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片和印刷电路板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84587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080087628.3

    申请日:2020-12-14

    Abstract: 本发明的树脂片具备:支撑体、及配置于前述支撑体的表面的包含树脂组合物的层,前述树脂组合物包含:氰酸酯化合物和/或酚类化合物;及环氧化合物和/或马来酰亚胺化合物,选自由前述氰酸酯化合物、前述酚类化合物、前述环氧化合物、和前述马来酰亚胺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包含具有联苯骨架的化合物,前述树脂组合物包含无机填充材料时,前述无机填充材料的含量相对于前述树脂组合物中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为60质量份以下,前述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的维氏硬度(HV0.01)为10以上且19以下,前述包含树脂组合物的层的厚度为2μm以上且20μm以下。

    带绝缘性树脂层的铜箔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65496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880080384.9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适合地用于形成有高密度的微细布线的薄型的印刷电路板和半导体元件搭载用基板的带绝缘性树脂层的铜箔。本发明的带绝缘性树脂层的铜箔包含铜箔、和层叠于前述铜箔的绝缘性树脂层,与前述绝缘性树脂层接触的前述铜箔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05~2μm,前述绝缘性树脂层由包含(A)热固性树脂、(B)球状填料和(C)平均纤维长度为10~300μm的玻璃短纤维的树脂组合物形成。

    支撑基板、带有支撑基板的层叠体及半导体元件搭载用封装基板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6489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80048479.8

    申请日:2017-08-04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元件搭载用封装基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工序:第1层叠体准备工序,准备第1层叠体,所述第1层叠体具有:树脂层、设置于前述树脂层的至少一面侧并且具备剥离单元的粘接层、和设置于前述粘接层上的第1金属层;第1布线形成工序,对前述第1金属层进行蚀刻,在前述第1层叠体形成第1布线导体;第2层叠体形成工序,在前述第1层叠体的设置有前述第1布线导体的面依次层叠绝缘树脂层和第2金属层,形成第2层叠体;第2布线形成工序,在前述绝缘树脂层形成到达至前述第1布线导体的非贯通孔,对形成有前述非贯通孔的前述绝缘树脂层实施电镀和/或化学镀,在前述绝缘树脂层上形成第2布线导体;和、剥离工序,从形成有前述第2布线导体的前述第2层叠体将至少前述树脂层剥离。

    支撑基板、带有支撑基板的层叠体及半导体元件搭载用封装基板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6489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1780048479.8

    申请日:2017-08-04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元件搭载用封装基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工序:第1层叠体准备工序,准备第1层叠体,所述第1层叠体具有:树脂层、设置于前述树脂层的至少一面侧并且具备剥离单元的粘接层、和设置于前述粘接层上的第1金属层;第1布线形成工序,对前述第1金属层进行蚀刻,在前述第1层叠体形成第1布线导体;第2层叠体形成工序,在前述第1层叠体的设置有前述第1布线导体的面依次层叠绝缘树脂层和第2金属层,形成第2层叠体;第2布线形成工序,在前述绝缘树脂层形成到达至前述第1布线导体的非贯通孔,对形成有前述非贯通孔的前述绝缘树脂层实施电镀和/或化学镀,在前述绝缘树脂层上形成第2布线导体;和、剥离工序,从形成有前述第2布线导体的前述第2层叠体将至少前述树脂层剥离。

    带绝缘性树脂层的铜箔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465496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880080384.9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适合地用于形成有高密度的微细布线的薄型的印刷电路板和半导体元件搭载用基板的带绝缘性树脂层的铜箔。本发明的带绝缘性树脂层的铜箔包含铜箔、和层叠于前述铜箔的绝缘性树脂层,与前述绝缘性树脂层接触的前述铜箔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05~2μm,前述绝缘性树脂层由包含(A)热固性树脂、(B)球状填料和(C)平均纤维长度为10~300μm的玻璃短纤维的树脂组合物形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