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1740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65367.9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宜兴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微生物中形成可逆无膜细胞器的方法。本发明为了在宿主细胞中形成无膜细胞器,在固有无需蛋白RGG的基础上融合了人工短肽序列WRG‑1,融合1个或2个WGR‑1串联序列都可以有效促进RGG的相分离,在酿酒酵母中形成无膜细胞器,其中无膜细胞器RGG‑(WGR‑1)2具有更好的液体流动性。本发明进一步通过在RGG‑(WGR‑1)2系统中引入酶切位点x,构建RGG‑x‑(WGR‑1)2,在诱导蛋白酶表达后,实现了无膜细胞器的可逆形成。本发明的方法在定制和控制细胞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20957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45074.X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宜兴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录因子NCgl0581突变体及其在L‑丝氨酸检测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分子对接,获得转录因子NCgl0581与L‑丝氨酸的关键结合位点,进一步进行模型分析及虚拟筛选,获得L‑丝氨酸生物传感器突变体NCgl0581E136P。经实验验证,基于突变体NCgl0581E136P构建的生物传感器可响应25mM丝氨酸,比突变前的响应浓度降低1倍。本发明通过突变降低了生物传感器的检测下限,为低浓度L‑丝氨酸的检测奠定基础,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13792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276869.4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宜兴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A61K31/7008 , A23L33/125 , A61P19/08 , A61P19/10 , A23C9/152 , A23L11/00 , A23L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N‑乙酰‑D‑甘露糖胺在制备促进骨生长的食品及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食品领域。本发明发现N‑乙酰‑D‑甘露糖胺能够:(1)增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和小鼠颅顶前骨细胞的ALP活性及钙化程度;(2)上调成骨相关基因RUNX2、OCN和BSP的表达;(3)增加骨质疏松模型组小鼠的血清骨形成标志物含量,同时降低血清骨吸收标志物含量,且增加骨量及骨小梁厚度与数量,降低骨小梁间隙。本发明证明了N‑乙酰‑D‑甘露糖胺具有促进骨骼生长发育对抗骨质疏松症的功能。本发明为研究骨质疏松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为制备新的促进青少年骨骼生长发育和预防或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或者功能食品提供了新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50265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767948.5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宜兴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高蛋白‑多糖易吞咽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步骤:首先设计打印模型;然后将多糖物质溶解水中,得到多糖溶液;再向多糖溶液中加入乳清分离蛋白,经均质处理得到混合物,再经水浴加热至完全凝胶化,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打印基质,注入打印机料筒中,设置打印温度、打印速度及打印填充度进行打印,打印完毕后得到3D打印高蛋白‑多糖易吞咽食品。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乳清分离蛋白无法挤出的问题,可以使得乳清分离蛋白‑多糖食品从喷嘴处顺利挤,具有良好的支撑能力,且符合易吞咽食品标准的个性化食品。而且,本发明操作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廉、易获得、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467589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20639.0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宜兴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IPC: C12N1/21 , C12P19/00 , C12P19/18 , A23L33/125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生产3‑岩藻糖基乳糖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通过在大肠杆菌的motA位点、fliR位点以及aptI位点整合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敲除ptsG、lacZ以及编码转录阻遏物的基因lacI,用Ptac替换lacY的天然启动子,在flgG位点增加一个拷贝的lacY;敲除wcaJ、pfkA、nudD、lon,强化表达rcsA;在外源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其N端添加促溶标签SUMO并整合进基因组,最后通过在途径酶manB,manC上添加互作短肽RIAD,再转入带有互作短肽RIDD无序蛋白FUSN或RGG表达质粒获得了可高效生产3‑岩藻糖基乳糖的重组大肠杆菌,其胞外3‑FL的积累量最高达到13g/L。
-
公开(公告)号:CN11667898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56063.1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宜兴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IPC: G01N30/88 , G01N30/06 , G06F18/24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别不同基原桑黄类真菌的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方法为:将桑黄样品预处理;用UPLC‑Q‑TOF‑MSE进行数据非依赖模式采集数据,将采集的数据分别进行FBMN构建及可视化,得到每个桑黄的分子网络图形;再将所采集的不同基原桑黄的数据同时进行FBMN构建及可视化,得到桑黄样品的分子网络图形;最后对比桑黄样品的分子网络图形与每个桑黄样品的分子网络图形,即可判断是否属于同一基原。本发明将UPLC‑Q‑TOF‑MSE与非依赖模式采集数据结合,实现了桑黄的FBMN构建及不同基原桑黄的区分,还可区分特定组分在不同基原桑黄中的含量,为桑黄的基原鉴定及成分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28438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84058.5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宜兴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获得17β‑雌二醇鼠源IgG全长抗体和Fab抗体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17β‑雌二醇的IgG抗体及Fab抗体通过密码子优化获得的DNA序列,并在哺乳动物细胞Expi293F细胞中快速表达了目的蛋白IgG和Fab,基于IgG和Fab建立了17β雌二醇竞争ELISA标准曲线,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对比了三种真核表达载体对IgG目的基因表达产量的影响,其中基于pTT5的真核表达载体IgG表达量最高,可达27mg/mL。本发明中的表达的抗体,保留了传统抗体的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的特点,基于IgG和Fab的竞争ELISA标准曲线的IC50分别是0.129ng/mL和0.188ng/mL,可应用到雌二醇免疫分析方法的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620031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558878.8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宜兴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胞外分泌表达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枯草芽孢杆菌,以枯草芽孢杆菌为宿主,以质粒pST为表达载体,表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本发明通过构建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分泌表达系统,胞外酶活达130.74U/mL,不仅实现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胞外分泌表达,且酶活高于现有报道的绝大多数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
-
公开(公告)号:CN115715550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501361.5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宜兴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A21D10/00 , A21D13/04 , A21D13/047 , A21D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膳食纤维的莜麦预拌粉的制备和应用,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该富含膳食纤维的莜麦预拌粉包括莜麦粉、脱脂亚麻籽粉、圆苞车前子壳粉、白砂糖和盐,其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莜麦粉40~55份、脱脂亚麻籽粉40~50份、圆苞车前子壳粉0~20份、白砂糖5~15份、盐1~2份。采用本发明方法制作的莜麦面包内部结构致密,饱腹感强,持气性能好,组织细腻,口感松软,具有莜麦和亚麻籽香味,克服了面包比容小、组织结构不稳定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66044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484595.8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宜兴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L‑色氨酸菌株的高通量筛选方法。本发明通过将产L‑色氨酸菌株的发酵液和M9培养基去培养一个指示菌株(指示菌株为含有表达质粒pSC101‑Ptac5‑7‑sfgfp的Escherichia coli BL21(DE3):ΔtrpR),载体pSC101‑Ptac5‑7‑sfgfp上包含阻遏蛋白TrpR;该阻遏蛋白和两分子的L‑色氨酸结合,然后与杂合启动子Ptac5‑7上的trpO8序列结合,从而抑制下游基因的表达;绿色荧光基因sfgfp,用来产生荧光;以及杂合启动子Ptac5‑7用来表达sfgfp基因。本发明还设计并构建了一种响应L‑色氨酸的杂合启动子Ptac5‑7,在0~5g/L的L‑色氨酸浓度范围内,随着L‑色氨酸浓度的增加,该杂合启动子Ptac5‑7的表达强度逐渐减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