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发酵过程中酚类物质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0819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42070.3

    申请日:2022-08-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茶发酵过程中酚类物质的检测方法,包括第一步:构建2*3IDA传感器阵列;第二步:制备红茶发酵茶样;第三步:获取传感图像信息并基于所述传感图像信息建立酚类物质指标含量检测模型;第四步:依据所述检测模型检测所述茶样中总多酚、总儿茶素、EGCG的含量。根据本发明的红茶发酵过程中酚类物质的检测方法能够实现在红茶加工中的原位进行酚类物质即三种含量总多酚、总儿茶素、EGCG含量的同时检测,设备简单、操作时间短、成本低。

    一种带有余热回收装置的茶叶烘干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26702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77390.9

    申请日:2021-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余热回收装置的茶叶烘干设备,包括烘干箱和箱门,所述烘干机构包括风机、加热箱、箱盖、空气加热器、螺栓和烘干管,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筒和伸缩杆,所述放置机构包括支撑杆、连接杆和放置环,所述烘干箱的后端设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固定块、过滤框和连接块,所述烘干箱的顶面设有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和过滤机构之间通过连接管进行连接。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带有余热回收装置的茶叶烘干设备,属于烘干设备,通过设置的伸缩机构和放置机构的配合使用,便于使用者对茶叶进行存取,设置的烘干机构,用于对茶叶烘干并以吹风的方式不间断的将茶叶进行翻动,使得茶叶能够烘干的更加均匀。

    一种茶类判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014516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010855084.2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类判别方法及系统,属于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是以20个化合物的离子强度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判别函数,以鉴别茶叶种类;本发明利用茶叶中存在的20个化合物的相对丰度对茶叶种类进行判别,能够克服感官判别中存在的问题,更加客观科学地对茶叶进行分类,提高了判断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使用三种算法验证了将所发现的20个化合物组合用于茶叶种类判别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发酵生产咖啡碱的工程菌、其构建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861408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610475914.2

    申请日:2016-0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酵生产咖啡碱的工程菌,所述工程菌是通过将咖啡碱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导入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构建而成的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本发明通过过量表达咖啡碱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使谷氨酸棒状杆菌具备生产咖啡碱的能力,且产物咖啡碱能够大量分泌到胞外,分离纯化步骤少,咖啡碱的得率高,摇瓶发酵结果显示,咖啡碱的产量达3.75mg/L,表明该重组工程菌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为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食品安全级咖啡碱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种机械化连续制作涌溪火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96745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328414.7

    申请日:2017-1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化连续制作涌溪火青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机械化摊青、杀青、摊凉、轻揉、解块摊凉、复炒、摊凉、初次做形、摊凉、二次做形、筛分、色选和烘干等工序;加工所得的涌溪火青色泽墨绿,油润乌亮,形成汤色澄明绿亮、香气清高、回味悠长等特有品质;圆紧卷曲如发髻,品质均一;本发明方法适合涌溪火青机械化加工,连续化清洁化生产,提高了涌溪火青的标准化生产程度,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符合涌溪火青产业化发展趋势。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8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17693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15695.8

    申请日:2016-09-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加工方法,属于茶叶产品加工领域。本发明的茶叶加工方法包括:鲜叶采摘、萎凋、干燥、提香、筛选和包装。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利用三、四叶及叶梗等资源,克服了目前白茶等加工较多只使用一芽一、二叶而导致的资源利用度低的问题。本方法制作出的茶叶,香味浓郁且具有独特的令人愉悦的焦香味,茶汤呈黄亮色,滋味甘爽,符合大众消费者的口味,市场潜力巨大,而且本方法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所需时间短,便于投入工业化生产。

    提高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咖啡碱产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8594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75884.5

    申请日:2016-06-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1007 C12P17/182 C12Y20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咖啡碱产量的方法,以含有咖啡碱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CaXMT和TCS1的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作为发酵菌株,通过向发酵液中添加前体物质黄嘌呤核苷,并采用加压方式对重组菌细胞进行通透化处理,促进重组工程菌对底物黄嘌呤核苷的吸收,在表达的活性蛋白的催化作用下,使底物黄嘌呤核苷经过三次甲基化反应和一次核苷水解反应,最终生成咖啡碱。本发明通过改变细胞的通透性,促进底物的吸收,操作步骤简单、产品纯度高,为利用微生物工业化发酵生产咖啡碱奠定了理论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