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4884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93550.1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B64F5/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跟随翼面变形运动的视觉定位静力载荷试验工装及方法,包括变形翼面、载荷分配装置、液压作动装置、行车工装以及视觉定位装置。载荷分配装置布置于液压作动装置的下方与变形翼面上方之间,并且载荷分配装置的顶端与液压作动装置连接,载荷分配装置的尾端与变形翼面相连接,行车工装设置于液压作动装置的上方,与液压作动装置通过若干紧固件实现固定安装,视觉定位装置通过工装与液压作动装置连接。本发明根据变体飞行器翼面的气动力随动加载要求,设计了视觉定位追踪加载变形翼面运动的方式,利用视觉定位计算变形翼运动轨迹并给出加载装置追随轨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载荷试验工装无法满足在翼面展开动态过程施加载荷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51485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55333.4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工‑机械联合作动二次折叠舵面,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飞行器舱体、内舵面、中舵面以及外舵面,内舵面安装在飞行器舱体上,中舵面通过火工折展机构与内舵面连接,火工折展机构与中舵面传动连接,中舵面能够绕火工折展机构的轴向展开或折叠,外舵面通过机械折展机构与中舵面连接,机械折展机构与外舵面传动连接,外舵面能够绕机械折展机构的轴向展开或折叠。本发明通过机械折展机构实现外舵面折展功能,通过火工折展机构实现中舵面折展功能,在不需要展开时可确保锁紧,在需要展开时可实现快速展开,满足展开时间和刚度特性要求;采用二次折叠减小了飞行器贮存包络,节约外部空间,便于内埋挂载或运载器贮存。
-
公开(公告)号:CN11796313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66113.5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变形翼飞行器的防热结构及变形翼飞行器,包括壳体和变形翼,壳体外侧铺设有变密度耐温耐烧蚀复合材料防热套,防热套尖端前缘区域安装有高温合金边条,壳体分隔变形翼与设备,变形翼表面开设有燕尾槽,燕尾槽内安装有柔性动密封绳。本发明通过在壳体外侧分区域铺设变密度耐温耐烧蚀复合材料防热套,在防热套尖端前缘区域安装高温合金边条,提高局部耐温性能和局部热结构强度,实现防热结构轻量化;通过将耐磨耐高温柔性动密封绳安装于燕尾槽内,在翼面运动过程中柔性动密封绳全程在壳体和翼面间隙内,解决了弹簧管密封件高温环境弹性下降导致难以实现高温动态热密封的问题,能够满足轻量化和高温动态热密封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799403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110950781.0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多功能材料粘接复合技术领域的一种粘接方法及保护罩,包括泡沫铝层和工程塑料保护罩,使用橡胶材料作为泡沫铝层与工程塑料保护罩粘接过渡层材料的粘接方法,对泡沫铝层的粘接界面硫化成型一层橡胶过渡层;橡胶过渡层上设有第一粘接面,对泡沫铝层上橡胶过渡层的四周以及第一粘接面进行修整;对工程塑料保护罩上的第二粘接面进行物理和机械处理,将处理好的工程塑料保护罩安装固定在粘接用工装中;将第二粘接面与第一粘接面对正设置;待泡沫铝层与工程塑料保护罩相互粘接后,将工装压板置于泡沫铝层的上端面,工装压板均匀受压;取出泡沫铝层与工程塑料保护罩的固化产品。本发明使得泡沫铝层与工程塑料保护罩能够可靠粘接。
-
公开(公告)号:CN116252965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46714.2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缓冲结构技术领域一种级间分离爆炸螺栓缓冲盒组合结构及航天器,包括底板和缓冲盒,缓冲盒位于底板一侧。缓冲盒内壁上焊接有耳片,耳片根部上设置有应力槽,螺母侧面与缓冲盒内壁之间设置有锥度。缓冲盒内设置有缓冲蜂窝,缓冲蜂窝上设置有上盖板,上盖板中心开孔设置有圆形缺口。本发明通过底板与缓冲盒采用整体铸造的方式一体化结构设置,方便舱内其他大型设备的安装。通过采用耳片焊接在缓冲盒内壁上为螺母的安装提供支撑,利用耳片根部应力槽断裂对冲击进行额外的缓冲,提高了整体缓冲性能。通过圆形缺口卡住爆炸螺栓冲击解锁后的螺杆,避免螺杆从缓冲盒安装孔中弹出,防止发生凸出舱体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051787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234332.6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短时实测动态应力的空空导弹吊挂疲劳寿命估算方法和系统,包括如下步骤:S1、吊挂结构有限元分析;S2、吊挂附近舱体上应力谱测量;S3、吊挂根部应力谱获取;S4、应力幅值和均值计算;S5、S‑N曲线修正;S6、吊挂疲劳寿命估算。本发明解决了导弹实际挂飞过程中的吊挂疲劳寿命估算精度差的问题,并且仅仅进行短时物理试验,大大节省了型号研制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28420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94021.6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助推器和飞行器分离的分离系统及方法,包括:控制系统、分离火工装置、反推动力装置、分离弹簧装置以及分离双铰装置;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飞行器上,所述反推动力装置设置在助推器上;所述飞行器通过所述分离弹簧装置和所述分离双铰装置与所述助推器连接设置;所述分离火工装置设置在所述飞行器和所述助推器之间,用于解锁所述飞行器和所述助推器。本发明为具有分离鲁棒性的分离控制系统,提出分离双铰装置,既可以充分利用弹簧分离装置的鲁棒性,又可以克服两级气动特性差异带来牵连扰动,特别是对大动压强扰动的情况下的飞行器分离,具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46436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39276.8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弧风洞试验工装及制造、使用方法,主要包括:盖板组件、变形机构、连杆装置。本发明通过在变形机构、连杆装置与作动装置连接,实现了在风洞中真实模拟变形机构的角度展开变形过程;对原始细长变形机构截短并对前缘部分进行整流,便于充分利用电弧风洞能量,改善出口流场分布,达到相应飞行热环境条件;工装设计采用上下盖板与前后堵盖的构造形式,通过更改零件的尺寸实现缝隙尺寸的调整,实现加工,安装传感器,拆装等方便。表面安装热电偶丝,便于测量空气温度波动,解决变形机构运动过程中防热评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3269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98776.4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飞行器舵面强度精细化计算方法和系统,包括:有限元模型精细化建模;材料本构模型精细化建模;设计载荷精细化建模;边界条件精细化建模;算法选择与求解;计算结果输出与评价。本发明可实现高速飞行器舵面强度计算的精细化、标准化和程式化,计算模型能更加真实反映舵面空中试验的边界条件、载荷施加方式、材料的力学行为特性,使舵面结构强度计算更加精确、方便和快捷,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大大提高了飞行器舵面结构强度计算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3269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98772.6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行器舱体结构强度精细化计算方法和系统,包括:载荷工况确定;设计载荷精细化处理;材料本构模型精细化模拟;精细化有限元模型构建;精细化边界条件施加;有限元计算;计算结果评价。本发明可实现飞行器舱体结构强度计算的精细化、标准化和程式化,计算模型能更加真实反映强度试验的边界条件、载荷施加方式、材料的力学行为特性,使飞行器舱体结构强度计算更加精确、方便和快捷,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大大提高了飞行器舱体结构强度计算的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