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g值三自由度离心机的滚转框

    公开(公告)号:CN110823619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1911236932.5

    申请日:2019-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离心机结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高g值三自由度离心机的滚转框,包括框架,所述的框架由外蒙皮外圈、内蒙皮内圈及盖板围成的八边形环形腔体;所述的框架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滚转轴安装孔,所述滚转轴安装孔内设置有小轴套,所述框架垂直于两个滚转轴安装孔连线的侧壁设置有两个俯仰轴安装孔,所述的俯仰轴安装孔内设置有大轴套;所述的外蒙皮与内蒙皮之间的腔体内设置有多根穿线管。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对滚转框外形结构、箱体截面结构、局部结构、布线方式进行改进设计,以提高滚转框的抗过载能力、刚度以及承载能力,并减小滚转框的偏心量,使其能够在高g值三自由度离心机上使用。

    一种液体静压轴承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022500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010013019.5

    申请日:2020-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静压轴承,液体静压轴承主体与液体静压轴承处主轴之间通过动密封结构连接;在液体静压轴承的回油接口处设置有背压阀;进油压力为P1,回油压力为P2,背压阀设置压力为P3,动密封可承受的最大压力为P4,液体静压轴承所处位置的离心场对液压油形成的压力为P5,P3>P5,P2>P3,P4>P2,P1>P3;本发明采用了主轴旋转动密封,采用了回油接口处背压阀,使得液体静压轴承内部形成相对密闭、密封的内部储油空间;相比传统技术,可提供远大于气体静压轴承的承载能力;利用背压阀对轴承储油空间内的液压油压力进行控制调节,实现了在离心场下工作的液体静压轴承的回油。

    一种超重力场下的并行导向式波浪模拟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55682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1910063210.8

    申请日:2019-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重力场下的并行导向式波浪模拟发生装置,传动结构在波浪模拟过程中始终位于液体上方,避免了装置位于液体中对于波浪模拟产生的干扰,避免了超重力场下传动装置长期置于液体中因腐蚀等影响结构寿命与传动效果的问题,提高了结构的使用寿命;通过合理布局与结构设计,实现连缸部件的第二端与连板部件的第一端的转动连接处的转动轴心线在摇板结构的厚度中心面上,实现摇板结构由中位向左、右极限位置摆动过程分别对应的液压缸行程相等,从而简化了液压缸行程的控制方式,使其更易实现,同时能够更好的保证波浪模拟效果。

    磁流体浮动动密封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2250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80031.1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磁流体浮动动密封装置,涉及密封技术领域,包括推力盘、静密封连接件、动密封件和控制件,动密封件用于推力盘与动密封壳体之间的动密封,动密封件包括极靴和磁流体,极靴固定安装在密封壳体上,极靴上设置有极齿,磁流体位于极齿和推力盘之间,控制件用于调节控制动密封件的极齿的第一端与推力盘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通过控制件调节控制动密封件的极齿的第一端与推力盘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一方面可以使推力盘始终与极齿端面保持平行,因此推力盘可以始终与极齿端面之间的间隙保持在0.1mm甚至更小,保证磁流体液膜密封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转轴的转速来调节控制极齿的第一端与推力盘第一侧面之间的间隙大小。

    一种土工鼓式离心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33982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1910276811.7

    申请日:2019-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工鼓式离心机装置,包括外轴、内轴;外轴为空心轴,外轴用于驱动模型槽转动;内轴安装在外轴内部,内轴由内轴电机驱动,内轴用于驱动作动器平台转动;外轴与内轴不接触,外轴与内轴同轴心设置;外轴电机为直驱电机,外轴穿过外轴电机并由外轴电机驱动;外轴和内轴通过交叉耦合控制方法实现其同步或异步运动。本发明采用直驱电机直接驱动外轴,具有启动迅速,转速控制精度高,运行平稳等特点;本申请外轴和内轴通过交叉耦合控制方法实现其同步或异步运动,可避免由机械连接(离合器)实现同步带来的振动影响。

    一种引入角加速度阈下控制的躯体重力错觉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89126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0734740.3

