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发动机核心舱的通风冷却进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4814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83136.8

    申请日:2024-06-17

    Abstract: 用于发动机核心舱的通风冷却进气装置和包括其的发动机核心舱,通风冷却进气装置包括:筒状外壳,其在一端处开口作为进气部,且在筒壁上限定开孔作为排气部;以及活动滑块,其设置在筒状外壳内,且活动滑块构造成能够在筒状外壳内运动以改变排气部被活动滑块所遮盖的面积,其中,活动滑块包括与进气气体相接触的第一面以及与核心舱内部气体相接触的第二面,活动滑块构造成使得当活动滑块的第一面处的气体压力增加时,活动滑块运动以使排气部被活动滑块所遮盖的面积能增大,且当活动滑块的第一面处的气体压力减小时,活动滑块运动以使排气部被活动滑块所遮盖的面积能减小。该通风冷却进气装置能实现高效换热并对增加发动机推力产生积极影响。

    用于控制飞机起飞/复飞的自动推力控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253319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011089990.2

    申请日:2020-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飞机起飞/复飞的自动推力控制方法和系统。该自动推力控制方法包括:当飞机处于起飞模式时,响应于用于表征仅有一个发动机正常工作的单发信号,判断飞机的当前速度是否达到起飞决断速度,并在判断结果为未达到起飞决断速度时将自动起飞推力控制系统保持在预位状态;在达到起飞决断速度时经由自动起飞推力控制系统启用自动推力储备,以将正常工作的发动机的推力提升至最大起飞推力。本发明通过在触发逻辑中引入起飞决断速度和复飞高度作为判断基准,能够准确区分不同的起飞/复飞情景下的推力需求,从而准确可靠地触发应用自动推力储备,有利于机组操控和平衡。

    一种自动反推控制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02507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987155.9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自动反推控制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器;耦合至电子控制器的油门台;耦合至油门台和电子控制器的发动机接口控制单元;耦合至电子控制器和发动机接口控制单元的反推驱动装置,其中:电子控制器根据飞行器状态信号来确定飞行器状态是否为地面状态,并响应于确定飞行器状态为地面状态而使油门台驱动反推杆;发动机接口控制单元响应于反推杆被驱动并且飞行器状态为地面状态来解锁第一反推防线锁;电子控制器在接收到指示之后向反推驱动装置发出展开指令以使反推驱动装置展开反推罩。自动反推控制系统能够根据飞行器状态自动控制反推罩的展开和收起,不需要飞行员进行判断和操纵。

    用于涡扇发动机核心舱的通风进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19507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1163670.6

    申请日:2022-0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涡扇发动机核心舱(4)的通风进气系统(10)。该通风进气系统(10)包括:允许气流进入核心舱(4)的进气管(1);通风进气壳体(2),通风进气壳体(2)具有与进气管(1)连通的进气端(2a)、与进气端(2a)相对的相对端(2b)和穿过进气端(2a)和相对端(2b)的中心轴线(X);以及开设在通风进气壳体(2)上的至少一条排气格栅(3)。通风进气壳体(2)在垂直于中心轴线(X)的各个平面上截取的横截面积(S)在进气端(2a)和相对端(2b)之间以先增大再缩小的方式变化。本发明解决了通风冷却装置无法兼顾改善进气均匀性和降低总压损失的问题,有助于提升核心舱内的通风换热效率。

    用于控制飞机起飞/复飞的自动推力控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253319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089990.2

    申请日:2020-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飞机起飞/复飞的自动推力控制方法和系统。该自动推力控制方法包括:当飞机处于起飞模式时,响应于用于表征仅有一个发动机正常工作的单发信号,判断飞机的当前速度是否达到起飞决断速度,并在判断结果为未达到起飞决断速度时将自动起飞推力控制系统保持在预位状态;在达到起飞决断速度时经由自动起飞推力控制系统启用自动推力储备,以将正常工作的发动机的推力提升至最大起飞推力。本发明通过在触发逻辑中引入起飞决断速度和复飞高度作为判断基准,能够准确区分不同的起飞/复飞情景下的推力需求,从而准确可靠地触发应用自动推力储备,有利于机组操控和平衡。

