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态应变能法的约束阻尼鼓筒的减振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52564A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10478483.6

    申请日:2014-09-18

    申请人: 重庆大学

    IPC分类号: G06F17/50 F16F15/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态应变能法的约束阻尼鼓筒的减振优化设计方法,用于解决航空发动机鼓筒的振动应力过大的问题。具体方法是:将约束阻尼材料粘贴于航空发动机鼓筒的内壁,构件约束阻尼鼓筒,建立约束阻尼鼓筒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模态分析。确定约束阻尼材料的使用量和所关注的模态,提取阻尼层的模态应变能分布,根据约束阻尼材料的使用量和阻尼层的应变能分布确定约束阻尼材料的布置位置。为了工程实施的方便,将约束阻尼材料的布置位置修整为环形。本发明在附加一定约束阻尼材料使用量的情况下,能快速的确定约束阻尼材料的布置位置,使约束阻尼鼓筒具有很好的减振效果。

    一种面向动态系统模型验证的多元数据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39598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317297.4

    申请日:2014-07-04

    申请人: 重庆大学

    IPC分类号: G06F17/5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动态系统模型验证的多元数据分析方法,属于模型验证技术领域。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基于PCA对标准化处理后的试验数据进行数据降维,进行多元数据的PCA分析;步骤二:进行动态响应的误差评估;步骤三:基于领域专家(SME)的响应分数计算;步骤四:基于PCA的MEARTH分数计算;步骤五:决策者决定接受或拒绝该仿真模型对于相应物理试验的预测结果。本方法不但能够全面地分析各动态响应的时间曲线特征,而且可以找出多元数据的潜在主元,消除多元数据相关性对验证结果的影响,避免多元动态响应量矛盾的验证结果,有效处理了动态系统的多元相关动态响应量分析问题。

    以共振峰值平方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的约束阻尼鼓筒的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00047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79469.8

    申请日:2014-09-18

    申请人: 重庆大学

    IPC分类号: G06F17/5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共振响应峰值平方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的约束阻尼鼓筒优化设计方法,涉及结构优化设计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约束阻尼材料粘贴于航空发动机鼓筒内壁,构件约束阻尼鼓筒;2)建立约束阻尼鼓筒的拓扑优化模型;3)对约束阻尼鼓筒进行模态分析,提取约束阻尼胞单元的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4)计算每一个约束阻尼胞单元的灵敏度;5)计算下一步迭代的约束材料的目标使用量;6)判定是否达到约束条件。7)对拓扑优化的结果进行修正,便于实际工程应用。本方法解决了在一定频带激励下,使目标位置的共振响应峰值最小化的约束阻尼鼓筒布局优化问题。

    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磁流变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2829127B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352023.X

    申请日:2012-09-20

    申请人: 重庆大学

    IPC分类号: F16F9/5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磁流变隔振器,包括橡胶主簧、节流盘、磁芯组件和解耦膜,该隔振器通过控制电磁线圈激励电流的大小来调节设置于磁芯组件内磁流变液通道处的磁感应强度,从而调节该处的磁流变液粘度以达到最佳的隔振效果。使用时,该隔振器可通过节流盘增大上液室内磁流变液的紊流度,有效抑制隔振器的高频动态硬化,拓宽有效隔振频率范围。该隔振器具有较理想的动态特性,满足高转速发动机悬置系统隔振的使用要求,另外,通过对浮动解耦膜式解耦器、磁芯组件密封结构、注液孔结构等进行改进,提高了隔振器的隔振能力、工作稳定性、装配的方便性。

    基于状态监测的无源磁流变减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3557264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74833.4

    申请日:2013-11-15

    申请人: 重庆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状态监测的无源磁流变减振器,其包括磁流变减振器、振动能量采集器、能量回收控制模块和状态监测系统,所述振动能量采集器主要由基于Halbach阵列永磁体动子和线圈绕组定子组成永磁直线发电机,用于将振源激励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所述能量回收控制模块用于存储振动能量采集器转化的电能;所述状态监测系统用于实时调节能量回收控制模块输入到励磁线圈的电流,进而改变输出阻尼力的大小,实现对外界振动的无源控制。本发明基于状态监测的无源磁流变减振器具有体积小、效率高、节约能源、安装维修方便、系统可靠等优点。

