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7254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47750.1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T17/00 , G06F17/18 , G06F119/14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泡沫金属散热器金属骨架生成方法,属于车辆热管理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孔隙的平均直径确定代表体元的直径并生成代表体元;采用对数正态分布得到孔隙直径的分布;设置孔隙率,基于所述孔隙直径的分布和孔隙率得到金属骨架三维图像;建立坐标系,沿坐标轴对所述金属骨架三维图像进行法向切片得到多个二值图;将所述多个二值图导入MATLAB中,通过分割算法得到CAD文件,基于所述CAD文件得到金属骨架和孔隙的网格;基于所述金属骨架和孔隙的网格生成金属骨架。该方法可自动生成泡沫金属散热器金属骨架结构,通过考虑孔隙的大小不一和分布随机的实际情况,降低了金属骨架的生产成本和难度,对泡沫金属散热器的生产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46369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11696966.9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式钛合金换热器及制造方法,属于板翅式换热器领域。包括:高温水、低温水、燃油、传动油四个换热模块焊接。四个换热模块共用海水进口封头和海水出口封头,每个换热模块均通过芯体、热侧封头焊接组成。各芯体内腔设置有热介质通道和海水通道,四个热侧封头上分别设置有高温水进出口、低温水进出口、燃油进出口、传动油进出口,海水进口封头上设置有海水进水口,海水出口封头上设置有海水出水口。按照特定的结构和制造步骤生产的产品,成品率和可靠性均有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21686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070116.8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种车辆高紧凑空间散热模块离心风扇异形蜗壳设计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对原始散热模块总成进行流动仿真;提取原始蜗壳几何和蜗壳入口的速度分布及总压损失结果;建立蜗壳的设计域;将速度分布施加在设计域的入口,设计域的出口给定静压;构建拓扑优化总压损失最小的目标函数,并对目标函数施加流体域体积分数约束;初始化水平集函数,优化蜗壳几何,监测目标函数及约束的变化,并迭代寻优,更新水平集函数,寻找使得总压损失最小的水平集函数;提取水平集函数等值面为0.5的蜗壳几何,并根据实际可加工性对蜗壳壁面几何进行修改。本发明能够直接根据设计域、优化目标和约束在迭代过程中给出最优设计,提高了优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3252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47748.4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T17/00 , G06F17/18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泡沫金属散热器金属骨架参数寻优及金属骨架构建方法,属于车辆热管理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金属骨架参数的初始值和寻优范围,基于所述初始值和寻优范围得到N组金属骨架参数;基于每一组金属骨架参数得到对应的金属骨架网格,通过计算金属骨架网格的传热因子和流动因子得到JF因子,继续进行下一组金属骨架参数的仿真,直至遍历完N组金属骨架参数;基于各组JF因子的大小,选出最优的金属骨架参数。该方法可自动生成泡沫金属散热器金属骨架结构,通过考虑孔隙的大小不统一和分布随机性的实际情况,降低了金属骨架的生产成本和难度,对于泡沫金属散热器的生产制造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18970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30223.0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解的钛合金板翅式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换热器包括高温水模块、低温水模块、燃油模块、传动油模块、海水进液腔及海水出液腔;高温水模块、低温水模块、燃油模块、传动油模块通过紧固件连接形成热介质换热主体,各换热模块均采用板翅式结构;海水进液腔、海水出液腔分别固定在热介质换热主体两端形成海水通道;各换热模块、海水进液腔、海水出液腔、紧固件的材质均为钛合金;各换热模块之间以及海水进液腔、海水出液腔与热介质换热主体之间设有密封垫;各换热模块上的热介质进/出口方向与海水通道在空间上垂直交叉,热介质通道与海水通道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本发明便于拆装、维护,成品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85217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57491.X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7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种车辆板翅式散热器几何参数的寻优方法,包括:设置翅片几何参数的初始值和寻优范围得到N组翅片几何参数;基于每一组翅片几何参数,通过仿真得到代表单元的雷诺数和普朗特数,将所述几何参数、雷诺数和普朗特数输入训练好的散热分析模型得到代表单元的对流传热系数、粘性阻力系数和惯性阻力系数;基于代表单元建立全尺度散热器的双重网格模型,给定边界条件,对所述双重网格模型进行仿真得到其热侧的出口温度;继续进行下一组翅片几何参数的仿真,直至遍历完N组几何参数;基于各组出口温度的大小选出最优的翅片几何参数。该方法通过散热分析模型得到对流传热系数,提高了散热器传热特性计算的精度和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638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609452.5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沙尘环境泡沫金属散热性能评估方法,主要包括采用泡沫金属结构基本单元构建物理模型,通过数值求解法获取泡沫金属结构基本单元的仿真模型;根据沙尘环境下车用泡沫金属散热器的运行环境,连续相为空气,离散相为沙尘颗粒物,通过代数方程构建离散相模型和连续相模型;根据实际工况确定沙尘颗粒物参数,构建沙尘颗粒物的沉积模型和侵蚀模型;进行沙尘颗粒物对泡沫金属结构的堵塞和磨损的仿真计算。本发明提供的泡沫金属的沙尘环境性能分析方法可减少污染物堵塞换热器孔隙,提高泡沫金属的换热性能,同时防止沙尘颗粒对泡沫金属骨架的冲击和磨损,起到延长泡沫金属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17182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215506.X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IPC: G06F30/10 ,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9/06 , G06F113/1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图谱的多通阀设计方法、多通阀、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流管技术领域,以解决无有效的多通阀结构设计方法的技术问题。设计方法包括获取流管系统在所有工作模式下所需的最小个数N的连通对象;对各个连通对象的进口和出口均使用不同的第一标识符进行标记;绘制2N个图形,基于一个连通对象的进口与相应的另一个连通对象的出口相邻,根据各个工作模式下的回路,将各个第一标识符填入相应的图形中,获得编码图;将连通的第一标识符所在的图形均标记为第一图案,将断开的第一标识符所在的图形均标记为第二图案,获得各个工作模式下的图谱;基于各个图谱的组合,建立多通阀几何模型。本发明的设计方法具有普适性,简易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824216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33272.7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IPC: F02B3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发动机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推动式气门导流进气系统,包括:1号进气道(1);3号进气道(2);4号进气道(3);2号进气道(4);1、3号进气道连接气道(5);3、4号进气道连接气道(6);4、2号进气道连接气道(7);2、1号进气道连接气道(8);1、3号进气道间气门(9);3、4号进气道间气门(10);4、2号进气道间气门(11);2、1号进气道间气门(12);进气道气门控制凸轮(13);所述进气系统中,进气道连接气道用进气道间气门进行阻断,进气道气门控制凸轮轴与发动机进气凸轮轴联动,在气缸进气阶段协同工作,达到发动机进气引流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18824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54733.9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IPC: F02M35/10 , F02M35/02 , F02M35/024 , F02M35/022 , F02M35/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进气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压式发动机进气滤清系统。所述增压式发动机进气滤清系统在装甲车辆滤清系统所包含的一级滤清器、二级滤清器之外,还包含了级间滤清器;所述级间滤清器位于低级增压器之后、级间中冷器之前,设计为旋流管总成结构,经过滤排出的尘土排放接口接至低级涡轮之后、排气管之前。在本发明中,在低级增压器与级间中冷器之间增加級间滤(旋流管结构),将滤除的尘土排放至低级涡轮后,可以提高滤清效率,且级间滤清器前后压差大于低级滤清器前后压差,能够保证足够滤清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