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7290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09053.7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福建罗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破损标线识别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无人机视角的道路破损标线识别方法,包括:采用数据标注软件构建无人机视角道路标线破损数据集;将原始图像采用马赛克增强的方式,扩建道路标线破损数据集;构建深度学习模型,模型包括主干网络、特征融合层、预测分类器,进一步输入特征融合层,特征融合层采用特征金字塔网络和路径聚合网络充分融合主干网络提取的不同层特征图,充分利用图像的高分辨率与低分辨率的特征信息,增强模型特征提取能力。本发明,能够准确识别道路标线破损,提高破损标线识别准确率,解决传统图像处理方法存在识别误差大、漏识别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73589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63636.5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角速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外装式钢轮压路机钢轮角速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包括钢轮,钢轮内壁固定连接有金属环,金属环一侧面沿金属环圆周方向固接有若干个指向钢轮轮轴的片状凸起,钢轮的轮轴转动连接有L型安装支架,L型安装支架远离钢轮的轮轴的一端安装有检测组件,本发明的测量装置通过外装的方式安装在钢轮上,使得在加装时不需要对压路机进行拆解,方便安装,并且测量装置的尺寸可以根据不同钢轮的大小进行定制,提高实用性,同时检测过程中采用检测组件对片状凸起进行检测并转换获得钢轮的角速度,相比现有基于位置信息的间接测量方法具有更好的精度,并且不会受到卫星信号覆盖区域的限制,保证角速度测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5511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25429.6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G01S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钢轮压路机行车速度检测方法,可以通过GNSS定位设备在相同的间隔时间内更新定位数据,然后通过公式换算得到压路机的行车速度,并且行车速度可以实时传递给驾驶员、施工方和管理方,而当GNSS定位数据产生丢失时,则处理器可以通过采集转速测量设备上测量得到数据并经过换算后得到转速测量设备测量的行车速度,然后利用该测得速度数据修正GNSS定位数据的信号不稳定,实现了定位数据与转速数据的融合,从而可以不用依赖双钢钢轮压路机生产厂家的检测设备,并且能够解决定位数据在信号不佳时检测精度差的问题,实现了双钢轮压路机碾压速度的精确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23912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55863.1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标线日间可视性评价方法、标线设置方法以及道路。该标线日间可视性评价方法包括:基于具有标线的道路的规定车速,确定在所述规定车速下的安全视距;根据视距随亮度对比度变化而变化的亮度对比度模型,基于所述安全视距和标线特征确定所述标线的亮度对比度阈值;获取标线相对于周围路面的亮度对比度;基于所获取的亮度对比度和所确定的亮度对比度阈值,确定所述标线的第一日间可视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标线日间可视性技术,能够充分满足驾驶员在日间道路上安全舒适行车对标线的视认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08091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50614.3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标线夜间可视性评价方法以及标线设置方法以及适用道路。该标线夜间可视性评价方法包括:基于具有标线的道路的规定车速,确定在所述规定车速下的安全视距;根据视距随逆反射系数变化而变化的逆反射系数模型,基于所述安全视距和标线特征确定所述标线的逆反射系数阈值;获取标线的逆反射系数;基于所获取的逆反射系数和所确定的逆反射系数阈值,评价所述标线的夜间可视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标线夜间可视性评价技术,能够充分满足驾驶员在夜间道路上安全舒适行车对标线的视认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99139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76231.8
申请日:2025-04-16
Applicant: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福建省福泉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IPC: G06Q50/26 , E01H1/00 , H04N7/18 , G06Q10/0631 , H04L67/10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Q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公路服务区卫生清洁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车路云图联动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卫生清洁系统,路端监控单元部署于服务区预设区域,实时采集影像数据,通过动态背景建模提取场景变化信息,并基于双目视觉标定建立图像与世界坐标系的立体映射关系;云监控管理平台含垃圾检测、定位计算及任务调度模块,识别分类垃圾,获取垃圾实际物理坐标,生成清洁任务并分配给清洁车辆;多类型自动清洁车包括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专用车。本发明通过车端、路端、云端、图端协同联动,实现检测、定位、清洁与验证的全链路闭环管理,能高效、精准地完成服务区卫生清洁任务,显著提升清洁效率与智能化水平,适应复杂多变的服务区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983021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03403.7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福建省高速公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南平武沙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速公路多源数据融合的项目级可视化展示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交换与集成框架,将BIM模型、GIS空间地理信息与倾斜摄影三维点云模型进行无缝衔接与映射;步骤2,制定标准化接口规范通过数据解析与转换引擎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规范处理;步骤3,对多源工程数据与项目进展进行实时动态同步更新;步骤4,汇聚工程数据构建高速公路项目的数字孪生模型实现可视化场景中的集中管理、多维分析与动态呈现;步骤5,梳理提炼管理业务逻辑构建灵活扩展的专业应用模块实现工程项目的智能化分析;步骤6,采用可视化人机交互对多源数据融合的项目进行可视化沉浸式展示。本发明对项目各要素实现可视化的全面管理和溯源。
-
公开(公告)号:CN11983021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03399.4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福建省高速公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南平武沙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BS的工程建设一体化融合应用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1,将项目逐层分解形成树状的WBS结构;并基于统一的WBS编码规则对各层级之间进行规范编码;步骤2,构建业务应用架构,按照统一的WBS编码实现设计、施工、运营维护阶段的一体化融合应用;步骤3,基于WBS编码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集成与融合;步骤4,利用BIM和GIS技术实现工程项目的可视化展示与分析;步骤5,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化的风险预警和决策支持。本发明通过WBS的精细化分解和统一编码,结合BIM、GIS、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协同管理和信息共享,提升了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执行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7102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0618106.1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下层复合式高速公路的车辆精准识别方法和系统,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利用安装于高速公路各层龙门架的ETC天线,初步识别通过各层龙门架的车辆信息;利用与各ETC天线安装于同一龙门架的雷视一体机,从上层龙门架的初步识别信息中排除误识别的疑似下层车辆。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提升复合式高速公路环境中的车辆识别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71460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85511.1
申请日:2024-11-23
Applicant: 泉州达顺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内部温度场测试装置及方法,属于沥青路面检测领域。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内部温度场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预埋于沥青路面内的容纳壳和位于沥青路面上方的装置本体,所述容纳壳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有数据采集仪,所述数据采集仪位于沥青路面一侧处,所述容纳壳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顶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本发明将温度传感器预埋于沥青路面内,沥青路面施工完成后,在容纳壳上方处钻孔,将送料管插入容纳壳内调节温度传感器的高度,然后通过送料管向容纳壳内输送沥青,因此本装置既能保证温度传感器深度正确,提高了测试精度,且只在沥青路面上钻出小孔,对沥青路面的破坏程度较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