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25224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280065202.3
申请日:2012-12-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nventor: 堀川景司
IPC: H01G11/10 , H01M4/02 , H01M4/13 , H01M10/04 , H01M10/05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11/68 , H01G11/10 , H01G11/52 , H01G11/66 , H01G11/70 , H01G11/72 , H01G11/84 , H01M10/0463 , H01M10/052 , H01M12/005 , Y02E60/13 , Y10T29/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耐热性、容易多层化并且有利于小型化的蓄电设备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蓄电设备,具有在正极或负极中的一个第一极与另一个第二极之间设置隔离件层而得的层叠体、电解质、以及收纳所述层叠体与所述电解质的封装体,其中,包含至少两个将第一极集电体电极、设置于该第一极集电体电极的一个主面上的第一极活性物质层、以及覆盖所述一个主面的至少一部分的隔离件层进行一体化而得的第一极复合片,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极复合片中的一个第一极复合片的第一极集电体电极的另一个主面、与另一个第一极复合片的第一极集电体电极的另一个主面对置并隔着接合层而接合,所述接合层包含在主链中具有酰亚胺键的高分子。
-
公开(公告)号:CN103891029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380003647.3
申请日:2013-08-29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G11/00 , H01G11/66 , H01M2/26 , H01M2/30 , H01M4/13 , H01M4/64 , H01M4/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11/36 , H01G11/04 , H01G11/26 , H01G11/28 , H01G11/38 , H01G11/66 , H01G11/72 , H01G11/76 , H01G11/86 , H01M2/266 , H01M4/133 , H01M4/366 , H01M4/587 , H01M4/661 , H01M4/663 , H01M4/667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Y02E60/122 , Y02E60/13 , Y02P70/54 , Y02T10/7011 , Y02T10/7022 , Y10T29/417 , Y10T29/49108
Abstract: 一种蓄电装置,其具有至少一个电极,所述电极由一片金属极耳和多片电极板形成,前述电极板具有:金属箔、形成于金属箔的单面或两面的底涂层以及形成于底涂层的表面的活性物质层,前述底涂层包含碳材料,且单面的单位面积重量为0.01~3g/m2,关于前述多片电极板,金属箔的总厚度为0.2~2mm,并且在形成有底涂层的部分,电极板彼此焊接以及与金属极耳焊接。
-
公开(公告)号:CN103733288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80037609.5
申请日:2012-11-13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明电舍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48 , B82Y30/00 , B82Y99/00 , H01G11/24 , H01G11/30 , H01G11/32 , H01G11/34 , H01G11/36 , H01G11/50 , H01G11/66 , H01G11/70 , Y02E60/13 , Y10S977/9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装置用电极,其包含:选自由碳纳米管、活性炭、硬质炭黑、石墨、石墨烯和碳纳米角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活性材料;离子液体;以及三维网状金属多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682465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367117.9
申请日:2013-08-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IPC: H01M10/0587 , H01M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11/24 , H01G4/32 , H01G9/151 , H01G11/66 , H01G11/84 , H01G13/02 , H01M2/0217 , H01M2/263 , H01M10/0431 , Y02E60/13
Abstract: 提供一种蓄电元件,其具备片状的正极以及负极将隔板夹在中间并卷绕而成的电极体。该电极体具有相对的第1以及第2平坦部、以及对该第1以及第2平坦部的端部彼此进行连接的第1以及第2弯曲部。所述电极体是扁平状的形状。正极以及负极的任一方的电极覆盖另一方的电极的内周侧端部并配置在电极体的最内周。该一方的电极的内周侧端部相对于另一方的电极侧朝外作用弹性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380521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80008875.5
申请日:2012-02-13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富山住友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M4/80 , H01G11/68 , H01G11/86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66 , H01M10/052 , H01M10/05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11/66 , H01G9/016 , H01G11/68 , H01M4/043 , H01M4/13 , H01M4/661 , H01M4/745 , H01M4/808 , H01M10/0436 , H01M10/052 , H01M10/0585 , Y02E60/13 , Y10T29/49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非水电解质电池等电化学装置,其通过使用包括金属(例如,铝)多孔体的集电体来形成厚电极从而表现出优异的放电特性等优异特征。在所述电化学装置中的电极中,活性材料填充于多孔金属体内,所述电极的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多孔体呈片状,并且所述电极为包括多个单层金属多孔体层叠在一起且相互电连接的层叠多孔体。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铝多孔体适于所述金属多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339701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280006865.8
