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18920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711332259.6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光伏电站的出力关联性分析方法,通过利用采集的光伏电站的光伏出力历史数据,构建简化K级pair copula函数模型,利用简化K级pair copula函数模型进行采样,生成模型样本点集合P=[P1,P2,…,Pi,…,Pn],通过模型样本点集合P的线性关联系数,得到多光伏电站之间的出力关联性。本发明考虑了多个电站之间的关联性,同时简化的模型能够大大增加计算速度,利用该模型进行光伏出力的样本产生,实现了在精确而量少的样本的情况下,对多个光伏电站之间进行两两的关联分析,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18920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332259.6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6 ,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光伏电站的出力关联性分析方法,通过利用采集的光伏电站的光伏出力历史数据,构建简化K级pair copula函数模型,利用简化K级pair copula函数模型进行采样,生成模型样本点集合P=[P1,P2,…,Pi,…,Pn],通过模型样本点集合P的线性关联系数,得到多光伏电站之间的出力关联性。本发明考虑了多个电站之间的关联性,同时简化的模型能够大大增加计算速度,利用该模型进行光伏出力的样本产生,实现了在精确而量少的样本的情况下,对多个光伏电站之间进行两两的关联分析,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81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34861.6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30/0283 , G06Q30/0201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计及按需自治移动系统的交通网‑配电网耦合系统定价机制,考虑AMoDS接入后交通网中的可控与不可控混合车流,提出了双层电力交通耦合模型,上层为包含配电网与交通网可控电动汽车车流的社会最优(SO)模型,下层为以交通网不可控车流为主体的随机用户均衡(SUE)模型,设计了基于逆优化的定价方法,使下层不可控车流达到最低成本的同时收取最低的额外费用。本发明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现实中交通网的场景,提出满足用户心理预期的定价策略,以优化计及AMoDS交通网‑配电网耦合系统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2001643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836383.6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14 , B60L53/62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的分布式交互方法及系统,涉及车网互动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电动汽车的动态使用情况,确定电动汽车日常行驶和充电模式;基于电动汽车日常行驶和充电模式,建立电动汽车电池的退化成本模型,并进行分段线性化处理;基于电动汽车电池的退化成本模型,结合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成本和参与需求响应的收益,构建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的优化交互模型;将优化交互模型分解为多个子问题,构建分布式交互模型;求解分布式交互模型,获得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交互方案;本发明实现了电动汽车用户收益与电池退化成本之间的平衡;在保护用户隐私信息的前提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电动汽车需求响应充放电调度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2000992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009359.3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星基增强服务的北斗四频精密单点定位方法、系统,该方法包括:实时接收北斗四频信号、PPP‑B2b信号和广播星历并解码;将PPP‑B2b信号内的改正信息与广播星历中的相应信息匹配;将轨道改正信息应用于广播星历轨道;将钟差改正信息应用于广播星历钟差;构建北斗四频无电离层双组合定位模型;对模型的轨道和钟差参数改正;对B1C/B2a的无电离层组合观测方程中的接收机端钟差统一,对改正后的模型线性化处理;对北斗四频无电离层双组合定位模型进行解算,得到高精度的接收机位置坐标。本发明能够解决双频PPP‑B2b定位中定位精度低、收敛速度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594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40102.7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与充电桩数据融合的采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电动汽车充电数据与充电桩数据多层级聚合架构,电动汽车与充电桩数据多层级聚合架构包括电动汽车充电数据层、充电桩层和加密聚合层;充电桩层包括配网区域的所有充电桩节点,各充电桩节点用于采集电动汽车充电数据并加密,且将加密后的充电数据共享至加密聚合层;加密聚合层包括多个加密聚合节点,多个加密聚合节点各自独立地管理一条充电桩节点,用以收集充电数据。本发明通过在充电桩节点上对电动汽车充电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利用加密聚合层进行多层级的数据聚合管理,有效保护了用户的充电数据隐私,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
