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地铁系统的能量综合利用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06619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1811261435.6

    申请日:2018-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地铁系统的能量综合利用系统,其包括能量回馈系统和电阻耗能系统;能量回馈系统包括能量回馈主回路和能量回馈控制模块;电阻耗能系统包括电阻耗能主回路和电阻耗能控制模块;能量回馈控制模块用于在直流母线电压Udc上升并超过能量回馈系统工作的直流母线电压阀值UH_ref时导通能量回馈主回路,以及在直流母线电压Udc继续上升并超过直流母线电压最大限定值UH_max时与电阻耗能控制模块一起导通电阻耗能主回路。相应地,提供一种应用于地铁系统的能量综合利用方法。本发明中,使能量回馈系统优先投入工作,再由能量回馈系统控制电阻耗能系统投入工作的时间,从而既避免了直流母线电压继续上升,又达到了更好的节能效果。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参数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37208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10748516.9

    申请日:2022-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参数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参数测量方法,具体包括步骤:建立以电流为状态变量的d、q轴电流状态方程,对d、q轴的未知扰动进行建模得到d、q轴集中扰动模型,分别建立d轴、q轴对应的初始扰动观测器;将直流电压误差作为已知扰动输入扰动观测器中,获取d轴、q轴的未知扰动,获取电阻参数测量值和电感参数测量值;按不同周期执行步骤S1‑S3分别对电机参数进行测量,输出电阻参数测量值和电感参数测量值;通过对传统扰动观测器进行改进,将直流电压误差加入扰动观测器中,提高了电气参数的辨识精度同时降低了观测器的负担,有利于提高电阻、电感参数的测量精度,能够实现对永磁电机驱动系统的优化。

    一种无速度传感器电机的误差反馈矩阵的取值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00101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10444201.5

    申请日:2022-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速度传感器电机的误差反馈矩阵的取值优化方法,该方法从图形化设计的角度出发,考虑低速发电运行范围,基于电流误差和磁链误差,构建了无速度传感器电机的误差反馈矩阵并推导出误差反馈矩阵的第一至第四系数的取值表达式。进一步的,通过图形化的转子磁链误差图和参数变化工况下稳定性函数取值图来分析获取误差反馈矩阵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最优取值,从而最终得到误差反馈矩阵中各元素的最优取值。本发明从图形化设计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误差反馈矩阵,进一步通过图形化的转子磁链误差图和参数变化工况下稳定性函数取值图的分析,从而可直观地反应误差反馈矩阵的参数变化对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获取最优的误差反馈矩阵。

    一种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驱动稳定性增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0072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01464.2

    申请日:2024-0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驱动稳定性增强方法,属于电机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对感应电机模型的状态方程和全阶磁链观测器的状态方程的差进行拉普拉斯变化,整理得到误差方程;其中,感应电机模型的状态方程是将定子电流和转子磁链作为状态变量建立的;全阶磁链观测器的状态方程是基于感应电机模型的状态方程,引入定子电流误差和转子磁链误差确定的;拓展生成误差方程的误差向量,并确定所述误差向量的误差系数矩阵;以误差系数矩阵为严格对角占优矩阵且所有主对角元均为负数为约束进行反馈增益系数的设计。本发明通过设计反馈矩阵参数值,将分布在右半平面的特征根移至左半平面,提高了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运行的稳定性。

    一种人员防窒息告警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7535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351756.1

    申请日:2022-10-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人员防窒息告警系统及方法,涉及汽车安全告警技术领域,包括CO气体浓度检测模块检测汽车内部的CO气体浓度。人像识别模块识别汽车内部的人员乘坐情况。处理模块根据汽车内部的CO气体浓度和人员乘坐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防窒息操作,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输出告警信息和控制车窗开启。本申请能够根据CO气体浓度情况与人像识别结果进行窒息告警,同时利用告警信息触发车窗开启操作,由此实现汽车内部的人员防窒息。

    一种同步磁阻电机转子定位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88599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772890.7