申请日:2012-02-13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富山住友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16 , H01G11/66 , H01G11/68 , H01G11/70 , H01M4/661 , H01M4/80 , H01M4/808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片状三维网状铝多孔体,以及分别使用了该片状三维网状铝多孔体的电极、电容器和锂离子电容器,其中该片状三维网状铝多孔体适合用作非水电解质电池用电极和使用了非水电解液的电容器用电极的集电体基材。为此目的,本发明的集电体用三维网状铝多孔体为片状三维网络铝多孔体,并且形成所述铝多孔体的骨架的表面粗糙度(Ra)为3μm以上,优选3μm以上且50μ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022409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350552.6
申请日:2012-09-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4/02 , H01M4/13 , H01G9/04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11/30 , B82Y30/00 , H01G11/26 , H01G11/66 , H01M4/13 , H01M4/134 , H01M4/386 , H01M4/62 , H01M4/625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E60/13 , Y02P70/54 , Y02T10/7011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放电容量大且充放电所导致的电池特性的劣化少的蓄电装置用负极。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蓄电装置用负极,包括具有多个突起物的负极活性物质以及将所述多个突起物中的第一突起物和第二突起物在上方桥接的梁。梁在与集流体弯曲的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在第一突起物和第二突起物中,它们的轴彼此一致。此外,也能够以覆盖突起物的侧面或覆盖突起物的侧面及梁的顶面的方式设置石墨烯。
-
公开(公告)号:CN102668177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180005062.6
申请日:2011-07-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11/66 , H01G11/06 , H01G11/24 , H01G11/70 , H01G11/74 , H01G11/84 , H01M2/263 , H01M10/0431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Y02E60/12 , Y02E60/13 , Y10T29/417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7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备可提高与电极体的连接强度的集电部件的蓄电元件及集电部件的制造方法。集电部件(6)具备与外部端子(4)电连接的第一部分(600)以及从该第一部分(600)的第二端部伸出且与电极体(2)电连接的第二部分(601),该第二部分(601)具备:第一端部与第一部分(600)的第二端部连接的基体部(601a);第一端部与基体部(601a)的第二端部连接的扭转部(601d);第一端部与扭转部(601d)的第二端部连接,并被插入电极体(2)的卷绕中心,从而与电极体(2)电连接的插入部(601f)。第二部分(601)优选具备:向与扭转部(601d)的扭转方向相反方向扭转的逆扭转部(601d’),其第一端部与插入部(601f)的第二端部连接;以及第一端部与逆扭转部(601d’)的第二端部连接的前端部(60h)。
-
公开(公告)号:CN102315431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177490.9
申请日:2011-06-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nventor: 山崎舜平
IPC: H01M4/1395 , H01M4/134 , H01M4/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6 , H01G11/06 , H01G11/30 , H01G11/50 , H01G11/66 , H01G11/76 , H01M4/0404 , H01M4/0419 , H01M4/0426 , H01M4/0471 , H01M4/134 , H01M4/366 , H01M4/405 , H01M4/661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Y02E60/122 , Y02E60/13 , Y02P70/54 , Y02T10/7011 , Y02T10/7022 , Y10T29/417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在硅层中引入有锂的电极的蓄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在集电体上形成硅层,在硅层上涂敷含有锂的溶液,并进行热处理,可以对硅层中至少引入锂。通过利用含有锂的溶液,即使使用由多个硅微粒形成的硅层,含有锂的溶液也进入微粒和微粒之间的缝隙,从而可以对与含有锂的溶液接触的硅微粒引入锂。另外,即使在使用薄膜硅作为硅层的情况,或者在使用包括多个须状物或须状物群的硅层的情况,也可以均匀地涂敷溶液,从而可以容易地使硅中含有锂。
-
公开(公告)号:CN1866430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610082560.1
申请日:2006-05-17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G9/058 , H01G9/04 , H01G13/00 , C09J127/12 , C09J127/16 , C09J179/08 , C09J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16 , H01G9/058 , H01G11/28 , H01G11/66 , H01G11/86 , Y02E60/13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增强可极化电极层与底涂层之间的粘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于在集电器上形成底涂层的第一步骤和用于在所述底涂层上形成可极化电极层的第二步骤。第一步骤通过以用于底涂层的涂布液涂布所述集电器而进行,所述用于底涂层的涂布液包含导电性颗粒、第一粘合剂和第一溶剂。第二步骤通过以用于可极化电极层的涂布液涂布所述底涂层而进行,所述用于可极化电极层的涂布液包含多孔颗粒、第二粘合剂和第二溶剂。第一溶剂能够溶解或分散所述第一粘合剂和第二粘合剂。第二溶剂能够溶解或分散所述第一粘合剂和第二粘合剂。底涂层与可极化电极层之间界面的融合增强了两层之间的粘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