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6074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385597.0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IPC: G01N23/046 , G01B11/00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CT系统用X射线源的焦点尺寸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采用高密度材料制成球体;步骤2、打开X射线源和探测器,获取球体投影图像;步骤3、对球体投影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并在二值化后的球体投影图像中提取球体投影轮廓位置;步骤4、计算球体的球心T投影在球体投影图像上的坐标;步骤5、获取焦点的边缘扩展函数f(x);步骤6、对步骤5中获得的焦点的边缘扩展函数f(x)进行拟合,并计算拟合后的边缘扩展函数的高斯函数;步骤7、获取高斯函数的标准差,将该标准差乘以预设的焦点平面上的最小距离n的结果作为焦点尺寸。该方法的球模体加工难度低,可靠性高,可实现焦点尺寸的精确定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998098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210443491.1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IPC: G06T3/4053 , G06T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阵工业CT检测系统的超分辨率图像重建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用于检测被测物体的工业CT系统的最佳检测工艺;步骤2、工业CT系统在使用步骤1中的最佳检测工艺下对被测物体进行第一次CT扫描,并依次间隔#imgabs0#采集一幅被测物体投影图像;步骤3、将转台向探测器方向进行移动,采取与步骤2中相同的工艺对被测物体进行第二次CT扫描,依次获得第二次CT扫描时被测物体投影图像;步骤4、将第一次CT扫描时获得的每幅被测物体投影图像分别进行k次插值;步骤5、将第二次CT扫描时每幅被测物体投影图像的灰度值填入到步骤4中插值后的图像中,得到超分辨率重建后的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599337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10205091.1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IPC: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CT系统穿透能力测试方法,包括:设计供被测试工业CT系统测试用的试块,该试块为圆柱体且内部开设有与圆柱体同轴布置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纵截面呈梯形;将试块置于转台的中心位置,使用被测试工业CT系统对试块进行CT扫描成像,获得多幅试块CT图像;获取每幅试块CT图像的材料中心位置以及每幅试块CT图像的穿透厚度;计算CT图像的点扩散函数;获取每幅试块CT图像中内部空隙部分的灰度值和材料部分的灰度值;计算不同穿透厚度下,不同空间分辨率对应的对比度值;当MTFk≥10%时,则认定当前工业CT系统的设备及工艺条件能穿透厚度为Dn的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3192118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73772.X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压缩机内部结构尺寸精确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空调压缩机内部结构进行CT扫描,获取CT图像;并依次CT图像进行去噪、阈值分割处理、边缘检测和圆形检测,得到转子的外圆周;之后将定子的内切圆继续扩大直至得到定子的外切圆,则计算出转子的外圆周与定子的内切圆之间的气隙面积;接着,计算转子上的气孔面积;另外,识别出定子上的空隙边界,并通过区域生长的方式对空隙进行填充,从而根据每个生长像素点的面积乘以该空隙内的生长像素点的个数即得到该空隙的面积。因此上述方法能实现定子与转子上的间隙以及定子上气隙的检测,检测方法简单、检测结果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8876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779658.7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IPC: G06T7/00 , G06T7/187 , G01N23/046 ,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塞检测方法,包括对活塞的缺陷进行检测,具体为:步骤1、构建CT图像分割模型,并对构建的CT图像分割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完成后的CT图像分割模型;步骤2、将S件活塞摆放在固定工装上进行检测,固定工装的每一层可以摆放N件活塞,S和N均为正整数,对固定工装每一层摆放的活塞的内冷油道顶部、中部和底部分别进行一次CT断层扫描,获得多幅CT图像,并将所有CT图像获取双通道图像,并将获取的双通道图像输入到训练完成后的CT图像分割模型中,即得到预测缺陷。