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1941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59139.1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断面浅埋隧道软弱地层CD型双侧壁导坑施工工法,包括开挖进尺,采用CD型双侧壁导坑施工工法,隧道两侧导坑和中岩墙可进行同步平行开挖、支护作业。本发明适用于大断面、浅埋、软弱地层分离式隧道,特别是下穿建构筑等爆破作业受限需进行机械开挖施工的隧道工程,利用隧道双侧壁导坑法和CD法在沉降控制方面类似的效果、机械开挖方法在效率和安全以及成本方面的优势,考虑隧道开挖过程中为保证隧道安全而施做的临时支撑拆除的方便和安全因素,形成在双侧壁导坑法的基础上,融合CD法特点和理念、考虑临时支撑拆除便捷性的新的隧道开挖工法,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保障施工安全、提升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458918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97243.5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荣劲松 , 王胤彪 , 庄宏斌 , 官斌锋 , 张杰华 , 陈鸣 , 黎韶梁 , 杨征 , 陈中略 , 黄国忠 , 黄翱翔 , 马振洲 , 梁锦润 , 李子荣 , 李乃坚 , 徐乐 , 鹿昌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墩液压顶升整体式钢架平台翻模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该施工系统包括液压顶升系统、钢架平台系统、模板及模板提升系统。液压顶升系统包括支撑杆、提升架、液压穿心千斤顶等,液压穿心千斤顶夹持在支撑杆上并沿支撑杆爬升;钢架平台系统与提升架、液压穿心千斤顶连接成一体并同步升降;钢架平台系统与模板之间设有多组可拆卸连接的撑杆,当撑杆锁定连接时,钢架平台系统与模板被液压穿心千斤顶同步提升,当解除撑杆的连接时,钢架平台系统与模板的位置锁定被解除,模板的提升受电动葫芦的控制。对钢架平台系统和模板分步提升,安全性高,施工效率高,非常适合高墩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194565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995308.X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B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码头升级改造结构及码头升级改造施工方法,其中码头升级改造结构包括设置于旧码头朝向水域一侧的新建码头,新建码头底部设有多个基桩,旧码头与新建码头之间留有空间,空间内设有多个过渡板,过渡板一端设置在旧码头上,另一端设置在新建码头上,过渡板的后侧面与旧码头之间设有缓冲板,其前侧面与新建码头之间也设有缓冲板,过渡板的下侧面与旧码头和新建码头之间分别设有缓冲垫。本发明提高旧码头升级改造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减少旧码头因升级改造导致的运营中断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331724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45221.7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清除桩锤沉桩后卡嵌桩垫残渣的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用于顶起桩锤内部替打与锤芯的上部面板和三个支撑杆,上部面板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三个支撑杆的长度相同,其上端分别焊接在上部面板的下表面,下端向外撇开呈斜向支撑,在两两相邻的支撑杆的下部之间焊接有第一连接杆,上部之间焊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之间与第二连接杆之间分别构成等边三角形,且等边三角形所在平面均与上部面板平行。本发明操作简易,提高清除桩锤内桩垫残渣的施工效率,并保证作业工人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363961B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110358519.3
申请日:2011-11-11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入土深度小的深水单壁钢板桩围堰结构,包括以下结构:若干钻孔灌注桩,及包围于钻孔灌注桩外的钢板桩围堰,围堰的平面尺寸大于拟施工的承台平面尺寸以预留施工作业空间,及围堰之外抛设于河床表面的袋装砂,及施工于围堰之内、钻孔灌注桩外的高压旋喷桩。应用本发明的钢板桩围堰能使工程以较低的成本和最小的施工风险来施工桥梁深水低桩承台及桥墩水下部分,而不必采用成本较高的双壁钢围堰方案进行施工,节省了围堰作为临时工程的周转钢材用量,扩大了深水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95139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31111.5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修正剪切理论的海底顶管施工垂直顶升力预测方法,属于地下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预测方法包括分析垂直顶升法施工中的顶升力F的组成成分、确定破裂角α’、根据实测数据对破裂角α’表达式进行修正、计算剪切破坏面内土体的几何参数、计算迎面阻力Fh值、计算管壁摩擦阻力Ff值和计算顶升力F值;结合现有土体剪切破坏理论和实测数据反分析法,推导得到破裂角随顶管推进距离变化的表达式,从而能够准确反映垂直顶升法施工全过程的剪切破坏面内土体形态以及迎面阻力的动态变化;管壁摩擦阻力的计算考虑了不同施工条件;结合剪切破坏理论确定顶管自重、顶管上方的水压力,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垂直顶升法施工全过程的顶升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79311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86797.6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成都)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2D35/00 , E02D37/00 , E02D27/12 , E02D5/76 ,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洞内桩基三衬托换结构,属于桩基托换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既有桥梁桩侵入隧道的问题提出一种三衬托换结构,其中所述三衬结构包括初衬结构、二衬结构及三衬结构,通过二衬结构与桩紧密结合,与侵入隧道桩基进行紧密结合形成整体,再紧贴新增衬砌面截断桩基侵入隧道结构部分,将桥梁荷载通过截断剩余桩与新增二衬结构传递至土层,以达到托换目的;再结合详细的承载力分析计算,主要考虑二衬结构的安全性验证,为隧道结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且本发明三衬环形托换结构为整体受力结构,对上部结构具有更好的抗震、抗拔性能,有效解决了桥梁桩与隧道冲突的问题,保障了桥梁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822295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1810029375.9
申请日:2018-01-12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越细砂层隧道洞口软弱围岩段施工方法,先施作洞外竖直高压旋喷桩;再开挖隧道断面顶部弧形导坑,开挖完毕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再进行左右侧中台阶开挖,开挖完毕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再进行左右侧下台阶开挖,开挖完毕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再进行上中下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最后进行隧底开挖,及时安装仰拱钢架,喷射C25混凝土,使整个隧道初期支护尽早形成闭合环。本发明的洞外地表高压旋喷加固暗挖法进洞穿越细砂层施工方法能有效控制沙层危害和拱顶下沉,适用于隧道洞口穿越沙层段的进洞开挖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723617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02040.X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E04G21/00 , G06Q50/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铁车站楼板高支模施工监控及安全预警方法,该方法包括:该方法首先对地铁车站楼板高支模的施工监控和安全预警监控分为各划分区域监控和整体结构的监控;随后,通过对高支模各划分区域和整体结构进行工程力学分析和风险假设性评估,分别得到能代表各划分区域和整体结构的完整生命周期数据集;最后,通过BP神经网络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代表高支模各划分区域和整体结构的模型算法,并通过计算机自动获取监测设备提供的高支模实时数据,将实时数据代入对应的模型算法中,判断数据信息是否存在风险,即判断高支模是否存在风险;该方法实现了对高支模自动化、实时和准确性的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16971391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59091.0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保护既有管道安全的基坑分区开挖及支护方法,适用于基坑支护领域,包括详细勘察、管道标记和监测保护措施、制定分区开挖方案、支护形式选择、开始施工挖掘、监测数据动态反馈和最终检查;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保护既有管道安全的基坑分区开挖及支护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管道保护精准、施工简易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