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35793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23396.5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IPC: E05C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C3/0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飞行模拟器座舱门闩,安装于座舱舱门上,包括舱外手柄、舱内手柄、舱内调节手柄、压杆、保持架、主动杆、连杆、从动杆和闩舌,压杆穿过座舱舱门上的通孔,压杆与座舱舱门之间设有卡位装置,舱外手柄与压杆的外端连接,舱内手柄和舱内调节手柄分别与压杆的中段连接并位于座舱舱门内侧,舱内手柄能够驱动压杆旋转,舱内调节手柄能够向内侧方向扳动压杆,保持架用于安装舱内调节手柄和压簧,压簧用于向外推动压杆,主动杆安装于压杆上并通过连杆和从动杆与闩舌旋转连接。通过本发明能够从座舱舱门内、外两侧启闭舱门,并能实现自锁,使本发明所述动态飞行模拟器座舱门闩更加适应动态飞行模拟器座舱门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341418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310284629.9
申请日:2013-07-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巨型土工离心机吊篮,包括吊耳、吊臂和平台,吊耳包括两个且相互对称,吊臂包括两个且相互对称,吊耳的上端设有一个用于与离心机转臂连接的上销轴孔,吊耳的下端设有一组以上用于与吊臂连接的下销轴孔,吊臂的上端设有与吊耳的下销轴孔配套的上销轴孔,吊臂的下端设有多个用于连接平台的下销轴孔,吊臂的上销轴孔与下销轴孔的轴心线相互垂直;吊耳的下销轴孔与吊臂的上销轴孔之间通过上销轴及关节轴承连接,吊臂的下销轴孔与平台之间通过下销轴连接。本发明采用吊耳和吊臂连接转臂和平台,吊耳的上销轴孔能实现与转臂之间的滑动轴承或铜套连接,提高了吊篮承重容量;吊耳与吊臂的连接结构具有承重容量大、扩展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331215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84600.0
申请日:2013-07-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IPC: B04B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心机试件水平换向锁紧装置,包括用于安装试件的旋转试验台,离心机的转臂上设有安装孔,旋转试验台通过固定装置安装于安装孔内,固定装置包括换向销和锁紧模块,转臂上靠近旋转试验台边缘并靠近转臂中心的位置设有销槽,换向销置于销槽内并能移动,换向销上设有伸出转臂外的手柄,旋转试验台边缘设有与换向销配套的销孔;旋转试验台与转臂之间通过锁紧模块锁紧固定。本发明通过换向销实现旋转试验台的水平角度快速定位,在离心力下,换向销会始终停留在销孔内,不会发生蹿动,并通过锁紧模块实现旋转试验台与转臂之间快速锁紧和松开,从而方便、快捷地对旋转试验台及试件进行换向锁紧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212083047U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20267735.1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IPC: G01N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心机动平衡调节系统,主轴上设置有中心通孔可敷设油路,两条对称的油路A和油路B,两者均从油站出发,从主轴中心通孔穿出,达到臂架,并分别沿臂架长度方向分头向两端铺设,当达到臂架端部时,通过三通管接头,将管路一分为二,然后分别铺设至两根拉力带中心孔位置,并固定在拉力带中心孔端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系统通过控制地面油站,经过旋转接头将油输运至转臂,然后向转臂其中一端的两根拉力带减重中心孔中注入适量的油,以达到动平衡调节目的。该实用新型不仅可实现大不平衡力动态调整,还不占用转臂空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082563U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21019811.3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离心机转臂静态称重装置,包括转臂和转臂支撑,所述的转臂中部套设在转臂支撑内,所述的转臂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上顶块,所述的安装槽下方的转臂支撑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内设置有静态称重装置,所述静态称重装置的顶部抵在上顶块的底部,并支撑转臂使其底部不与转臂支撑接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配置在支撑点的四支称重传感器,精确测量转臂的重量,通过计算得出转臂的质心位置,最终通过重量配比或者配平机构令左右两侧数据完全相等,实现转臂在静态下的精确配平。(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476482U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20129422.7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IPC: B04B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工离心机自平衡装置,实验舱置于土工离心机的试验吊篮内,配重块置于土工离心机的配重吊篮内,自平衡装置包括两套利用挤压压力对其内部存储的液体进行相互输送的输送设备;一套输送设备置于实验舱与试验吊篮之间,另一套输送设备置于配重块与配重吊篮之间。在离心机旋转过程中,当实验舱模型出现质心变化时,试验端与配重端的两个输送设备受力不一致,输送设备内部的液体会自动从受力大的一端向受力小的一端移动,直到两端重新达到平衡;该平衡的达成无需外在动力,仅依靠不平衡力即可完成,且由于结构简单,平衡的精度会非常高,反应时间短;且由于整个系统不含电子元器件,对离心场的适应性高,可在高离心场下使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461173U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21206872.3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IPC: H01R39/6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土工离心机吊篮供电装置,采用触头与弧形滑轨组成的滑触导电结构,避免了使用一般线缆输电的反复弯折,降低了吊篮供电装置的损伤概率;避免了采用悬空线缆很难承受在高离心力作用下,自重所产生的高线缆拉力造成线缆损伤或崩断的情况;弹簧作用力挤压移动机构,使触头和滑轨之间始终保持足够的接触压力,保证在离心力较小时,两者之间的接触可靠性;且在高离心场下,移动机构自身重量所产生的离心力可提供触头和滑轨间的接触压力,且离心力越大,接触越可靠。(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459386U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21308026.2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工离心机模块化拉力梁,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所述第一模块与旋转中心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模块的内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模块的两端连接,两个所述第三模块的内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模块的外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土工离心机模块化拉力梁采用模块化组装的结构形式,解决采用一体式拉力梁造成的材料属性不均匀、加工困难和离心场下承力不合理的问题,并根据不同工作位置的承受离心力的大小选择不同材料性能的模块,可以充分发挥每一个模块的作用,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模块的材料。由于单个模块的尺寸较小,一方面可以保证原材料调质的均匀性,另一方面可选用的加工设备较多,相对一根整的拉力梁而言省时省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722967U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721517978.0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IPC: B04B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工离心机可调重心配重装置,属于土工离心机领域,该装置与离心机之间可通过支架上的法兰固定,为可拆卸式结构设计,通过遥控电机驱动,能够在离心机动态或静态条件下调节质量块的位置以实现平衡调节;可以实现双向平衡调节,即质量块可沿着丝杆长度方向往复运动,能克服试验过程中,由于模型自身构型变化对于设备整体平衡的影响;通过更换质量块,可以实现土工离心机不同规模及范围的平衡调节;该装置既可以在吊篮式离心机上使用,也可在平台式离心机上使用,安装极其方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911830U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20715025.X
申请日:2015-09-1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IPC: B04B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离心机静态配平装置,包括配平框架、丝杠、移动配重块、电机、旋转传动装置和行走螺母,配平框架的第一端设有连接孔,配平框架的第二端安装有固定配重块,配平框架的两侧上表面分别设有导轨且两条导轨相互平行,移动配重块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个导轨上并能够移动,电机安装于移动配重块上,电机的转轴与旋转传动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旋转传动装置的输出端与行走螺母连接,行走螺母套装于丝杆上,丝杠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配平框架的两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移动配重和固定配重组合的方式,具有模块化设计易于加工、配平范围大、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