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交流微电网暂态稳定性提升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84206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24382.3

    申请日:2024-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孤岛交流微电网暂态稳定性提升方法及系统,建立孤岛交流微电网的数学模型,推导出等效输入和输出转矩;分析构网型逆变器输出电压对等效输入和输出转矩的影响,以最优等效输入转矩为性能指标,以构网型逆变器的角频率增量和转矩增量为反馈输入,推导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构网型逆变器附加电压反馈控制方程;基于该方程对系统进行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在三相短路故障时调节构网型逆变器的输出电压,获得最优的等效输入转矩,平衡输入和输出功率,提升系统暂态稳定性。本发明利用模型预测控制产生附加项来调节构网型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在三相短路故障发生和清除后加速系统等效输入和输出转矩之间的平衡,具有更优的暂态恢复性能。

    一种基于改进AP聚类的光伏电站分群聚类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1279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1296287.2

    申请日:2023-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AP聚类的光伏电站分群聚类方法,包括:基于光伏发电的动态响应特性,确定光伏电站的分群聚类指标;在AP聚类算法的聚类阶段,利用偏向参数计算轮廓系数,并将轮廓系数代入遗传算法中的适应度函数,运用遗传算法不断更新迭代AP聚类算法中置于相似度矩阵主对角线上的偏向参数后,以轮廓系数作为AP聚类的评价指标;重复聚类阶段的步骤,直到迭代结束,找到最优的偏向参数,输入AP聚类算法,获取最佳的光伏电站分群聚类结果。本发明选取的分群聚类指标全面表征了光伏发电的动态响应特性,改进的AP聚类算法采用遗传算法确定了最佳的偏向参数,从而使得光伏电站分群聚类效果大大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