    以频响位移为优化目标的约束阻尼板的拓扑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94857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198349.6

    申请日:2013-05-24

    申请人: 重庆大学

    IPC分类号: G06F17/50

    摘要: 以频响位移为优化目标的约束阻尼板的拓扑优化方法,涉及结构优化设计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约束阻尼结构有限元模型;2)建立拓扑优化模型;3)提取建立的约束阻尼胞单元的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4)计算每一个约束阻尼胞单元的灵敏度;5)计算下一步迭代的约束材料的目标使用量;6)判定是否达到约束条件。本发明解决了在一定频带的激励下,使目标位置的频响位移最小化的约束阻尼板的拓扑优化问题。计算了约束阻尼胞单元的灵敏度,以约束阻尼材料的使用量为约束,以目标位置的频响位移最小化为优化目标,采用渐进优化算法得到了约束阻尼板结构的拓扑优化构型。

    汽车悬架系统磁流变减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2287477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232851.5

    申请日:2011-08-15

    申请人: 重庆大学

    IPC分类号: F16F9/5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悬架系统磁流变减振器,包括缸体、活塞杆、电磁活塞和浮动活塞,该减振器通过磁流变液流过设置于电磁活塞上的磁流变液通道所产生的阻尼力来使振动衰减,达到减振效果,使用时,该减振器可通过底座与浮动活塞之间气室体积变化来进行补偿,提高减振器的工作稳定性。该减振器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满足重型车辆的使用要求,另外,通过对浮动活塞、电磁活塞、活塞杆密封结构和引线结构等进行改进,也可产生提高减振器工作的稳定性、承载能力、装配的方便性以及增加减振器的行程等有益效果。

    磁性变刚度悬架弹簧装置
    8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23236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810070064.3

    申请日:2008-07-31

    IPC分类号: B60G15/04 B60G17/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变刚度悬架弹簧装置,该装置由弹簧上支座、螺旋弹簧、减振缓冲器和弹簧下支座构成,减振缓冲器安装在螺旋弹簧内部,减振缓冲器的上端与弹簧上支座连接,下端与弹簧下支座连接,减振缓冲器利用永久磁铁同极相斥的原理实时调节悬架弹簧装置的刚度特性,根据减振缓冲器结构形式的不同分为上支座式、下支座式和双向式三种形式。该悬架弹簧装置具有变刚度特性,可以使汽车在各种载荷情况下都具有较好的乘坐舒适性;同时,当汽车在恶劣路况下行驶时,该装置可以防止悬架系统发生撞击,避免零部件的早期损坏,提高悬架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充分利用螺旋弹簧的内部空间,结构简单且易于实施。

    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拟人化自动驾驶策略

    公开(公告)号:CN11442900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210116723.2

    申请日:2022-02-07

    申请人: 重庆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拟人化自动驾驶策略,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车辆非线性运动学模型建立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车辆状态预测模型;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方法,结合车辆状态预测模型建立自动驾驶车辆碰撞安全硬约束;根据碰撞安全硬约束,以表征舒适性和控制能耗的性能目标为目标函数,建立决策规划优化模型;基于驾驶员拟人化行为特征,对决策规划优化模型中的性能目标进行权重赋值,得到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拟人化自动驾驶策略。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自动驾驶决策规划仅能实现简单环境下的避障行驶,面对复杂动态行驶环境时无法实时、准确的评估车辆行驶风险的技术问题。

    一种纯电动汽车速度轨迹优化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2833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111227490.5

    申请日:2021-10-21

    申请人: 重庆大学

    IPC分类号: B60W50/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速度轨迹优化控制方法,属于电动汽车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单车控制方法和非协作车队控制方法。单车控制方法是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方程将车速与电池能耗相关联,然后引入基于机理的动力电池老化模型构建目标函数,实现电池循环老化最小。非协作车队控制方法是构建非协作车队控制器以引入交通,该控制器通过调控车间距减小后车的空气阻力系数,进而实现车辆能耗与电池老化最小。本发明引入了基于机理的电池老化模型构建目标函数来控制车速使电池老化最小,进一步开发了非协同车队控制器来降低风阻导致的能量损耗,从而延长了电池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