    飞机发动机进气道及包括该进气道的飞机

    公开(公告)号:CN11637882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64279.0

    申请日:2023-04-06

    Inventor: 马建 刘昊 赵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机发动机进气道及包括该进气道的飞机。该飞机发动机进气道包括进气道唇口、进气道外筒、进气道内筒、进气道唇口旋转驱动电机、驱动齿轮、弧形齿轮条;其中,进气道唇口连接进气道外筒和进气道内筒,进气道唇口旋转驱动电机安装在进气道外筒和进气道内筒之间,且连接至驱动齿轮,弧形齿轮条安装至进气道唇口的内部,且与驱动齿轮啮合,进气道唇口旋转驱动电机构造成驱动驱动齿轮旋转,带动弧形齿轮条旋转,进而带动进气道唇口旋转,进气道外筒和进气道内筒是不可旋转的。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起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能实现进气道唇口局部旋转,解决了侧风下背侧风发动机进气道顶部气流分离的问题。

    一种自动反推控制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0250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87155.9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自动反推控制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器;耦合至电子控制器的油门台;耦合至油门台和电子控制器的发动机接口控制单元;耦合至电子控制器和发动机接口控制单元的反推驱动装置,其中:电子控制器根据飞行器状态信号来确定飞行器状态是否为地面状态,并响应于确定飞行器状态为地面状态而使油门台驱动反推杆;发动机接口控制单元响应于反推杆被驱动并且飞行器状态为地面状态来解锁第一反推防线锁;电子控制器在接收到指示之后向反推驱动装置发出展开指令以使反推驱动装置展开反推罩。自动反推控制系统能够根据飞行器状态自动控制反推罩的展开和收起,不需要飞行员进行判断和操纵。

    用于涡扇发动机核心舱的通风进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1950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63670.6

    申请日:2022-0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涡扇发动机核心舱(4)的通风进气系统(10)。该通风进气系统(10)包括:允许气流进入核心舱(4)的进气管(1);通风进气壳体(2),通风进气壳体(2)具有与进气管(1)连通的进气端(2a)、与进气端(2a)相对的相对端(2b)和穿过进气端(2a)和相对端(2b)的中心轴线(X);以及开设在通风进气壳体(2)上的至少一条排气格栅(3)。通风进气壳体(2)在垂直于中心轴线(X)的各个平面上截取的横截面积(S)在进气端(2a)和相对端(2b)之间以先增大再缩小的方式变化。本发明解决了通风冷却装置无法兼顾改善进气均匀性和降低总压损失的问题,有助于提升核心舱内的通风换热效率。

    用于涡扇发动机核心机舱的通风冷却进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3795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122713.4

    申请日:2023-0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涡扇发动机核心机舱(5)的通风冷却进气装置(10)。该通风冷却进气装置(10)包括:冷却气流接引管(1);进气装置壳体(2),进气装置壳体(2)具有与冷却气流接引管(1)连通的第一端(2a)、与第一端(2a)相对的第二端(2b)和穿过第一端(2a)和第二端(2b)的中心轴线(X);以及开设在进气装置壳体(2)上的至少一条排气格栅(3)。进气装置壳体(2)在壳体(2)的第一端(2a)处获得最大横截面积(Smax),而在壳体(2)的第二端(2b)处获得最小横截面积(Smin)。本发明利用排气格栅和整流结构实现气流扩压和方向偏折,缓解了当前通风冷却装置在改善进气均匀性和降低总压损失之间的矛盾,有助于提高核心机舱内的通风冷却效率。

    可调整进气装置和包括这种可调整进气装置的航空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222823319U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20699889.6

    申请日:2024-04-07

    Inventor: 朱剑鋆 王岩 赵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调整进气装置,用于发动机外涵引气,该可调整进气装置包括形成进气口的固定结构件,该可调整进气装置还包括进气口调整组件,进气口调整组件包括可移动部件和作动部件,作动部件与可移动部件相连接,用于驱动可移动部件相对于固定结构件移动,从而调整进气口的开口面积。其目的是通过调整进气口开口面积,减少溢流阻力,降低流量损失,改善效率,另一目的是能够无需布置下游活门,节省下游空间,从而有利于下游管路的设计和布置。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包括这种可调整进气装置的航空发动机。

Patent Agency Ranking