优点在于:该方法提高了检测精确性和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5263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54155.0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IPC: G06T11/00 , G01N23/046 , G06T5/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CT散射校正方法,包括:加工反散射栅;加工的反散射栅采用多个水平设置的圆柱条等间隔排列而成;在探测器前放置反散射栅,获得被检测样品的第一周向DR图像;将探测器前放置的反散射栅向上或向下移动,获得被检测样品的第二周向DR图像;接着对与第一周向DR图像相同位置的反散射栅进行DR扫描,获得第一投影图像,并且对与第二周向DR图像相同位置的反散射栅进行DR扫描,获得第二投影图像;对第一投影图像和第二投影图像进行处理,即计算被检测样品散射线校正后的图像;最后对图像进行CT重建,得到校正后的CT图像。优点在于:可适用于SDD调节的CT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506074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210385597.0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IPC: G01N23/046 , G01B11/00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CT系统用X射线源的焦点尺寸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采用高密度材料制成球体;步骤2、打开X射线源和探测器,获取球体投影图像;步骤3、对球体投影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并在二值化后的球体投影图像中提取球体投影轮廓位置;步骤4、计算球体的球心T投影在球体投影图像上的坐标;步骤5、获取焦点的边缘扩展函数f(x);步骤6、对步骤5中获得的焦点的边缘扩展函数f(x)进行拟合,并计算拟合后的边缘扩展函数的高斯函数;步骤7、获取高斯函数的标准差,将该标准差乘以预设的焦点平面上的最小距离n的结果作为焦点尺寸。该方法的球模体加工难度低,可靠性高,可实现焦点尺寸的精确定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24582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081713.4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IPC: G06T7/00 , G06V10/26 , G06N3/08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T7/11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乙烯管电熔焊接接头X射线数字成像缺陷的识别方法,包括对电阻丝移位缺陷进行识别,具体为:构建并训练用于对焊接接头DR图像进行图像分割,输出电阻丝DR图像的第一网络模型;采用不同X射线数字成像工艺参数对不同规格的焊接接头进行DR扫描,并将其依次输入到训练完成的第一网络模型中,得到第二DR图像;并对第二DR图像进行电阻丝移位缺陷分类,构建成第二数据集;并使用第二数据集对用于检测电阻丝是否移位缺陷的第二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最后将待检测焊接接头的DR图像输入到训练完成后的第一网络模型中,得到第一输出图像,将第一输出图像输入到训练完成后的第二网络模型,得到电阻丝移位缺陷的识别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16593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0863844.3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 宁波市计量测试研究院(宁波新材料检验检测中心)
IPC: G01N23/046 , G01B21/00 , G06T3/4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件检测过程中X射线源焦点尺寸的定量方法,包括:将待测工件放置于工业CT系统的载物台上,采集一幅待测工件的投影图像,记作第一图像;另外将探测器向远离待测工件的方向进行移动,使X射线源至探测器的距离变大,并采用与上述相同的工艺参数,采集一幅待测工件的投影图像,记作第二图像;接着对第一图像插值放大,得到第一放大图像,计算得到第一放大图像的灰度值;最后根据第一放大图像的灰度值与第二图像的灰度值计算得到X射线源的焦点尺寸。因此该定量方法无需定制专用焦点测量试块,对工件结构、尺寸等均无限制,可在工件上实现焦点尺寸的快速定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45183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250101.X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IPC: G01N27/9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流检测信号的补偿方法,所述补偿方法包括对不同走向的曲线进行信号补偿,其具体步骤为:S1、模拟不同走向且相同尺寸缺陷的涡流响应信号,并对该涡流响应信号建立第一涡流响应信号归一化幅值谱;S2、对涡流阵列探头采集的涡流检测信号进行C扫描成像,得到C扫描图像;S3、对C扫描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每块缺陷区域的角度;S4、根据第一涡流响应信号归一化幅值谱得到每块缺陷区域的角度补偿因子,并将C扫描图像上每块缺陷区域的角度与其对应的角度补偿因子相乘,得到修正后的C扫描图像。该方法能将不同曲率、不同相对线速度、不同方向且相同尺寸缺陷信号幅值基本稳定在预设的误差带内,提高缺陷识别准确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