    申请日:2023-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磁阻电机转子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同步磁阻电机d轴和q轴交替注入高频方波信号,获取同步磁阻电机的高频电流响应;提取高频电流响应在αβ坐标系中,α轴和β轴的高频响应电流包络线,并进行矢量叉乘,得到同步磁阻电机中转子位置误差信号;将转子位置误差信号输入PLL型锁相环,对转子位置进行定位;提取高频电流响应在dq坐标系中,d轴和q轴的高频响应电流幅值,解算d轴电感和q轴电感,并对锁相环中观测器参数进行更新。本发明在基于方波注入法进行转子位置解算的前提下通过两轴交错注入,提取两轴高频响应信号和在线观测电感参数,实现参数更新,以提升转子位置定位精度与稳定性。

    一种电机转子转速与转子时间常数解耦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931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0026837.8

    申请日:2022-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转速与转子时间常数解耦辨识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构建同步辨识电机转子转速与转子时间常数的自适应观测器;S2,确定电机转子转速与转子时间常数自适应率的耦合关系;S3,在转子转速自适应率与转子时间常数自适应率表达式中引入两个移相角,更新电机转子转速自适应率与转子时间常数自适应率的耦合关系;S4,求解使得电机转子转速与转子时间常数自适应率解耦时两个移相角的取值,将两个移相角的取值代入自适应率表达式中,同步观测电机转子转速与转子时间常数。本发明可以使得转子转速与转子时间常数两个参数的观测解耦,辨识精确度更高。

    一种无源的永磁电动机组效率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6339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530820.2

    申请日:2022-12-0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源的永磁电动机组效率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若干个多功能传感器与计算单元;多功能传感器用于采集电动机组的电动机表面温度、冷却介质温度与冷却介质流量;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电动机的表面温差、电动机的冷却介质温升与冷却介质流量;基于电动机的表面温差、所述冷却介质温升与所述冷却介质流量计算热量损耗,根据电动机的总功率与热量损耗计算每台电动机的效率以及电动机组的平均效率。本发明能够实现装置的长期、稳定自供电,无需充电或更换电池,在不影响电动机工作的同时实现了废能再高效利用,降低了经济成本、资源浪费和人力成本,能够精确计算每台电动机的工作效率以及电动机组的平均工作效率,并实现统一监控。

    一种凸极磁阻式铁芯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0647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46007.7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凸极磁阻式铁芯及其设计方法,属于电机设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在二维笛卡尔坐标系中,建立电机初、次级或定子、转子面向气隙的表面构成的求解域内标量磁位分布满足的Laplace方程,求解所述Laplace方程中标量磁位的通解,进而得到待设计的凸极磁阻式电机铁芯满足的函数关系;基于所述函数关系,设定坐标点间隔,得到所述凸极磁阻式铁芯的轮廓坐标。同时,基于本发明设计的函数关系,以基波比磁导达到最大为目标,求解使基波磁导最大的铁芯齿高,将该最大的铁芯齿高及其他参数代入上述函数关系,解出铁芯轮廓坐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设计出凸极磁阻式铁芯结构,并在不增加谐波含量的前提下使基波比磁导幅值最大。

    一种光伏发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3374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310105769.9

    申请日:2023-0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至少一个光伏板;风扇,安装于光伏板旁,其内部设置有可逆电机,所述可逆电机用于控制风扇的扇叶转动或者被风扇的扇叶转动带动发电;蓄电池,其和可逆电机电连接;用于探测光伏板温度是否超过第一阈值的温控装置。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当光伏板表面温度没有到达第一阈值时,说明光伏板表面温度处于较为合适的状态,此时降低光伏板的风载荷比较重要,利用风带动风扇转动进而利用可逆电机发电输送向蓄电池。当光伏板的表面温度达到第一阈值时,利用蓄电池储存的电力驱动风机旋转,增大风速,通过风冷的方式为光伏板降温,避免安全事故及经济损失。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