‑双卫星联合状态序列;对联合状态序列进行分解得到飞行器‑卫星1和飞行器‑卫星2的各自状态序列。在无实测数据的情况下可完成多状态马尔科夫状态链的建立,能够准确的描述等离子鞘套信道影响下的高超飞行器‑双卫星信道。
-
公开(公告)号:CN107888335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710953815.5
申请日:2017-10-13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L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道反馈的等离子鞘套下的自适应编译码方法,主要解决现有通信方式在动态等离子鞘套对信号有深度衰减影响下无法实现重要信息可靠传输的问题。其实现方案是:1.将飞行器发射天线驻波比作为信道反馈量,建立驻波比与信道通信质量之间对应关系;2.基于喷泉码单向链路通信的优点,按照加窗式度分布函数采用喷泉码的LT编码方式对待发送信息分级编码,并按信道通信质量实时调整信息分级数、加窗式度分布函数、编码包长度,实现对重要信息的重点保护;3.对喷泉码编码包进行伪码编码。本发明提高了编码包利用率和信道传输可靠性,可用于在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飞行器这些被等离子鞘套包裹下的飞行器遥测遥控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07302387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710527448.2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B7/0413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测控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速飞行器中继双极化MIMO信道建模方法,包括:利用等离子体鞘套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模型确定Loo信道参数;利用Loo模型建立每条等离子体鞘套下的中继卫星子信道的大尺度衰落模型和小尺度衰落模型,子信道经过双极化MIMO模型来产生极化相关性;联合每条子信道的大尺度衰落和小尺度衰落部分得到等离子体鞘套下的极化MIMO信道模型。本发明采大大降低了空间和发射成本;考虑了等离子体鞘套下的双极化不对称性对信道模型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7483131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525769.9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B17/391 , H04B7/1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7/391 , H04B7/1851 , H04B7/185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测控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速飞行器双卫星联合信道马尔科夫状态序列产生方法,包括:根据陆地移动卫星双星信道状态模型和等离子鞘套马尔科夫信道状态模型,分别建立近空间高速飞行器-卫星1和飞行器-卫星2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根据双卫星之间的相关性,生成近空间高速飞行器-双卫星相关链路的状态转移矩阵;根据相关链路的状态转移矩阵,生成近空间高速飞行器-双卫星联合状态序列;对联合状态序列进行分解得到飞行器-卫星1和飞行器-卫星2的各自状态序列。在无实测数据的情况下可完成多状态马尔科夫状态链的建立,能够准确的描述等离子鞘套信道影响下的高超飞行器-双卫星信道。
-
公开(公告)号:CN105553897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22335.3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5/03312 , H04L2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等离子鞘套相移键控信号判决检测方法,操作如下:利用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传播的特殊规律,通过对反射电波的测量预测信道特征,建立训练样例。信号采集装置采集经过等离子鞘套后的m维相移键控信号,将m维相移键控信号输送至处理单元进行判决检测处理,并将判决检测处理的结果进行输出。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动态等离子鞘套相移键控信号判决检测方法,能有效解决动态等离子鞘套寄生调制效应引起的星座点交叠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260507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589009.5
申请日:2015-09-16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的动态等离子鞘套电波传播计算方法,该方法从电子密度变化快慢的物理机理出发,建立动态等离子鞘套电子密度的数学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采取准稳态蒙特卡洛方法和经典电磁计算方法获取这种复杂随机变化介质的电波传播的时变场强结果。本发明是一种简单有效快速的电波计算方法,可解决动态等离子体的电波传播计算,避免直接采用随机介质建模方法计算的高难度和高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781155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210254991.7
申请日:2012-07-23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5H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冷却电极的大面积均匀高密度等离子体产生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等离子体产生腔体(1)、电源(2)、冷却系统(3)和真空装置(4),真空装置(4)用于对等离子体产生腔体(1)进行抽气和充气,调整腔体内气压和气体组分;电源(2)用于对等离子体产生腔体(1)内的气体做功,产生等离子体,冷却系统(3)用于对等离子体产生腔体(1)内的高压电极(105)进行冷却。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最大注入功率得到大大提高,产生的大面积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361531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110328200.6
申请日:2011-10-26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H05H1/4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体放电等离子体领域,涉及一种气体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的装置,确切讲是大面积均匀非磁化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及方法,其特征是:包括等离子体产生腔体、真空装置和等离子电源;等离子体产生腔体包括筒状腔体、网状放电电极,网状放电电极为外径小于筒状腔体内径的空心圆状网状体,通过绝缘支撑将网状放电电极与筒状腔体连接为同心圆结构,观察窗和活页窗连接固定在筒状腔体两端,可用于研究等离子体对电磁波的影响。它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重复性好、误差低可持续的大面积均匀非磁化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及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249849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17895.4
申请日:2008-04-0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B62D5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驱动具有多种运动方式的环境探测球形机器人。它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其目的是采用该机器人,可以使其在风力作用下,根据不同地形环境自主选择滚动和漂浮等运动方式,并具有能耗低、成本小的优点。该机器人主要包括半圆形挡板装置、隔膜布板装置、外层气囊、内层气囊、内核球体系统。内核球体系统由内核球体、氢/氦气反应或液氢/氦储存装置、充放气装置、电磁气阀、核心控制板、电源、传感器组及无线收发模块等部件组成,用于检测环境信息且与外界进行无线通信,并控制和实现充放气,使机器人具有纯滚动与漂浮两种运动状态。本发明可用于极地、沙漠等地面环境和行星表面的环境探测,也可用于侦查、娱乐、军事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