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04063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1003593.8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申航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17/0008 , E02D15/04 , E02D15/06 , E02D27/4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特种施工技术领域,提供海上风电导管架的灌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在海上打入管桩和安装导管架之后,所述导管架的腿柱与管桩相套接且所述腿柱与管桩之间形成环形空间;2)将所述环形空间的底部封堵,并设置连通所述环形空间的灌浆管线;3)再将灌浆料浆体经灌浆管线通过泵送压浆,对环形空间进行灌浆;4)灌浆后的环形空间内灌浆料完全灌满后,静置一段时间,进行压力屏浆;5)压力屏浆后,结束灌浆并进行养护。本发明提供的海上风电导管架的灌浆工艺,填补国内空白,推动技术进步,工程应用效果良好,可广泛应用于海上风电基础施工、海洋平台导管架结构维修加固等,对于推动我国海上风电基础施工技术进步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604063B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511003593.8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申航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特种施工技术领域,提供海上风电导管架的灌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在海上打入管桩和安装导管架之后,所述导管架的腿柱与管桩相套接且所述腿柱与管桩之间形成环形空间;2)将所述环形空间的底部封堵,并设置连通所述环形空间的灌浆管线;3)再将灌浆料浆体经灌浆管线通过泵送压浆,对环形空间进行灌浆;4)灌浆后的环形空间内灌浆料完全灌满后,静置一段时间,进行压力屏浆;5)压力屏浆后,结束灌浆并进行养护。本发明提供的海上风电导管架的灌浆工艺,填补国内空白,推动技术进步,工程应用效果良好,可广泛应用于海上风电基础施工、海洋平台导管架结构维修加固等,对于推动我国海上风电基础施工技术进步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379495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610894605.9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申航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自航能力的码头桩基水下维修作业装置,包括可漂浮在水面上的载体、安装在载体上的推进机构、以及与载体活动连接的转臂吊,所述推进机构用于推动载体移动,所述转臂吊用于吊装待运输件,且所述转臂吊可相对于载体转动。本发明中载体用于承载维修人员、以及维修所需待运输件;同时,本发明中推进机构可根据需要推动载体移动,以将待运输件运输至码头所需维修处;且本发明中转臂吊方便了维修人员装卸、升降、安装待运输件,有效提高码头桩基水下维修施工质量和工效;另外,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体积较小,使用灵活、稳定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379495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894605.9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上海申航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35/00 , B63B2241/20 , B63B2710/00 , B63B2734/00 , B66C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自航能力的码头桩基水下维修作业装置,包括可漂浮在水面上的载体、安装在载体上的推进机构、以及与载体活动连接的转臂吊,所述推进机构用于推动载体移动,所述转臂吊用于吊装待运输件,且所述转臂吊可相对于载体转动。本发明中载体用于承载维修人员、以及维修所需待运输件;同时,本发明中推进机构可根据需要推动载体移动,以将待运输件运输至码头所需维修处;且本发明中转臂吊方便了维修人员装卸、升降、安装待运输件,有效提高码头桩基水下维修施工质量和工效;另外,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体积较小,使用灵活、稳定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206125353U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21121780.6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上海申航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自航能力的码头桩基水下维修作业装置,包括可漂浮在水面上的载体、安装在载体上的推进机构、以及与载体活动连接的转臂吊,所述推进机构用于推动载体移动,所述转臂吊用于吊装待运输件,且所述转臂吊可相对于载体转动。本实用新型中载体用于承载维修人员、以及维修所需待运输件;同时,本实用新型中推进机构可根据需要推动载体移动,以将待运输件运输至码头所需维修处;且本实用新型中转臂吊方便了维修人员装卸、升降、安装待运输件,有效提高码头桩基水下维修施工质量和工效;另外,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体积较小,使用灵活、稳定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203259493U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320291556.1
申请日:2013-05-24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东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上海申航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N27/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上风电基础阴极保护监测用参比电极,所述参比电极包括套管以及置于套管内的电极丝,所述套管的上端填充有密封介质,所述电极丝的上端在所述密封介质内与从套管外伸入的电缆相连,电极丝外露在所述密封介质的下端成螺旋状,并且所述套管的底部设有防护网。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套管上端设置密封介质,避免电缆和电极丝相连的接头暴露在外界中发生腐蚀破坏,并起到固定工作电极丝,保证其在套管内隔绝电极丝非工作部位(即电极丝的上端)与外界联系起到绝缘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03256747U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320270007.6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申航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1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上风电导管架灌浆作业装置,其包括支撑平台,设于支撑平台上的搅拌系统、供水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为所述海上风电导管架灌浆的灌浆系统,所述供水系统与所述搅拌系统相连,所述灌浆系统的进口与所述搅拌系统的出口相连,所述搅拌系统和供水系统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搅拌系统、供水系统、控制系统和灌浆系统集成在一支撑平台上,这样便于运输,而且适应外海施工,完成海上导管架灌浆材料的搅拌、泵送。
-
公开(公告)号:CN202954096U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220653244.6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上海东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申航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IPC: C23F13/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结构阴极保护监测装置,包括:多个阴极保护监测子系统,对应设于每个风电基础结构上,阴极保护监测子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信号变送器、数据采集模块以及微控制器,信号变送器与风电基础结构上的参比电极和牺牲阳极相连,采集参比电极上的电位信号和牺牲阳极发射的电流信号并将电位信号和电流信号转换成标准电信号,数据采集模块将标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传给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与各个阴极保护监测子系统中的微控制器相连;用户终端,通过网络与中央控制器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以实时监测风机基础结构阴极保护电位以及牺牲阳极发射电流,并具有对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可提高检测效率及时发现问题,降低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75956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24457.7
申请日:2017-03-03
Applicant: 上海申航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桩基修补加固的装置,包括套设在桩基上且与待修补处相对应的加固套筒,所述加固套筒的内壁与桩基的外壁之间具有加固间隙,且所述加固间隙的底部呈封闭结构,所述加固间隙用于容纳修补材料。本发明用于桩基修补加固的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向加固间隙中灌入修补材料,并使修补材料填满待修补处及整个加固间隙,从而修复待修补处,并利用加固间隙中填充的修补材料有效增强桩基的整体支撑强度,实现加固效果,延长桩基的使用寿命。同时,本发明用于桩基修补加固的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加工成本较低,进而降低了桩基修补、加固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425685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810060760.X
申请日:2018-01-22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现浇隧道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仿真模拟边界条件;对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隧道混凝土的温度和应力进行仿真模拟,同时在仿真模拟上布置冷却水管;获得仿真模拟中冷却水管的布置方案;根据仿真模拟中得到的冷却水管的布置方案,现场设计一套与仿真模拟相应的冷却循环水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能有效的控制现浇隧道混凝土的开裂问题,提高现浇隧道混凝土性能,延长现浇隧道混凝土使用寿命的基于现浇隧道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