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械手的棒料调节定位夹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49359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1911011371.9

    申请日:2019-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机械手的棒料调节定位夹持装置,包括基座及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前端的棒料移送定位夹持机构,所述棒料移送定位夹持机构包括与所述基座的前端连接的下座体、设于下座体上的棒料移送机构以及设于所述下座体上且与所述下座体配合以夹持棒料的上夹持机构;所述棒料移送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基座上的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所述下座体的棒料定位端且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连接的主动齿轮组、设于所述下座体的输入端的通过传动带与所述主动齿轮组传动连接的从动齿轮组、设于所述下座体上且用于检测所述从动齿轮组的从动轴的转动角度的旋转编码器、设于所述传动带上的卡爪及一用于检测所述卡爪是否回复初始/复位位置的卡爪检测机构。

    一种复合材料地台板抓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43678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811584831.2

    申请日:2018-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地台板抓取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主杆和第二主杆,所述第一主杆和第二主杆通过主臂固定连接,所述主臂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第一主杆和第二主杆之间对向设置有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之间设置有气缸,两个所述气缸的伸缩端相背设置,所述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两端通过滑动机构与所述第一主杆和第二主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杆调节杆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滑杆向下设置有夹爪,所述滑杆下表面还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主臂上还设置有视觉定位装置。本发明具有通用型强、可以抓取符合材料、无需停机、自动定位工件位置的优点。

    一种双组分环形坯件的终成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2946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38351.2

    申请日:2023-03-31

    Abstract: 一种双组分环形坯件的终成型装置,包括下模、上模、顶出机构,下模包括外模套、第一、第二支撑套,第一支撑套滑动配合在外模套内腔,第二支撑套滑动配合在第一支撑套的内腔,且第二支撑套低于第一支撑套的高度差与双组分环形件环形台阶的厚度相适应,外模套的内腔直径与双组分环形坯件的外径相适应,第一支撑套的径向厚度大于双组分环形坯件的外圈径向厚度、小于双组分环形坯件的径向厚度,上模包括第一、第二压环,第二压环滑动配合在第一压环的内腔,第二压环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朝下延伸的整形冲头,顶出机构驱动第一支撑套朝上动作。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对双组分环形坯件一体成型得到双组分环形件产品,可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一种双组分环形件的预成型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7813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41316.6

    申请日:2023-03-31

    Abstract: 一种双组分环形件的预成型方法,包括步骤:1)下模动作,使外模套、第一支撑套、第二支撑套之间形成双组分环形件的外环成型腔,向外环成型腔中加入外环粉体材料;2)上模动作,使第一压环向下预挤压粉体材料得到双组分环形件的外环;3)上模复位,下模动作,使外环、第二支撑套、模芯之间形成双组分环形件的内环成型腔,向内环成型腔中加入内环粉体材料;4)上模动作,使第一压环、第二压环同步向下挤压外环、内环粉体材料,得到整体的双组分环形件。本发明采用的设备结构可靠、成型精度高,预成型方法工艺步骤简单、成本低,可实现自动预成型双组分环形件,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一种带氮气缸冲压模具的开模油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9100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1694874.2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氮气缸冲压模具的开模油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系统包括中缸、设于中缸两侧的侧缸以及主油箱,中缸的塞腔和主油箱之间连接有排油插装阀,该排油插装阀的控制腔与主油箱之间连接有第一电磁阀,中缸的塞腔与主油箱之间还连接有第一充液阀,第一充液阀还通过第二电磁阀与主油箱连通,侧缸的上腔通过卸压插装阀与主油箱连通,卸压插装阀的控制腔与主油箱之间连接有第四电磁阀,侧缸的上腔还与主油箱之间连接有第二充液阀,第二充液阀与主油箱之间还连接有第三电磁阀,侧缸的下腔与主油箱之间连接有吸入阀。其显著效果是:卸压速度、开模速度可稳定调节,既能够保证开模质量,还不会影响生产效率。

    锻造压机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536416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011407716.5

    申请日:2020-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锻造压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顶端的滑块、设于所述滑块下端面的冲头组、设于机架底端的工作台、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模具组,还包括设于所述滑块的下端的锻造压机夹持装置,所述锻造压机夹持装置包括沿Y向设于所述滑块的下端的第一机械手及第二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手及第二机械手对称设置于所述滑块的下端的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第一机械手及第二机械手均包括机械手支座以及穿设于所述机械手支座的下端的机械手本体、用于驱动所述机械手本体旋转的旋转驱动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机械手本体前后移动的前后驱动组件,所述机械手本体包括穿设于所述机械手支座下端的机械手臂以及设于所述机械手臂前端的机械手爪。

    一种全自动多工位液压机脱模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7943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10409.4

    申请日:2021-12-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压机脱模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多工位液压机脱模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人机界面触摸屏、机械手控制器、运动控制器、模拟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SSI信号接入模块、位移检测组件、压力检测组件、伺服泵、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和蓄能器;位移检测组件用于检测主缸和若干个顶缸位移量;压力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蓄能器和若干个顶缸的压力值;模拟量输出模块用于接受并转换输出运动控制器的计算输出值,从而控制若干个顶缸的进油量和压力。上述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在工件脱模的过程中各个工位的压力难以分配,容易发生拉伤或变形的问题;并且很难保证多个工位准确同时到达各个机械手抓取的位置,降低了生产效率。

    汽轮机空心静叶片液压成形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262114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20565.7

    申请日:2020-12-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叶片成形工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汽轮机空心静叶片液压成形工艺,本发明中的工艺路线,以进汽边折弯、出汽边堆焊后形成的空心件作为毛坯,以室温下的液压成形工艺完成空心静叶片的复杂空间曲面成形。本工艺避免热冲压工序,出汽边无焊缝且进汽边焊缝形式简单,具有能耗低、工序少、易实现焊接自动化等优点,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原材料利用率低、装焊难度大、高能耗、工序复杂等问题。

    一种新型玻璃钢管脱模机

    公开(公告)号:CN11247720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421669.X

    申请日:2020-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玻璃钢管脱模机,包括床身、油缸、脱模小车、滑枕、升降支撑小车和液压系统,其中床身由多组对称型H型机架组合而成,床身上设有对称的两条地轨,两条地轨件设置有均匀分布且垂直于该地轨的梯杆,油缸对称的固定在床身的两边,升降支撑小车均匀的分布在床身的地轨上,滑枕设置在床身内,并与两侧的油缸连接;滑枕的右端设有夹紧装置;脱模小车设置在床身内,并位于滑枕的右侧;脱模小车上方设有脱模架,脱模架上安装有脱模环;脱模小车下方设有棘爪,棘爪在脱模小车的运动中用于勾住梯杆;液压系统位于床身上,用于控制油缸。该方案合理采用了棘爪机构,实现了短行程油缸对长行程管件的脱模。

    用于热冲压成型异形板的模具加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160823B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711440058.8

    申请日:2017-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热冲压成型异形板的模具加工系统,包括用于热冲压成型异形板的热冲压成型模具,所述模具加工系统还包括加热模组、补冷模组、凸模位置采集单元以及第二主控单元,所述加热模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五圆角部分的两第一电极,所述模具加工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六圆角部分的两第二电极,所述模具加工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圆角部分的两第三电极,所述模具加工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四圆角部分的两第四电极,所述加热模组还包括开关控制单元,所述两第一电极、两第二电极、两第三电极以及两第四电极均通过所述开关控制单元与电源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具有一与所述第二主控装置的开关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的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