公开(公告)号:CN11944826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97869.9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甘海庆 , 阮文骏 , 焦系泽 , 王明深 , 缪惠宇 , 韩华春 , 潘益 , 吕舒康 , 袁晓冬 , 郭雅娟 , 曾飞 , 吴寒松 , 谢照军 , 丁晔 , 高翔 , 许笑 , 刘丹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行驶模式的充电负荷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构建道路交通阻抗模型和电动汽车耗电量模型;按照电动汽车的出行规律,将电动汽车划分为私家车和网约车,构建电动汽车出行行为模型;构建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法按照概率分布生成电动汽车各项参数,提出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预测流程;通过综合考虑交通流量的实时变化和不同类型电动汽车的出行行为模式,以预测充电负荷,不同类型电动汽车的出行行为模式可能导致特定时间和地点的充电负载达到峰值,找到其可能的时间和地点,同时本发明可以为接下来引导不同类型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提高了整体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7938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253017.2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韦磊 , 朱道华 , 孙云晓 , 郭雅娟 , 赵新冬 , 蒋承伶 , 徐江涛 , 黄伟 , 毕晓甜 , 姜欣欣 , 倪昌祥 , 聂国际 , 李岩 , 郭静 , 王梓莹 , 佘骏 , 周超 , 姜海涛
IPC: H04L41/5051 , H04L41/0894 , H04L41/5019 , H04L41/0823 , H04L41/0895 , H04L41/40 , H04W4/50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切片的电力精准负控通信保障系统及方法,包括电力精准负控业务SLA感知模块、电力精准负控切片模板设计和实例化模块、电力精准负控切片部署运行模块和电力精准负控切片优化协同模块。其中,电力精准负控业务SLA感知模块根据业务需求确定网络状态指标;电力精准负控切片模板设计和实例化模块根据切片需求进行资源匹配,创建端到端切片模板及进行实例化;电力精准负控切片部署运行模块将实例化的切片部署到电力5G基础设施上运行;电力精准负控切片优化协同模块对切片部署的虚拟化资源和网络参数进行优化调整。通过本发明可提高电力5G对精准负控业务及低时延、高可靠、高安全的uRRLC电力业务的支撑和保障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44968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788661.9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云晓 , 朱道华 , 赵新冬 , 纪元 , 顾智敏 , 王梓莹 , 郭静 , 李岩 , 姜海涛 , 徐江涛 , 郭雅娟 , 黄伟 , 庄岭 , 蒋承伶 , 贾婷 , 周玮 , 邱成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的一种面向电力物联网场景的轻量化SM4算法优化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问题。获取待加密的明文数据;随机生成两组128比特长度的原始密钥,对两组128比特长度的原始密钥进行拼接操作,得到256比特长度的原始密钥;对256比特长度的原始密钥进行预处理,得到两组子密钥;根据所述两组子密钥,利用基于动态思想改进的轻量化SM4密钥扩展算法,动态生成32个轮密钥;根据待加密的明文数据和32个轮密钥,进行32轮迭代加密运算,并进行一次反序变换,得到输出的密文。本发明提高了SM4算法的安全性、随机性和实时性,降低了时间消耗,能满足电力物联网场景下,单个设备处理数据的规模通常较小且对数据加密实时性的要求较高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37819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70459.9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3 , G06F18/214 , G06F18/25 , G06F18/21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终端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第三方负荷聚合平台恶意行为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设定包括电力平台和第三方负荷聚合平台的双侧数据的作用域与应用环境,确定数据格式;根据数据格式,采集双侧历史数据,并将双侧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建立样本集;构建异常检测模型,对异常检测模型进行训练,直至异常检测模型达到设定标准;采集双侧运行数据,使用异常检测模型对双侧运行数据进行异常行为检测,并基于异常行为检测结果,将结果输出至第三方负荷聚合平台监测系统。本发明中,能够及时识别新能源设施可能存在的恶意行为,减少电力设备损坏和电网过载等风险,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