    申请日:2020-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入角加速度阈下控制的躯体重力错觉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飞行错觉模拟软件根据运动参数生成离心机运行曲线并显示在上位机界面上;对运行曲线进行确认,并开始训练;离心机按照启动曲线进入基础过载Gz0,离心机俯仰方向角位移为θ,过程中通过阈下控制限制飞行员三向角加速度低于αmax;维持基础过载状态,持续时间tlev1;离心机主轴转速ω增加,位置框产生动作过载,俯仰方向角位移为θ,过程中通过阈下控制限制飞行员三向角加速度低于αmax;维持动作过载状态,持续时间tact,离心机主轴减速,位置框恢复,恢复基础过载;维持基础过载状态,持续时间tlev2;离心机按照停机曲线进入停机状态,并将训练数据存入数据库。

    一种考虑运动感知的持续载荷模拟器G值补偿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80435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33436.7

    申请日:2020-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运动感知的持续载荷模拟器G值补偿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得三自由度持续载荷模拟器座舱中飞行操纵系统的操作指令;步骤二、通过飞行仿真,获取当前飞机实际飞行的6个自由度运动参数,即3个线加速度物理量:Gxa、Gya、Gza,依次为前后、左右、头足方向过载;3个角速度物理量:Pa、Qa、Ra,依次为滚转、俯仰、偏航方向角速度;等。本发明直接从持续载荷模拟器角运动感知和实际飞行角运动感知近似一致出发,通过近似方法计算得到持续载荷模拟器的角度补偿信号,可以在滚转角运动感知和俯仰角运动感知上实现较好的控制效果,达到与实际飞行近似一致的目标。

    一种土工离心机自平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56990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72317.9

    申请日:2019-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工离心机自平衡装置,实验舱置于土工离心机的试验吊篮内,配重块置于土工离心机的配重吊篮内,自平衡装置包括两套利用挤压压力对其内部存储的液体进行相互输送的输送设备;一套输送设备置于实验舱与试验吊篮之间,另一套输送设备置于配重块与配重吊篮之间。在离心机旋转过程中,当实验舱模型出现质心变化时,试验端与配重端的两个输送设备受力不一致,输送设备内部的液体会自动从受力大的一端向受力小的一端移动,直到两端重新达到平衡;该平衡的达成无需外在动力,仅依靠不平衡力即可完成,且由于结构简单,平衡的精度会非常高,反应时间短;且由于整个系统不含电子元器件,对离心场的适应性高,可在高离心场下使用。

    高转速土工离心机吊篮兜装消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717277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10221541.6

    申请日:2016-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转速土工离心机吊篮兜装消隙装置,安装于土工离心机的转臂上,水平方向的所述转臂的外端设有兜装内腔,吊篮的吊臂通过销轴旋转连接于所述兜装内腔的腔壁上,所述兜装内腔的腔壁上设有“U”形口且其外端开口,所述销轴穿过所述“U”形口,所述“U”形口的外端安装有竖向的板簧,所述板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兜装内腔的腔壁上。本发明采用转臂上的“U”形口和板簧配合的结构,利用板簧的变形量消除了吊篮兜装技术中吊篮底部和转臂之间的间隙,结构相比传统油缸结构更加简单,且无需对消隙过程进行人为控制,只须利用现有技术对板簧的参数和安装位置进行精确设计即可实现消隙目的,使用方便且成本较低,便于推广。

    固体火箭发动机离心过载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792540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10262648.0

    申请日:2015-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离心过载试验系统,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集流环、电机、联轴器、传动支承和转臂,所述电机竖直设置,且其主轴下端与所述集流环连接,所述电机的主轴上端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传动支承的下端连接,所述传动支承的上端与所述转臂固定连接,所述转臂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试件的安装平台。本发明固体火箭发动机离心过载试验系统通过电机带动转臂旋转,对安装平台内的试件提供加速度、快加速以及横向过载等运行工况,并通过控制试件点火时间,可再现火箭发动机运行过程不同姿态下的高过载环境,再通过对试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可获得实时试验数据,为高过载发动机流场及热结构研究提供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